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热须降温,国防战略要综合考量

来源: Chiyankun 2009-11-20 05:58: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024 bytes)

我国的第一艘航母已经在建,本来不拟在讨论。可是不是仍有人发表对航母过分期待的文字,所以不得不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说明。 
1. 献给航母中心论者的一杯苦酒
在《航母,激情与现实》(《网上谈兵》 09-04-10 )一文中我说过
“世界上许多事情并不一定都是绝对正确的才能搞,经常是不怎么正确的事情天天在发生。我们都是吃五谷杂粮,并不仅仅吃必要的‘营养’。正像我们非常渴望吃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身体真正需要的,我们在某个时期梦寐以求的航母也未必就是真的那么重要。基于这种常识我并不十分认真地反对搞航母,何况航母毕竟是一个国家力量的象征,更何况制造航母的过程对中国制造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希望一定要逐渐地明确航母到底能干什么,航母在中国海军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我不掩饰,在我看来,航母不过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一朵非常昂贵的夺目的鲜花。它是个象征,但是象征并不意味着实用。李鸿章的海军其实就是个象征,李鸿章从来就没有准备用北洋海军去打仗,所以他明明知道他的北洋海军吃喝嫖赌更有走私无所不为,他 [ 听之任之 ] 不闻不问,就是在甲午战争开始之后,李鸿章也非常明确要求海军不要出击。结果李鸿章的庞大的海军不堪一击。我希望中国人要永远记住李鸿章的教训莫把象征当实力,莫把海军当象征。今天建设海军一定要重视实力而不是象征。这是我敬送给航母中心论者的一杯苦酒。” ([] 内的字是这次加上去的。 )

这里我故意重复这段话,就是要苦口婆心劝告我们的决策者,千万不要为航母情节所左右,为那种舆论所逼迫,而一定要清醒的认识航母的地位和作用。

我也完全能够理解海军将领们对航母的追求。但是我更希望他们放开眼界,以开放的胸怀,前瞻的目光来探索中国海军的发展战略,并在这个范畴内审视航母的战略地位。

舆论是个非常奇特的东西。它可以来势汹汹,退去又有如秋风落叶,翻脸如翻书。决策者可能为舆论所左右,但是当情势异转,舆论掉头的时候,决策者却只能自己负责,而舆论绝不留情,它可以完全不在乎它昨天的呼喊。

今天许多人呼吁造航母,但是,假如中国真的以航母为中心组建自己的海军,那么当一艘中国的航母在南沙受到某国的导弹攻击而失利的时候,舆论就会来一个 180 度的大转弯。

我还是要再次重申,我不反对造航母,相反地,我希望赶紧造出来。否则航母情节永远也没有一个了结。我们知道,没有得到的梦寐以求的东西往往总是被认为是最好的。

尽管我不反对造航母,但是,我还是要提醒大家给航母一个恰当的定位,不要对它有过分的期待。更进一步,我们应当认真思考一下,中国海军的对手有哪些,应当如何具体地有针对性的发展我们的军事手段有效达到我们的战略目的。航母,乃至于海军,毕竟都只是手段,要为国家安全服务,而不是相反,过分夸大一个武器的分量,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一件武器上。所以,航母热,需要降温。

2. 认清自己的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决不能主次颠倒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主要安全对手是美国。即使中美两国能够共同确认“战略性伙伴关系”,也不会改变美国是中国的主要安全对手的事实。有人说西方的威胁在消失。那至少是过分乐观了。的确,中国的国力,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国防上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中国的国力与美国相比还是落后很多的。美国有一部分极右派,一心要维系扩大他们的霸权,把中国当作他们全球霸权的潜在威胁,总想消除这个威胁。中国国力的上升还远远没有达到是这些人放弃这一企图的程度。现在可以说正在接近这样一个转折点,而转折往往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候。

