【黄明军著长篇小说】《康熙·喋血1721》第三章 大贪隐于朝(2)

来源: 小功夫熊猫 2010-05-29 23:37:0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248 bytes)


大贪隐于朝(2)


于是,台湾知府一缺的递补在京城里演绎出了一幕幕梁下送金、窗前许愿的闹剧。

有一吏部侍郎收取了一候补知府的重金贿赂,便在吏部票拟台湾知府补缺的部议时极力推荐此人,不想却被吏部尚书以德才不具备而驳回。一个月后,新任台湾知府的名单在争来斗去中艰难发布,结果被授给了王珍,这是权臣隆科多在这场争缺的角逐中又一次轻易赢得的胜利。这位行贿的候补知府见事已泡汤,巨额贿金却被白白生吞,便心有不甘,哭着倚门索还贿金。吏部侍郎得知这候补知府竟倚门索金,不由愠怒,非但避而不见,而且命令门人以杖驱赶。候补知府却也辛辣,索性身披讨债条幅跪于侍郎府门街头哭天喊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弄得路人摇头,市井眦目。事态一大,就有人将此事奏报到了康熙的案头,康熙阅后才觉得朝廷的颜面无存,不由龙颜大怒,立即派人抄了侍郎的家,并责令大理寺将这吏部侍郎和那候补知府都一道下了大狱,朱笔一挥,批了个“斩秋后”。

王珍一到台湾,果见岛上物产丰富,耕渔并足,如贼之见库仓,蝗之见谷田。他的贪念私欲又极度地膨胀起来,他无视朝廷对台湾两岛所实行的酌情减免赋税的宽仁政策,下的第一道政令就是:“朝廷库空急需补填,台湾地方应适度增加赋税。”

郝善携妻女离衙时,凤山之民俯地挽留,涕泣一片,怨声此起彼伏。

凤山知县出缺,朝廷没有擢派接任官员,王珍于是自兼凤山县政,亲推苛捐杂税,更加穷凶极恶、为所欲为。官场中明白人都清楚,这又是隆科多这位权臣从中翻云覆雨作的祟。

还有一府城乡绅,因不堪官府重负,不齿贪官胡为,带头领众抗缴赋税。一日,王珍的收税官员前来催缴赋税,乡绅义正词严地当众历数王珍盘剥百姓的恶行,轰走了王珍的收税官员。王珍闻报后大怒,次日,亲自带着众多衙役上门兴师问罪。这乡绅依旧面不改色,义正词严,王珍于是下令将乡绅及他的两个儿子捆绑了起来,并且拿来游城示众,王珍骑在马上督游。游城完毕之后,又鸣锣告诫,故意将乡绅父子在众目睽睽之中关进了大牢,演绎了一出杀鸡给猴看的武戏。

台湾总兵欧阳凯是个铁血军人,正直之士。他眼见王珍的倒行逆施,颇为恼怒,曾多次加以训诫,可王珍却总是巧言狡辩,阳奉阴违。

虽说欧阳凯的品阶比王珍高出了许多,但当时台湾的军方直属兵部管辖,以守土为责。而知府则隶属于福建巡抚直接管辖,以牧治为任。因此,不是一家,难分高下。在一般情况下,军人是难以插手政务的。

一日,欧阳凯将王珍单独请至总兵府,并设席款待,意在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王珍取消苛捐,宽施仁政。

酒过三巡,欧阳凯温言规劝道:“前时台民稍安,这得益于朝廷的广施仁政和前任知府的抚牧有方。你是清楚的,台澎地处化外,汉人、番人、马来人等混居而盘,民情复杂,民风强悍,历来被喻为‘火药桶’。我朝收复后,也时常有事端突发,不是针对官府,就是互为械斗,没少使朝廷劳师费力。今道台梁文煊大人年迈多病,告病常居澎湖,我二人奉旨共为牧守,你为政,我守土,应精诚携手,以朝命为重,倡仁心为政,奉宽以安民,求和谐静世,竭力经营好孤悬偏隅的海岛,方能不负朝廷的知遇之恩。否则,一意孤行,失纲滥政,万一激起民愤,就很难说再不会官逼民反啊!王大人,何谓父母官?就是要有父母之情,家长之怀啊!”

-----
已发表章节
【黄明军著长篇小说】 《康熙1721喋血》

第一章 紫禁城闻警
(1) (2) (3) (4)
第二章 草泽起蟒虫
(1) (2) (3) (4) (5) (6) (7) (8)
第三章 大贪隐于朝
(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