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来源: k1234 2009-08-26 11:51:3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2853 bytes)
回答: 蹦迪k12342009-08-26 11:09:12

>
    最有魄力、最有成就的教练——袁伟民(1976年至1984年) 袁伟民,江苏苏州人。 1962年,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的袁伟民入选中国男排, 担任主力二传。1976年成为中国女排主教练。 带领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取得世界杯、 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三大赛事冠军, 使中国女排屹立于世界排坛。“女排拼搏精神” 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主要成绩:1981年世界杯、1982年世锦赛、 1984年奥运会“三连冠” 1976年,袁伟民从排球运动员退役。但与大多数队友不同的是, 他没有回江苏做教练,这一年,国家女排重新组建, 即将退役的袁伟民被选为主教练。袁伟民接手国家女排并不轻松, 一个严峻现实是:女排基础太差,和男排一样, 徘徊在世界前十名之外。 为了提高女排成绩,袁伟民费尽了心思。 先是吸取日本著名女排教练大松博文“魔鬼训练法” (此人因为对队员训练强度极大,被称为魔鬼教练, 训练方法也被称为魔鬼训练法。)的精髓,加大训练力度。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女排逐渐建立起一支有灵活性、能攻能守、 能高能快的全面型球队。1979年12月5日, 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冲出亚洲。 1981年,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的成绩为中国夺得三大球 第一个世界冠军——女排世界杯冠军。 郎平和孙晋芳成为当届最抢眼的两名运动员。 1982年女排世锦赛, 中国女排因为预赛负于美国一度形势岌岌可危, 但袁伟民显示了作为名帅的果敢和勇气, 在和古巴的比赛中果断起用新人梁艳、郑美珠, 以连续6个3-0击溃各路强敌登顶。 洛杉矶奥运会袁伟民率领新老结合的球队再创辉煌, 在小组赛负于美国的情况下,决赛中成功翻盘, 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三连冠”的光环, 让中国女排一度成了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偶像, 女排姑娘们此时的身份也已经完全超越了普通运动员 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顽强拼搏” 的女排精神更是影响了一代国人。 袁伟民做教练有魄力,做官员也很有成就。 1984年12月,袁伟民调任原国家体委副主任, 宣告女排袁伟民时代正式终结,但女排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袁伟民后来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曾先后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5次出征奥运会, 5次出征亚运会,在他的指挥下,开创中国竞技体育新时代。

    最识时务的教练——邓若曾(1984年12月至1985年12月) 邓若曾,四川江津人,出生于1936年6月, 1955年入四川排球队,1959年入选国家男排。 1979年起任国家女排教练。1984年底任国家女排主教练。 1985年底离任,进入国家体委训练局咨询委员会。 主要成绩:1995年世界杯冠军 1984年12月,由于袁伟民荣任原国家体委副主任, 邓若曾接任主教练。邓若曾从1979年到1984年, 曾是袁伟民最得力的助手。成为女排主教练后, 虽然张蓉芳、周晓兰、朱玲等老队员退役。 但邓若曾大胆起用新人,在1985年女排世界杯, 中国女排再度问鼎,成就四连冠伟业。 遗憾的是,由于“身体原因”,1986年,51岁的邓若曾无奈辞职, 但女排基本完成了新老交替。 1997年组建重庆必扬邓若曾女排俱乐部, 从此他就逐渐远离了排球这个大舞台。 之所以说邓若曾“识时务”,是当时一批老队员陆续退役, 外国各队崛起,中国女排已没有优势。邓老“见好就收”。 虽然有人说邓若曾的成就是在吃袁伟民的老本,不过很多人认为, 如果邓若曾没有能力也就管理不好中国女排。 而且在一个优秀人后面做和他一样的事情是要拿出很大的勇气的, 邓若曾没有使女排成绩滑坡就是一种成功!

    最幸运的教练——张蓉芳(1986年) 张蓉芳, 四川成都人。1970年-1984年任四川省体工队运动员, 国家队运动员、队长。1984年退役,任四川省体委副主任。 1986年出任国家女排主教练,同年年底卸任, 出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 现任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主要成绩:1986年世锦赛冠军、1986年亚运会冠军 张蓉芳,1957年出生在河南省新蔡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13岁时开始打排球,1972年进入四川省排球一队, 1976年进入国家女排, 作为女排“三连冠”成就的国家女排队长和主力队员, 张容芳在此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邓若曾的忽然请辞,昔日女排队长张蓉芳火线上阵, 率队出征1986年女排世锦赛,在郎平的辅佐下, 中国女排以8战8胜的出色战绩蝉联冠军, 成为世界排球史上首次获得“五连冠”的队伍。 在这次锦标赛上,女排教练张蓉芳获“最佳教练员奖”, 当时的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亲自为她颁奖。 这年年底,张蓉芳退役。 世界锦标赛后不久,张蓉芳又率中国女排参加了第十届亚运会, 并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仅仅五个月时间, 有孕在身的张蓉芳率队夺得了世锦赛、亚运会两次大赛冠军, 29岁的她创造了奇迹。 之所以说她幸运,是因为当时古巴女排如日中天, 但是其排坛“大姐大”路易斯在世锦赛赛前突然被查出怀孕 (大月份),而没有参加比赛。这也为中国队夺冠减少了阻碍。