毫无疑问,美国的航母舰队是中国解放台湾的最重要的军事障碍之一。可以断定中国的航母在这个问题几乎毫无贡献。以我们的稚嫩的航母去对抗美国的航母,肯定是下下策。我们不能指望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能够后来居上超过美国。不是不存在技术上理论上的可能性,而是从那些执意追求造航母的思想方法来看就不可能有这种可能(据说他们还要先建常规动力航母,理由是核动力太复杂。我只能说,从来就没有平坦舒适的赶超之路。) 以他们的思想状态,能造出小鹰号那样的航母已经很了不起了。经过过去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有了遏止美国航母舰队的有效手段,应当在这方面进一步完善,这才是台独势力不敢弄险的主要屏障。切不可因为台海有所缓和而放松,更不可以对中国的在建航母寄予不切实际的希望。我说过,委婉的说法,那是一朵昂贵的鲜花,直白一点,那只是象征。

在《航母,激情与现实》的跟贴中,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倒是都有一个共识:航母不是大国较量的工具,大家都同意,苏联和今天的俄国,从来就没有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航母,但是,美国从来就不敢轻慢苏联(俄)这个对手,从来也没有派他的航母舰队到苏联周边去耀武扬威。倒是他们两家的核潜艇,战略轰炸机不时肩并肩地角力。应当说,庞然大物的航母早已淡出大国较量的舞台而让位于其他更有潜力的装备。在过去,主要是战略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因为他们两国都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任何一方都可能以核打击回敬对方的常规侵犯,所以战略核力量的平衡是维系他们之间的“和平”的充分条件。

这里要补充一点的是,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不但要有一定的核报复力量,保证对方不可能对中国实行核讹诈,同时还要求中国要有对付对方常规侵略的常规手段。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国防建设比俄国更艰巨,更要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到刀刃上。

比如,俄国大概可以不担心美国的核动力潜艇在他的沿海用巡航导弹对他发动常规打击,因为这可能引起核战争。但是中国必须严肃对待美国的这种实力。美国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可以发射 150 多枚巡航导弹,简直超过一艘中型航母打击力量的总和。而对付这种攻击,航母毫无用途。中国有没有与之抗衡的武器?开发一个有效遏阻这类攻击的系统可能没有建造打航母那么激动人心,也肯定拿不到那么多经费,但是却的的确确更有必要。中国既然承诺不首先是用核武器,在原则上就必须用常规武器应对别国的常规武器的挑战。

当然中国的安全威胁并不是单一的,在南海在中印边界,都有中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是在即使在南海航母也不是不可替代的必然选择,更有甚至,对航母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往往要贻误时机,甚至是某些人推搪责任的借口。我们下面将讨论这些问题。

有人为航母设定了许多任务,如,“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增加防御纵深,收回南海诸岛,保卫石油运输航线安全,等等。

我充分理解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担忧,然而,不客气地说,希望靠航母解决这些问题,简直是秀才谈兵,完全不切实际。你会说他们中间不乏将军。我要说,将军离开他熟悉的东西照样是外行。毛泽东比他们都伟大,靠老资格靠权威办事也犯了大错误。老实说,就是毛泽东,本人也批评过。虽付出代价而不悔。对于神经百战的将军我尊重他们的功勋,但是,在真理面前还是要以真理为重,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我这里对事不对人,当然如果有人愿意对号入座,明锣响鼓公开辩论,我也十分欢迎。

3.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不是航母的辩护词

的确进攻最好的防御。但是那得是胜利的进攻,而不是一切进攻都能是最好的防御。而企图用航母来实施的进攻就不可能是好的防御,顶多是五次反围剿中的“短促突击”。这里主要是针对中国的主要对手美国。由于中国的航母比美国的既少又弱,对美国构不成威胁,你的进攻,往好了说是打不出去,望坏处说就可能铩羽而归。这种进攻根本算不上好的防御。

我完全支持“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个观点。但是,为了正确地实行这种战略,必须分析计算各种因素的对比,找到对手的弱点,开发出能够利用对手弱点,发扬自己长处的武器和战法。美国在天上海面上都拥有极大的优势。用航母去进攻美国,即使是自杀式的攻击也不能奏效。美国的真正弱点大概只有海下。不是他们在这方面比我们弱,而是天然的条件使得海下成为现有探测手段的暗区。

