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角度看涂序新

来源: 悟空孙 2009-10-22 13:29: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745 bytes)

惊悉浙大海龟博士涂序新跳楼自杀,百感交集。这一出又一出的悲剧,究竟告诉我们什么?三年前就蒋国兵事件我曾写了一篇短文,似乎该说的都说了。面对今天的悲剧,人们一面倒的责怪浙大,责怪高校的学术腐败,但却没有人从个人的思想及对人生的态度上思考:如果死都不怕,为什么还怕活着?难道面对生活的不公平,让一条鲜活的生命一纵即逝是唯一的选择吗? 

蒋国兵的悲剧就是涂序新的悲剧,唯一不同的是,前者是自己钻进了死胡同,迷失了自我价值,后者是深陷一个腐败的学术圈而不能自拔,为了一个职称而走上了极端。无论如何,如果我们谴责浙大丧失了人文精神,也要反省自身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态度。人文精神的根本是以人为本,既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也要尊重爱护自己的生命,不管你遭遇了什么,都要好好活着。
——————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又一个天之骄子,一个脆弱的灵魂回归它的故地了(美国、加拿大双料博士蒋国兵日前在多伦多自杀身亡)。几日来心中颇为郁闷,总想写点儿什么,一来慰籍蒋博士在天之灵,二来反思自身的心路历程,以飨读者,籍以希望此类悲剧不再重演。

  蒋博士的死,在华人社区又一次掀起了极大的震撼,大家在悼念,惋惜之余,也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的批评加拿大社会对华人优秀人才的忽视甚至歧视;有的责怪当事人不敢面对生活,逃避以及不负责任。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士,我想从另一个侧面来谈谈或许还不太成熟的感受。

  平心而论,加拿大社会是一个提倡平等的公平社会,虽然歧视仍以某种隐蔽的形式存在着,但并不足以埋没一个优秀的人才。问题在于,如何定义一个优秀的人才,一个优秀的人才又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让社会发现并承认自身的亮点?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蒋博士自身条件:湖北省的高考状元、清华的硕士、美国和加拿大的博士。如果我们拿这些来问问普通的中国人,特别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蒋博士一定是他们心中的楷模,学生们的优秀榜样了。据当事人的朋友介绍,蒋博士还经常看一些哲学类的书籍,并且钻研得很深。“他不喝酒、不抽烟、不近女色,近乎清教徒……”

  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融入社会,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智商固然重要,情商更不能忽视!天才绝不是人为造就的,一个普通人有再多的博士头衔,研究再深的哲学都成不了天才。爱因斯坦可以不顾社会甚至时空的存在研究他的相对论;比尔•盖茨可以不顾周围的环境设计他的电脑软件,因为他们是天才,社会能迎合他们,会迁就他们。逝者已去,我无意对当事人作出评判,但我想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会对爱因斯坦和比尔•盖茨这样的优秀人才视而不见的。在如今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普通的人已经不能生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作茧自缚了。其实,一个懂得生活,智商正常(不是超常!)情商稳定的普通人是最快乐的。我常常想,如果爱因斯坦生活在今天他幸福吗?比尔•盖茨的生活快乐吗?

  从个人的专业眼光看,这一起起悲剧的始作俑者不是北美社会,而是中国教育的失败!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脱节!正如上文所说的,许多人会公认一个普通乡镇的孩子考上清华,出国留洋,博士加身就是教育的成功了。我们的学校目前还以升学率来一考论英雄。难怪蒋国兵影响了他的家乡马湾镇的一代人,很多人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都拿他出来做例子,有很多孩子是以蒋国兵为榜样考上了大学。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考上大学,最好是清华北大。我们的传统教育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条下,把一些所谓有用的知识填鸭式地强加于孩子们。不管你有没有天分,感不感兴趣,学了再说。不好好学,自有棍棒伺候。传统私塾里对孩子们肉体的惩罚和人格的侮辱令人心痛地延续至今。扪心自问,海外的华人家长哪个不为自己的孩子一厢情愿地设计了“美好的未来”?是律师还是医生?眼下还要让孩子弹钢琴,拉小提琴。华人家庭聚会,孩子们表演“才艺”,家长们暗中较劲无不是一道餐前的开胃菜。于是乎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家家琴声悠扬,户户笛声绕梁,可一旦你的孩子们决定要“以身许乐”,有几个爸爸妈妈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一哭二闹三上吊的?