    最平庸的教练——李耀先(1987至1988年) 李耀先,辽宁鞍山人。原中国男排队员。 退役后于1965年任中国女排副教练。1987年接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主要成绩:1988年汉城奥运会第三名 张蓉芳辞去主教练后,李耀先执掌女排教鞭。 但他资历平平,威望不高,训练管理很难服众。 此时世界强队已经开始赶超中国女排, 郎平退役后留下的主攻弱点开始逐渐显露, 加之新老交替不利和打法逐渐被对手所熟悉, 中国女排开始走向下坡路, 在汉城奥运会的半决赛中以0-3完败给苏联。 同时,中国女排拼搏精神减弱, 只能在列强之争中无奈的处于弱势地位。 之所以说他平庸, 是因为李耀先是通过中国排协别出心裁组织的所谓竞争, 才走上主教练岗位的,但是在奥运会中, 有一局竟然被苏联队打了15-0! 最终只执教不足2年就无奈辞去教练一职。 也就是从李耀先开始,中国女排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大赛无冠历史。

    最有争议的教练——胡进(1989年至1992年、1999年至2000年) 胡进,辽宁省鞍山人。1976年入选中国男排。 1984年12月至1986年6月任国家女排助理教练。 1988年2月至5月任国家青年女排主教练。 1988年5月至1989年1月任国家女排二队主教练。 1989年1月至1993年3月任国家女排主教练。 1999年3月再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主要成绩:第一次执教获两次大赛亚军、奥运会第七 第二次指教世界杯和奥运会未进四强 李耀先辞职后,胡进扛起女排的大旗。 在他的率领下,中国女排很快从低谷中走出, 其执教能力得到广泛认可。 但遗憾的是,胡进始终与世界冠军缘分太浅, 在他第一次执教期间, 获得过世界杯的季军、世锦赛亚军。 1992年奥运会,中国女排由于几名大将受伤, 在奥运会上只获得第七名,这导致了胡进无奈下课。 但公允地说,胡进的钻研精神毋庸置疑,尤其是女排处于低谷时, 是他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确保女排在世界排坛有一席之地。 另外,古巴女排在路易斯的带领下羽翼渐丰, 也是女排始终无缘大赛冠军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9年,胡进再执教鞭,但技不如人, 最终只获得奥运会和世界杯的两个第五名, 胡进二次出山收获的只有苦涩。 之所以说他有争议, 是因为当时全国冠军队辽宁的主教练岳金库多次请缨, 在全国呼声也最高, 但胡进作为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的张蓉芳的丈夫, 每次都如愿以偿。

    最失败的教练——栗晓峰(1993年至1994年) 栗晓峰,辽宁鞍山人。原八一男排主力二传、队长。 1969年入选国家队。1974年退役。 1978年任八一队教练、主教练。 1986年援外到新加坡执教两年。 1993年和胡进同样年轻的八一队教练栗晓峰接掌中国女排帅印, 1995年1月离职。 主要成绩:世锦赛仅获第八、亚锦赛冠军、亚运会亚军 和胡进比起来,栗晓峰的执教成绩更加惨淡, 在世锦赛上只获得第八,创造了比1992年奥运会还差的成绩。 即便回到亚洲赛场,也丢掉了亚运会冠军。 没能完成征服世界的同时,中国女排也失去了亚洲这个堡垒, 无奈之下,上任21个月后,栗晓峰无奈离职, 他也成了中国女排近30年成绩最差的主教练。 栗晓峰的失败,一方面是巴西女排等球队在高大化、 打法男性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另一方面则是球队管理中出现问题。 栗晓峰的同行们给他的评语是,栗晓峰是个很有理论水平的人, 只是不适合做主教练。