所以,我以为,真正让美国人害怕的,可以成为中国防御的进攻手段,是潜艇发动的常规攻击。而潜艇又是中国的强项。如果中国制造类似改装的俄亥俄那样的可以发射巡航导弹的核动力潜艇,规模可以比俄亥俄小得多,不需要带 154 枚导弹,五十枚也行,三十枚也行,当然一百多枚更好。但是潜艇的数量可以多。他们携带射程在数百公里的公里的潜射导弹,渗透到太平洋的东部和大西洋的西部。美国的领海宽度只有三海里,原则上说在三海里之外,就是美国发现中国的潜艇在那里巡游,也不能攻击。而要跟踪这些潜艇,对于美国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即使从两百海里之外发射巡航导弹攻击美国的城市,也完全可以造成严重的破坏。这种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这种力量才可能逼迫对手罢手。而以“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为航母背书,不过对这一正确原则的马谡式解读。

4. 防御纵深不能完全靠军事手段

理论上航母似乎有可能增加防御纵深。但是,在实际上就是美国也还没有动用航母去巡逻。卫星,无人机都是更好的选择。一个原因是,开销太大,难以为继。如果真想学别人,还是好好搞搞卫星,无人机。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我们的军用侦查卫星太少。不能用“不搞军备竞赛”来塞搪。中国应当有足够多的侦查卫星,把一切可能用卫星探测的安全威胁统统纳入监视之下。我们的导航卫星系统也应当及早完成,绝对不应因为经费预算问题而推迟。即使我们的侦察卫星的数量与美国一样多,由于我们在技术上可能落后,侦察能力也可能不足。由于我们的成本低,这个竞赛我们玩得起。“不搞军备竞赛这个话是要说的,但是,缩小差距的事情,一点也不能含糊。我们不去侵略别人,但是一定要防止被别人侵略。

此外,在我看来,还应当另辟蹊径,把防御纵深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太平洋上开展经济开发和科研活动将是是延伸警戒纵深的最有效方式。

以科学研究为例,台风对中国有严重威胁,每年中国遭受的台风(含台湾)经常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迄今为止,台风的研究在全世界还处于襁褓阶段,对于台风的生成还没有一个说的过去的假说。目前的研究主流是在台风发生时跟踪台风从飞机上投送仪器去观测台风参数。这个工作要作,我也很钦佩他们的冒险精神。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系统的研究台风的产生,因为到了台风发展到风暴的阶段就很难控制和干预了。而对中国有威胁的台风的发源地主要是在太平洋中部马利安娜群岛(南部)到马绍尔群岛一带。如果中国在那里进行常年的科学考察,并由海军给以后勤和安全保障,(科学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当然应当保护,否则万一遇到海盗怎么办)中国的预警线就可以伸展到关岛背后,而所需要的军事力量不会比亚丁湾护航更多。当然许多方面需要加强。例如,应当充分利用无人机。大型驱逐舰配备无人机,无人预警机和攻击机,就可以有很大的预警范围。再如,通过多年的观察,我怀疑,至少太平洋的台风可能与当地的水下火山活动有关。要查明这一点(证实或者否定之)需要水下实地监测,多年的,系统的观测。这就需要一个沿着火山带的声纳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日积月累地建起来。如果有一个从日本到印度尼西亚的沿着马利安娜群岛的声纳监听带,一定会对太平洋的火山地震研究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而且,同时美国与中国的穿越太平洋的潜艇活动也就彻底地透明化了。“透明”这是我们的美国朋友这几年特别喜爱的概念,他们应当绝对不反对这个好主意吧?有朋友会说这要花很多钱。我说,比起航母来简直是小儿科。据说中国第一个航母的预算是 30 多亿人民币,到建成时大概少说也得五十亿。抹掉一个零对声纳阵列也绰绰有余。我不反对花那三十亿,但是恐怕有很多人不肯花这两三亿。原因呢,只有一条,航母别人已经造了,有耀武扬威的先例在那里。而到太平洋去研究台风火山地震,在很多人看来是神经病。但是,只肯做别人做过的事情,永远都超不过别人。从科学的角度,这肯定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但是没有哪一个中国科学家会提出这个课题,因为它肯定通不过。我从战略纵深的角度提这个问题,也许还有一线希望。中国人不是没有独创性,我们的老祖宗是很有想象力的,你看中国的图腾龙,你看中国的狮子雕塑,中国山水画,多么潇洒,完全不受实物的局限。可是中国人的独创精神被保守而又顽固的腐儒们振振有词地打压下去。孔夫子的言论确实有保守倾向,什么,述而不著,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孔夫子那里,这些说辞也许不过是讬古自重,而在后世腐儒那里却完全成了压制新思想的桎梏。连皇帝也逃不出他们的迫害。明成祖可以说是宏才大略,不但巩固了北方国防而且派出郑和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比那个康熙皇帝强多了。可是,在孔孟之徒那里,他是个篡位者,是无道昏君。他确实杀了几个孔孟之徒,但是比其他老爹有道多了,也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康熙皇帝无法比拟的。这个所谓的康熙大帝,不但不肯开放海禁,还把他的龙兴之地禁锢搞起来,不许国民进去开发,这是导致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被沙俄占领根源。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我们要记住,开发,使用是维护疆土的必要条件。

