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相比,谁更容易滥发货币?

来源: QQQ? 2010-09-01 00:59:0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45 bytes)
中国和美国相比,谁更容易滥发货币?

汇率问题的本质

来源:《中国改革》-财新网 作者:谢作诗 2010年09月01日08:42

  就算认为名义汇率严重低估,因而需要调整名义汇率评价,调整过后仍然要坚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而且选择调整的时机十分重要,并不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对于汇率,我不同意汇率高估、低估之说。名义汇率可能高估或低估,但实际汇率不可能长期高估或低估的。经济的一个变量被固定下来,其它变量一定会围绕它做自动调整。其结果,实际变量就会趋于回复其本来面目。这是基本的经济学理念,不可能错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被低估,国内工资和物价就会上升,最终实际汇率是会得到调整的。因此,实际汇率是不可能人为控制的,它总是要得到调整的,总是要趋于呈现其本来面目的。

  在现实经济中,我们总得让一些变量固定下来,然后其它变量围绕其做调整。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变量都固定下来,但也不能让所有变量都自由变化。我们不可能在空中飞,必须要找一个下脚的支撑点。

  人民币汇率的真正问题是,选择调整名义汇率来实现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还是选择调整价格和工资来实现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不否认,人民币盯住美元,就会有通胀通缩的国家间传导。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美国滥发货币,人民币盯住美元,就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其二,人民币名义汇率低估,外汇占款就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就会增加,这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

  是的,美国在滥发货币,不过我们要问,是我们更容易滥发货币,还是美国更容易滥发货币。假如和美国相比我们更容易滥发货币,那么人民币盯住美元,我们不能说从美国引入了通货膨胀。恰恰相反,我认为人民币盯住美元不仅有效保证了汇率稳定,也有效保证了国内物价稳定。汇率制度和货币制度在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而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本位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这才是不滥发货币的最终保障。无论如何,美联储的独立性较我们的中央银行要高得多,美国的权力监督与制衡较我们要有效得多。

  是的,人民币名义汇率低估,因相同的外汇储备而流向经济的人民币基础货币会更多。假如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那么因2万亿外汇储备而流向经济的人民币基础货币会减少。而且,假如人民币名义汇率早升值的话,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了。注意,我用的是或许二字,因为在我看来,名义汇率并不是决定贸易余额的关键变量。但问题是,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因2万亿外汇储备而投向经济的基础货币是否足以导致通货膨胀?其一,价格上涨并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说通货膨胀一定要有通货膨胀预期;其二,2万亿外汇储备并不是在一年里积累起来的,因此而投向经济的人民币基础货币也就不是在一年里完成的。

  汇率是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就其本质来说是资产价格,主要受预期、不确定性、投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调节速度是大不一样的。货币市场最快,资本市场次之,商品市场最慢。因之,汇率天然具有频繁波动、过度波动和“随机行走”的特性。因为这个缘故,我认为通过调整名义汇率调整实际汇率(浮动汇率)调整成本高,通过调整价格和工资调整实际汇率(固定汇率)调整成本相对低。

  选择汇率稳定,当然就得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通胀、通缩的国家间传导。问题是:是汇率波动更经常发生,还是通胀、通缩的国家间传导更经常发生?是经常发生的汇率波动危害更大,还是不经常发生的通胀、通缩的国家间传导危害更大?知道在这个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我的观点是:就算认为名义汇率严重低估,因而需要调整名义汇率评价,调整过后仍然要坚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而且选择调整的时机十分重要,并不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什么时候我会改变这一看法呢?当中国的政治体制有了根本性的改革以后;或者当中国的经济远远超过了美国,人民币存量差不多接近美元存量的时候;又或者美国坚决抵制我们盯住美元,我可能会改变这一看法。让我再说一遍,物价稳定不是一种愿望,而是要以制度作保障的;中国外贸依存度高具有必然性,容不得我们在汇率问题上犯错误。

  谢作诗为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院长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