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金岩石辞职再揭秘:追债微博牵出丑闻

来源: Tiger666 2010-12-06 18:57:4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2091 bytes)

余丰慧:还有“海归”忽悠人吗?

  另一位作者余丰慧的评论文章也指出,“金岩石事件”从事发到辞职不到10天时间,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

  金岩石从美国回来10年内,曾在中国证券市场掀起不小的波澜,也因此大红大紫。他被誉为“索罗斯门徒”,他2006年以“沪指3000不是梦”一炮打响。他被业内评为“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甚至拥有不少粉丝。也许国金证券的评价更具说服力:对金岩石此前在美国的从业经历并不是很了解,在聘用他时主要关注的是他的研究能力和对股市的判断力,在此后的工作中,他的能力也得到了认可。

  然而,金岩石2007年底预测的“沪指明年有望上到8000点”,使不少“金岩石粉丝”大上其当,虽然金岩石后来做了“真诚的道歉”,但“粉丝们”大多“赔了夫人又折兵”,只能眼睁睁地在“深套”中期盼8000点的到来。但直至如今,8000点依然是梦。实际上,就在日前央视二套《对手》栏目里,金岩石依然坚持看多,说是牛市刚刚到来。金岩石对股市、楼市以及宏观经济的看法,笔者不敢苟同。

  “金岩石事件”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很多。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弥漫着一股过分、盲目崇拜外来的氛围,以至发展到盲目崇拜西方学者、国际投行以及海归人员学者。在这种饥渴症下,某些“海归”乘虚而入——从海外混些时日后,摇身一变回到国内被捧为精英。某些人要么从国外获得博士之类的头衔后,回国进入各级重要部门包括大型金融部门,拿着高薪。另一种情况是,在海外获得头衔后进入国际投行,以国际投行中国办事处、分公司等名义在国内开展工作,既熟悉中国的所谓“潜规则”,又有海外头衔和背景,正好被国际投行所利用。因此,中国资本市场被这些人牵着鼻子走,就在最近某国际投行一天两变脸,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投资者中国宏观调控将紧缩、将转向,建议卖出股票,使得A股暴跌。无论是阴谋或者别的,国际投行牵着中国股市鼻子走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一次,笔者与一个国际友人谈起此事时,他说,还不是你们从海外回来的中国人在操作吗?笔者哑口无言。

  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已经发展到今天的中国,一定要以平常心对待有海外背景的人才,这既是对中国经济金融负责,也是对海外归国人员负责;一定要对国际投行保持高度戒备和警惕,以避免被国际投行牵着鼻子走。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