至于在海上搞建设事业的可能性更多了。我们远隔重洋去满世界找油,却不肯认真花力气把东海和南海的石油,在自己管辖之下的海域的石油开采出来。怕引起冲突吗?那你就赶紧把保卫东海的力量建设起来。以中国现有的潜艇和水面舰队的综合实力应当能保卫这个区域了吧?如果连这个都还没有把握,何必好高骛远搞什么航母。现在人们开始了解海洋领土的重要。但是,领土要开发,要使用才有意义。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海洋石油矿物资源的重要,但是,我想提出一个观点,对于中国来说,更重要的可能是生存空间。中国有 96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是宜居宜耕的土地只有很小的一个分数,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向海洋要生存空间,将是中国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建议中国应当认真考虑研究在沿海和大陆架实行船耕的可行性。现在中国东部沿海中等城市的商业用地的价格也许可以与船耕的投入相比拟了。国家如果验证了船耕的可行性,就可以制定政策以船耕补偿商业用地。船耕是邓拓先生在燕山夜话里首次提出的。他那里说的是以船耕代替维护造田。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搞填海造田?填海是一种方式,但是他的缺点有二:一是必须要在有可填充之物的地方。像在上海港,每年要挖走大量淤泥,确实可以用之来填海造田,但是在许多地方,例如春晓油田那里你就不可能填海了。第二,填海把水平线以下的空间全都填掉了,不能利用了。尤其在近海,如果用船耕,船上种植,水下还可以养殖。另一方面,应当实验在海里建造住宅等生活建筑的可行性。不妨把建筑物直接建在海床上。以楼为桩,以桥涵为路。建筑的水下部分,现在我们许多人可能不适应,不喜欢。但是,我可以说,假如有一天发生核战争,水下数米应当是最安全的地方,只要原子弹不掉在头顶上就可保无虞。当然,这需要有可靠的建筑规范,保证通风良好,可以把有害的氡气等排除干净。再者这也是人类对抗气候暖化的一个技术储备。由于地球变暖,冰山溶解,海平面将不可避免升高。沿海地域可能被大面积淹没。我们有可能用这种方式改造原有的城市,使之可以继续生存。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向海洋要生存空间,中国人的居住条件才有可能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发展海军就是要保卫我们利用海洋资源,首先是空间资源。同时,这种开发活动又是海军的最好的掩护。高楼林立桥涵纵横的海上城市,以及环绕这海上城市的船耕活动,是我们的潜艇的最好隐蔽所,世界上没有任何监听设备可以发现它们的活动规律。