  教育之本是培养发掘一个人的兴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具体地说是让孩子们树立一个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人生目标,并培养达到这个目标的各种技能。这个目标与金钱和社会地位是不应该有任何必然的联系的,所以孩子们的理想不应该是千篇一律、虚无缥缈的“科学家”或是“挣很多钱的大老板”。

  我想,蒋国兵一定是一个智力超群的人,可是为什么他未能在两个博士领域内也有超人的成就呢?也许他的兴趣在于研究哲学,他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甚至应该去习武(蒋国兵自幼尚武,太极拳打得完全是专业水平,在清华读书时是校武术队的队长),说不定会是第二个成龙,李连杰。

  可惜,蒋国兵上了人人羡慕的清华。

  当今中国的教育,要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多一些人文精神上对人性的关怀。蒋国兵的不幸,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不幸,而且是我们整个教育体制的不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悲哀!

  说到歧视,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能避免的。公平地说,东方文化中歧视的成分比西方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西方文化对于不同的思想和人群中个体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中国人历来对人的高低贵贱都是泾渭分明的,连职业都分了三教九流。我的一位洋人同事告诉我她去了儿子的高中毕业典礼,我问:贵公子去哪所名校深造?这位母亲立刻兴奋地回答:“他进社区学院学木匠!他从小喜欢木工,做的小板凳可漂亮了!我为他感到骄傲!”我一时语塞,并为自己的浅薄而羞愧。

  唉!如果蒋国兵不读什么硕士博士,如果蒋国兵能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般来说,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是不会走自杀这条路的,然而大多数人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心理上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可惜的是,我们的文化让我们总是刻意回避精神上的问题,或是由于对基本常识的缺乏,等到大难临头已为时过晚。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个人在生理上是百分之百健康的,同样,心理上也很少有人是完美的。女士们想想,你是不是常有心头的重压要找女伴宣泄,或是疯狂购物或是一个人躲起来大哭一场?男人们有没有肝火上窜,迁怒于家人或者一个人疯狂地打游戏或者开车停在海边思绪万千?可以翻开电话本,找一找心理医生了。

  不错,生活是艰难的,压力无处不在。我们八十年代的“老留学生”哪个没有洗过盘子送过报?高学历的洋人打工的也比比皆是,为什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就不能打工养家糊口?说到底,还是一个封建的等级观念在作怪,自己把自己压垮了。

  生活其实是上天和人开的一个玩笑,甚至就是一场恶作剧。我们即使是无奈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要有面对生活的勇气。如果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生活有苦也有甜,它就好比做爱,有时痛,但还是快乐的。哪怕生活成了强奸,你若无力反抗,就享受它的快乐吧!

所有跟帖: 

人总是当局者迷的 -城里的主公- 给 城里的主公 发送悄悄话 城里的主公 的博客首页 (86 bytes) () 10/22/2009 postreply 14:34:00

好角度。粗看起来,如果死都不怕,就没什么别的好怕的了,但 -胡涣- 给 胡涣 发送悄悄话 胡涣 的博客首页 (32 bytes) () 10/22/2009 postreply 19:08:49

普通人:好死不如赖活着。别小看,这可是生命的基本哲学 -声色工场- 给 声色工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2/2009 postreply 19:46:29

角度不错,分析的有道理! -飘侠- 给 飘侠 发送悄悄话 飘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2/2009 postreply 22:18:09

换一个角度看涂序新--换一个活法 -丑女的天空- 给 丑女的天空 发送悄悄话 丑女的天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3/2009 postreply 00:24:12

这是个人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的问题,人不能改造社会就要学着适应社会 -纳兰- 给 纳兰 发送悄悄话 纳兰 的博客首页 (172 bytes) () 10/23/2009 postreply 04:24:40

最后一句,不妥. -晚秋心情- 给 晚秋心情 发送悄悄话 晚秋心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3/2009 postreply 05:53:30

真想知道1.那六页的遗嘱怎么写的。2.为何消息封锁了一个月。 -瑞冬- 给 瑞冬 发送悄悄话 瑞冬 的博客首页 (42 bytes) () 10/23/2009 postreply 07:40: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