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板推出遇阻 人民币债市对外将率先开闸 zt

来源: finesse 2010-08-13 18:29:1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09 bytes)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许静

债市对境外投资者的开放,有望先于国际板落地。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央行已下发了人民币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者开放的
通知,并在积极研究具体政策,包括境外投资人在银行间市场准入、开户、托管、交易
、结算等。

  “监管层希望能够推进境外投资人进入银行间债市,甚至提出一种考虑,让境外机
构只要有人民币就可以来投,我们感觉步子迈得很大。”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人
民币债市的开放不仅仅涉及债市扩容,还关系着资本项下的开放。

  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开展,境外人民币规模会迅
速增加,债券市场的开放将为这些人民币找到一个回流的渠道,增强境外投资人持有人
民币资产的意愿,进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路径争议

  先开放人民币债券市场,还是先推国际板,市场素有不同声音。7月下旬,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上海表示,与其一直讨论国
际板问题,不如尽早推出人民币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一直以来,证监会力推的国际板受到广泛关注。所谓国际板,是指境外企业在A股
发行上市。此前,多家跨国企业表达在国内A股上市愿望,例如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

  但国际板在酝酿中遇困。“很多细节的问题都没办法解决,主要是法律适用的问题
。”某接近决策层人士说。例如会计准则、国外公司的组织形式等,国内外颇多不同。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近期曾表示,国际板面临很多重大问题,甚至是根本绕不过去的
问题,所以推出没有时间表。

  正因如此,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巍也赞同夏斌的观点,即监管层应
该尽快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他认为,债券市场的开放不会影响国内金融稳定,在积
极推进证券市场开放的总体趋势下,开放进程必须首先侧重于低风险、大规模的债券市
场,继而再采取一种相对保守和谨慎的策略推进股票市场的开放。

  李巍表示,资本账户自由化应遵循先长期投资后短期投资、先债权类投资后股权类
及金融衍生品投资等。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曾刚认为,债市的开放一方面能提高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现在各地都说
,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但这个市场中都没有外国人参与,怎么能叫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量为47.3万亿元
。截至2009年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有9247家,包括了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
构投资者,形成了金融机构为主体、其他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

  适度开放

  虽然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者开放的大方向已定,但具体到如何开放,政策仍不明朗
。一种意见是,一次性对境外投资人都开放,不做过多的限制;另一种较为谨慎的意见
则认为应逐步放开,首先让国外央行等风险较小的机构进入,然后再对其他境外投资人
开放。

  对于境外投资人资金来源的规定,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境外机构只能凭持有的
人民币投资,还是可以用外汇购买人民币来投资,都还有待央行进一步厘清。

  夏斌建议,在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开放上,可以采取类似QDII、QFII的方式,通过一
定的额度审批,有条件地对境外投资者放开。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金部人士也认为,一步到位全面放开的步子太大,较为合
理的方式是先批准较小的额度进入,然后再逐步推进。

  “债券市场的开放,其实是比较聪明的一件事。”该资金部人士表示,国债、央票
、中票让外国投资人来买,相当于把他们的钱借给中国政府、中国企业,来帮助我们搞
建设。

  他同时认为,债券市场的开放是为境外的资金提供一个正规渠道,让其有机会分享
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境外热钱一直在赌人民币升值,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股市、楼市
投机。”他指出,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参与
,都很专业。“这个市场开放了,一来给境外资金可以分享人民币升值机会,二来不会
出现恶性投机炒作的情况,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层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要想办法创造出人民币输出
的渠道,例如国内的个人资本项下的放开,或者让境外的企业在上海发行人民币债券,
或者商业银行在境外发放人民币贷款,等等。“境外的一些机构希望能够用持有的人民
币来内地投资,这样人民币才能不断地扩大它的影响力。”

  全面国际化

  研究人士指出,未来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步骤不仅停留在投资者层面,允许更
多的境外机构来中国发债融资也是国际化的重要表现。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都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据记者了解,某一国际
集团旗下的金融公司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已经与监管部门进行过多次沟通。

  “如果有更多的国际机构来中国发债,不仅能够丰富现有的产品种类,给投资者提
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引入优质的公司进入金融市场,也有利于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上述发改委官员表示,此前,只有几家国际开发机构以及外资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
人民币债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债并非常态。

  除继续扩大发行人范围外,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也是推进债券市场国际化途径之
一。

  据《财经国家周刊》了解,2010年上半年,财政部曾向牵头做债券市场课题调研的
央行提出建议,为顺利推进债券市场的国际化,需要建立人民币国债在香港持续发行机
制。

  财政部认为,人民币国债在香港发行,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强化人民币国
债配合人民币“走出去”的功能,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提升人民币国债的
影响力。另一方面,香港金融基础设施健全,人民币使用范围广泛,建设人民币离岸市
场具有独特优势。

  上述股份制银行高层则表示,目前香港市场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还太小,香
港人民币的总量不超过60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去发行一次30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就用
掉了总量的一半。他认为,这样的市场规模与现在国际化货币的要求还相去甚远,“现
在的政策更多是在进出口的贸易中给予优惠,但在更为重要的领域——如何让人民币‘
出海’,我们做得还不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