如果在我们的春晓油田附近建设一个以石油开采加工等产业为主的海上城市,并辅以相应的农业,这就可以把海上的防御纵深前推几百海里。

我在这里郑重建议我的母校清华大学设立海洋科学工程系。有人可能会说,应当让沿海的学校去搞海洋研究。这样说的人还是没有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我不想费口舌篇幅与他们争论,我只问一句,许多大学都有航天有关的专业,为什么你们不要求把这些专业办到西昌等那些离火箭发射场较近的地方去呢?要知道,海洋占了地球的三分之二的面积,向海洋要生存空间,要自然资源乃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谁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谁就可能占领先机。中国应当充分发挥已有综合性工业大学的优势,迅速填补海洋科学和工程的研究和教育空白。我希望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3. 收回南海诸岛不能等航母。

我承认,如果中国有航母在这方面有些用处。但是,南海的问题不能等航母。等航母的思想就不对头。世界上的事情没有那么绝对。没有航母也可能在南海取得制空权。那就是逐步在南中国海建设固定机场。可以依据岛礁建设人工岛,建设固定的机场。只要花远远少于航母的造价,可以建成有强大生存能力的全天候的机场。现在西沙已经在中国的控制之下。应当在这里先建一个。标准一定要高,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计,要有高于航母的生存能力。比如,我主张把主机库建在水下,如果已经在理论上成熟,可以在这里实验电磁弹射器,从而减少起飞时间。先在西沙建造一个,然后在中沙和南沙各建一个。并且机场附近都应当建设旅游度假景区,和相应的供给农副产品的船耕等设施,使之成为一个移民实验点。在移民主中建立后备役民兵,辅助防空和海防。在那里搞船耕,肯定比长途运输经济得多。如果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在南海建成三个互相呼应的海空结合的综合性军事基地,中国就可以牢牢掌握那里的制空权。那比有三艘航母还有效。要知道,航母不是万能的,例如有大风的时候,起飞就不可能。而固定机场,可以全天候运行。只要肯干,按部就班,也不过五六年就可以建成三个基地。而航母呢?五年也许能造出来,但是训练成军还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到那时候我们的对手也会有一定的威慑航母的手段,难保没有人出来说还没有十足的胜利把握。

4. 能源危机更不能以靠航母,中国需要有依靠自己资源的能源战略

“用航母给远洋油轮护航”。对不起,这样做的成本太高。航母舰队本身就是油老虎。当然,如果把这当作争取航母立项上马的一个辅助理由,一个技巧,也不必多加指责。但是,中国的能源问题,能源战略,到了必须认真探讨的时候。现在中国的能源政策,比起三十年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能源问题要不要立足于国内,能不能立足于国内,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很好解决。中国是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特级大国,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在能源粮食这样的基本物资上必须立足于国内,决不能过度依赖进口。第二,中国是个社会制度与西方根本不同的国家,即使有人说中国已经西化了,但是无论如何中国比起南斯拉夫还是更具社会主义本色。连 1999 年的南斯拉夫,在西方人的眼里,也还是共产党国家,即使你实际上不是了,只要有跟你过不去的需要,就可以认定你是。“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这是世界的通例。这个社会制度的不同使得中国更加不可能“从国际大循环”取得粮食和能源。你如果一厢情愿依靠这个国际大循环,就只能自投罗网。茅以轼之流拼命反对中国保护耕地,企图让中国陷入对西方粮食的依赖。这一点他们目前尚未得逞。但是在能源方面,中国的自给率已经滑倒危险的边缘。我很欣赏向科技,向自主创新要能源的方针。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应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能源技术,以便解决地球暖化问题。这可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也应当向西方国家施加这种道德压力。但是,不能对他们有过多的奢望。第一,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优势,即使给发展中国家一些施舍,也还是要努力保持他们的垄断地位。对此有过多的希望将使自己永远置于从属的,被奴役的地位。第二,能源危机恰恰是世界发展的新机遇,谁捷足先登谁就可能执信的发展趋势之牛耳,领导世界的潮流。