    最有影响的教练——郎平(1995年至1999年3月) 郎平, 天津人(生于北京)。 1978年底入选国家队,历任中国女排副队长、 队长、 助理教练 1987年4月以公派自费身份到美国留学。 1988年到新墨西哥州大学体育管理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9年到意大利摩迪纳俱乐部打球。 1990年应召回国带领中国女子排球队参加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1991年回新墨西哥州继续学业。 并任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教练。 期间历任八佰伴全明星队和世界超级明星联队主教练, 并应邀出任美国排球协会全美训练中心总教练。 1995年1月通过竞选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1999年3月因身体状况不佳而辞职。 主要成绩:1996年奥运会亚军、1998年世锦赛亚军、世界杯季军 在女排处于低谷的时候, 昔日铁榔头的归来给了女排回升的信心和勇气。 郎平凭借当队员时候的名气和做教练时的苦口婆心, 很快让女排重振雄风。在她执教的四年时间里, 中国女排虽然还没有获得大赛冠军, 但在孙玥、赖亚文、何琦等核心球员的带领下, 中国女排在奥运会、 世界杯和世锦赛上获得两次亚军和一次季军的不俗成绩, 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作为正在爬坡的中国女排来说, 这样的成绩显得殊为可贵。在执教四年后,由于家庭和身体原因, 昔日铁榔头辞去了主教练职位。 之所以说她最有影响,是因为郎平亲历了中国女排的“五连冠”。 无论是作为球员还是教练,她都足够成功、足够优秀。 她是中国体育最早在世界范围被广泛认可的标志性人物。

    最有魅力的教练——陈忠和(2001年至2008年) 陈忠和,福建人。 1976年进入福建队, 1979年任国家女排陪打教练。 1986年担任福建队助理教练, 1989年出任国家女排助理教练。 1993年11月出任福建女排主教练。 1995年2月任国家女排教练。 2001年2月出任国家女排主教练。 2001年至2008年北奥运会八年期间,陈忠和经历了诸多起起伏伏, 而中国女排在他的带领下重回鼎盛期 。 主要成绩:2003年世界杯冠军、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三 陈忠和上任之初饱受质疑,2002年9月,世锦赛上夺得第四名, 出现“放水事件”,让陈忠和的支持率降到最低, 也饱受国内和国外排球界的一致攻击。 女排精神,在这一刻受到了莫大的考验。 2003年,中国女排迎来了丰收时刻。经过两年的锻造和磨合后, 以冯坤、周苏红、杨昊、赵蕊蕊、 刘亚男和张娜等组成的主力阵容开始令对手胆寒, 2003年世界杯,中国女排连战连捷,最终夺冠, 结束了长达17年的大赛无冠史, 同一年中国队还收获了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04年,中国女排再接再厉,在赵蕊蕊受伤的不利情况下, 在雅典奥运会决赛上演大逆转夺冠,成就了两连冠, 这些辉煌的成就让陈忠和获得了最大的支持, 他也毫无疑问地在第二个奥运周期继续执掌女排帅印。 然而,雅典奥运会的巅峰之后,中国女排却经历了诸多磨难, 主力队员也是伤病不断,2006年一度陷入最低谷, 但在困境中的陈忠和与女排姑娘们都没有放弃,顶着莫大的压力, 北京奥运会上,饱受伤病困扰的中国女排顽强拼搏, 最终夺得铜牌。 之所以说陈忠和最有魅力,是因为陈忠和在中国排坛浸渍多年, 既有袁伟民的果敢,又有郎平的亲和,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执教风格,特别是赛场上的笑脸, 令对手捉摸不定,令队员内心稳定。

    蔡斌为二传出身,此前曾担任过上海女排主帅, 任职期间战绩显赫, 率领球队在全国女排联赛中连续四次获得冠军。 1999年起,成为国青队的主教练, 带领球队在每届世青赛中均获得前三名。 蔡斌被球迷喻为“小诸葛”。在为国家队输送“新鲜血液”方面, 蔡斌功不可没, 像2001年那批中国女排中的刘亚男、张娜、宋妮娜, 以及后来的楚金玲、王一梅、魏秋月、马蕴雯、薛明等人, 都是先经历过国青队磨砺之后再输送到国家队的, 可以说蔡斌对于国家队的这些中坚力量,都非常熟悉。 在2001年选帅的时候,蔡斌也是热门人选之一。   以下为蔡斌个人简介:   籍贯:上海   年龄:43岁   个人简历:   1989年进入国家队,1996年退役;   1997年担任上海女排主教练,率队实现联赛四连冠;   1999年开始兼任女排国青队主教练;   2001年落选国家队主教练后,专职带国青队培养新人。 2009年3月23日 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贴贴玩)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