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暗箭无人机看四代机的发展,外加平可夫(精彩点评)

来源: pandal 2009-11-11 15:42: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474 bytes)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KDR(《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分析中国暗箭隐形战机之所以然再次展出的目的是希望获得来自西方国家的技术支持,同时表明中国也高度重视这一领域的技术开发。中方的消息来源声称这种飞机只是一个概念,并未打算在目前进行批量生产。


KDR还认为值得高度注意的是“暗箭”由沈阳601所开发,其隐身设计的特征反应了中国的航空设计师未来隐性战斗机设计概念的构想,因此从“暗箭”身上可以看出未来第四代中国隐性战斗机的某些设计特点。


尽管中国否认,但是西方的航空情报分析人士透露“暗箭”的设计概念来源于南非的DENEL KENTRON德设计师。2006年的珠海航空展上, DENEL的设计师对KDR声称他们的确在帮助中国射击新一代的无人驾驶飞机场,而且已经转移了现有的“金鹰”和“探索者”两种无人机的生产技术。中方的合作厂商是“新世代控股集团公司”。因此“暗箭”的出现还意味着中国对UAV技术的获取已经从原来的单一的以色列背景转向南非。


“暗箭”的气动外形设计考虑到了隐形与机动性二个方面。因此使用了前翼的设计方式,机身与机翼基本上实现了融合。中方似乎非常热衷于前翼的使用,由此可见中国的战斗设计师在兼顾隐形的同时,更多地注重的是机动性。甚至宁肯因为前翼的存在使隐形性能有所丧失也在所不惜。这一思想极有可能反应到第四代隐形战斗机的设计理念上。601所是第四代重型战斗机的设计商。


有消息报道声称目前正在601所涉及之中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也使用前翼,在这种设计情况下,雷达反射面积RCS至少超过0.5。侧重机动性,中方设计人员声称不考虑在隐形方面赶超F22的设计概念首先取决于中国空军攻防兼备的性质,尤其是空战不太可能在敌国领空进行,因此更多地侧重机动性。KDR了解到中国的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目的依然处于设计阶段!而美方则认为在下一代空战过程中,己方雷达率先发动攻击,就意味着空战的结束。为第四代战斗机配备前翼的设计方式,的确不能以欧美式的设计思路加以理解。不可思议。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也不采用前翼设计方式。就连最新研制的SU35都取消了前翼设计。难以比较可以理解的原因可能是中方立足于自己的技术能力,在隐性材料的设计,使用方面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赶超美国。因此第四代战斗机无法达成类似F22那样的隐形性,不如反而在机动性方面谋求非对称优势。


最有可能为“暗箭”配备的武器极有可能是GPS诱导的炸弹。中国正在积极研制小型GPS诱导炸弹,专门供无人机使用。为此正在研制100公斤级别的FT4型炸弹。“暗箭”没有设计隐形弹仓,因此所有武器依然采用外挂方式。


KDR还认为中国发展“暗箭”的另一目的是验证第四代战斗机的某些技术特征,尤其是隐形能力,迄今为止,中国所有的隐形化战斗机设计仅仅停留在纸面上,需要进行具体的飞行验证。因此,实际生产一,二架“暗箭”机用于技术改造论证是完全可能的。





个人点评:


1。暗剑背后的4代机痕迹


毫无疑问,暗剑绝对是中国4代机的一个分支,看到暗剑的外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老梅的SR-71高空高速侦察机,也容易使人想起117+22,单纯从外形来说,暗剑更像是3者的结合,但是因为无人驾驶的优势,所以使得暗剑的可以全力立足战斗来设计。这也就催生了我们看到的暗剑。笔者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说过,大改7系列让我们催生了10号,而大改8系列,将会催生中国的4代重歼。从暗剑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在4代机的努力。模型出来了,一定是多少年风洞吹过的,这一点老美都要眼红。风洞吹的模型,都是一个相似系列的,所以从暗剑外形的确定,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解读出中国的4代重歼至少已经定型。


2。暗剑数据分析


其实从一个尾部喷口直径和全机的比例对比,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分析出飞机的尺寸大小,也可以进而分析出飞机的航程之类,从而进一步分析出载蛋量。这就是所谓的官泄的艺术。这个笔者是外行,所以不做分析,只是在这里大胆的胡乱猜测一下吧。笔者估计,这种无人战斗机的巡航速度应该在3M之上,从图片中可以看到珍珠贝进气口的一个小角落,还可以看出飞机的尾喷口采用了类似于上下遮挡的反探测策略,而左右都留有矢量运动的空间,可见将会采用矢量喷口,结合全动前翼的设计,高机动性自是不必多说。从机体的布局以及高速巡航的方式来看,暗剑将会采用高空高速突防和超低空高速突防两种模式。宽大的机体不仅可以保障较多的燃油容积,还可以保障高载蛋量的大航程作战,而宽薄机体的良好滑翔优势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航程和载蛋量。对比10号的载蛋量和航程,暗剑的载蛋量有望突破10 吨,而作战半径有可能超过3000公里。


3。暗剑的作战模式浅析


低可探测性,高速,大航程和大载蛋量,这种性能更像是一种对地作战飞机的特征,而高机动性又具备空优战机的基本优势,无人驾驶优势结合矢量喷口和全动前翼的又决定了暗剑的高过载性能。也就是说,暗剑在空战中夺取主动甚至躲避导弹的性能都要比老美的22和35强了一个数量级。正因为如此,暗剑在防御作战中是一个清道夫角色,而在进攻作战中,会是首先发动攻击的尖刀部队。它的任务只有两项,打掉对方的优势战机和地面雷达,当然,这也是他最擅长的。基本来说,暗剑将来服役的一刻,也就是中国切实控制全亚洲战争主导权的时刻。


4。中国4代机的进展


这个只能粗浅的说,水平有限,从中国军队将领宣称中国为了防止代差只能迎头赶上,我们大致就可以分析出中国4代机的进展情况。毫无疑问,中国的4代工程显然已经开始,并且进展到了中后期,才能够导致中国军方这样自信满满的声明。在暗剑之前,中国陆续公开了无人战斗轰炸机,以及隐身高机动战机模型。此次暗剑的对外公开,其实也是在透露一些中国4代机的进展状况。从以前边角料的新闻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复合材料隐身涂料矢量发动机的状况,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的4代机不是雾里看花。谁知道呢,也许早开始试飞了也不一定,如果单纯是鼓捣老8的话,北边那个工厂领导的乌纱帽也早就不保了吧。


5。4代机的入装速度


按照中国惯例,从图片的陆续出现到装备入役基本是距离很短,甚至会出现倒挂现象。像这种大规模公开新装备的模式,的确比较新鲜。但是我们还可以发现,从今年年初以来,中国装备的公开都是已经入役的装备。而对暗剑的公开显然间接宣示了我们的4代机很可能即将进入入役阶段,甚至已经小批量入役都有可能。保守的估计,最多5年之内,中国的4代机将会全面入役,包括轻重型和无人驾驶型,当然还包括舰载型。


网络转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