前几年,大国崛起是个热门话题。在我看来,一个国家,同一个人一样,决定命运的也就是那么关键的一两步。假如当年斯大林接受了苏联科学家关于原子弹的建议,不但美国人不可能独占核讹诈的鳌头,也许纳粹德国就根本不敢进攻苏联。斯大林不相信自己国家的科学家的能力的这个失误,是苏联付出上千万人口的巨大代价。一个国家当然需要均衡发展,需要弹钢琴,但是更需要有重点。没有正确的重点,就是没有正确的政策。

当前对于中国能源来说,重点应当是风能和核能。当然水电要充分开发,在发达国家他们的水能基本上已经开发完毕。现在有人在倡导废弃水利,等他们先把胡佛水电站关闭了之后再对中国说三道四吧。

能源问题,这里不详细多谈,那需要相当多的篇幅,拟另文详述总。但是,我可以说,如果中国选择正确的路线,中国有充足的风能和核能(钍,而不是铀 235 )资源,而且,中国也有领导世界新能源的科学潜力。

也许这些还不足以说服航母护航派的人们。但是,即使是美国,也在努力改变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从布什时代就开始了,难道中国有比美国更强大的海上力量可保海上运输线安全无虞吗?

总之,我们应当给航母热好好泼几瓢冷水,切切实实降降温。航母可以搞,但是决不能夸大他的作用,尤其当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已经在建的时候,更不要让人们对它有不可实际的幻想,同时要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真正有意义的方面去。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航母热须降温,国防战略要综合考量
  • 是美国右派在测试中国 回复:美共和党议员:中国藉军舰僵持对奥巴马进行测试
  • 不要让西藏问题转移了对台湾问题的注意力
  • 所有跟帖: 

    谬矣!造航母意在威慑,炒作是达到威慑的手段 -狼主- 给 狼主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6:25:10

    有道理! -PrincessSisi- 给 PrincessSisi 发送悄悄话 PrincessSis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7:41:30

    炒得太过头,需要降温,否则势必模糊焦点,轻重颠倒 回复:谬矣!造航母意在威慑,炒作是达到威慑的手段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9:24:53

    航母情节是缺乏独立思考习惯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思潮的典型表现 回复:炒得太过头,需要降温,否则势必模糊焦点,轻重颠倒 回复: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9:33:40

    兵者,诡道也,偷偷建造的,自然有偷偷的目的 -北京哥儿们- 给 北京哥儿们 发送悄悄话 (96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9:35:42

    这事也要和谐? -狼主- 给 狼主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10:05:33

    说的不错。 航母 == 二战时战列舰 -FHZM- 给 FHZM 发送悄悄话 FHZM 的博客首页 (1016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6:40:24

    我估计下次大打导弹和无人机做东,航母就是吓唬人的 -狼主- 给 狼主 发送悄悄话 (84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6:52:51

    very good point! -aplus68- 给 aplus68 发送悄悄话 aplus6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8:43:52

    好文,建议置顶!回复:航母热须降温,国防战略要综合考量 -aplus68- 给 aplus68 发送悄悄话 aplus68 的博客首页 (128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8:12:58

    好分析。政治决定军事;战略决定战术。航母的作用真的是取决于其使用目的。 -geneeagle- 给 geneeagle 发送悄悄话 geneeagl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8:35:34

    从反对建航母的人的一贯立场,可以推论出健航母是 -北京哥儿们- 给 北京哥儿们 发送悄悄话 (1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8:56:36

    对,大棒越粗越好 -狼主- 给 狼主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9:16:24

    回复:从反对建航母的人的一贯立场,可以推论出健航母是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114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9:30:21

    驱逐舰的甲板建大点,带上十来架无人舰载机,也是航母 -北京哥儿们- 给 北京哥儿们 发送悄悄话 (32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9:40:03

    是啊 :)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13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09:48:00

    航母是战略要器,中国必须拥有。但它不是决胜密器。 -jim4sts- 给 jim4st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15:10: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