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台最高“潜伏者”被杀害始末

来源: pandal 2009-10-07 22:41: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871 bytes)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凤凰卫视2009年9月1日《冷暖人生》节目文字: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主持人:50年前,台湾马场町的一声枪响,他们成为为信仰而牺牲的中共地下党员。50年后,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尘封,当年刑场上的这组照片在台湾媒体一经出现,立刻轰动海峡,也让他们的子女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父亲母亲。

2000年8月,一组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后在台湾枪杀中共地下党人的历史图片在台北公开展出。照片当中我们看到四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犯人被押往了台北马场町刑场。他们是中共地下党在台湾的最高领导。这其中,就有国民党中将,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还有中共华东局的特派员,女共产党员朱谌之。一段尘封了50多年,关于中共地下党在台湾进行谍报工作的历史就此浮出水面。1950年由于中共地下党在台湾的最高领导人蔡孝乾叛变,岛内先后有400多名共产党员被捕,所有的高层领导都被枪杀。中共地下党在台湾的势力可以说是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而这其中被捕的吴石,更是中国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情报官。

这样的一组照片的出现,在台海两岸都引起了相当大的震惊。但可能还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两个年过半百的人的心底,它更是掀起了无比巨大的波澜。吴石之子吴韶成,朱谌之之女朱晓枫,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50多年前在战火中和父母一别就再也没有了音信。而50年之后他们没有想到是,曾经慈祥亲切的父母却是以这样惨烈的形象再次出现在眼前,而他们找寻了大半生的父亲母亲,却是以这样决绝的方式终于归来。

解说:1934年在日本陆军大学学习军事情报一年后,吴石毕业回国任参谋本部厅长,专门负责对日情报工作。在吴韶成的记忆里,父亲一天到晚都忙工作,跟子女们交流极少。在一次家庭作业里,老师画了一张东北铁路图,回到家后,吴韶成找到了父亲了解地图内容。令他没想到的是,父亲这一次却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在他的记忆里,这是父亲话说得最多的一次。吴韶成:"我回去以后我就找我父亲了,我说我也看不懂啊这啊。我父亲平常不爱说话,也是跟我差不多的,比较内向的这么一个人。这一次呢,一看这个图,他就夸夸其谈就谈起来了。就是,就从这个哈尔滨一直到中东铁路,周围东北九一八事变如何如何,我们整个东北都给被日本人占领了。你一定要记得这国耻!那是他很少的一次,那是很难得的一次。平常他也忙,也没给我说,就这一次,他谈得挺细。

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步伐的加快,上海的局势岌岌可危,吴韶成跟随父亲转战各地。在上海他生平第一次经历了战争。

吴韶成:第一次我听到炸弹声就这一次,当时楼下净是玻璃,一下楼一看净是尸体。那是我们小孩呀。第一次看到这打仗的事,后来呢,他说去视察那个前线,在吴淞口那边。去了以后,当天晚上他回来了,他说牺牲得太惨烈了。他给担尸,尸骨堆积如山了,惨得很啊。他的语气很沉重,就是很沉重,就说起这事了。那是我们第一次受到战争的洗礼嘛。

不久吴石升任国民党陆军上校,转战华中华南各地。1944年,吴石随部南下桂林。当时桂林守军主要是白崇禧的桂系军队。在此后的桂柳大战中,由于国民党中央军和桂系之间的分歧明显,使得军中政令不一,指挥方面出现严重失误,导致吴石所在的军团遭遇惨败。

吴韶成:成千成万的难民一直往贵州逃,我父亲也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想能够救多少算多少。当时就在军车上,也没通过谁同意,就在军车上,挂个几列车把难民都运出,这样子。当时一路上惨得很,从柳州一直到贵阳路上,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我那个最小的弟弟,就是在贵阳死了。那小弟弟是因为什么呢,肺炎,他那缺医少药。一路上哪,最后到了贵阳就不行了。所以那个我父亲,这一仗以后对他的刺激很大。他说我再也不干了。

桂柳大战的惨败,让吴石第一次对自己所效忠的党国产生了怀疑。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石随军队一起接收上海,而在上海接收的过程中所目睹的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更是让他对自己所效忠的一切彻底失望。

吴韶成:就看到人家接收大员,都发大财那不管人民死活。物价是,当时金元券,金元券就一钱不值,都涨。物价成天,一天一个变化,人民真是苦不堪言。所以在那个状况下,我父亲看透了。所以回到南京以后,我父亲经常就在那骂。就怎么,国民党是不亡是无天理,真的啊。那个时候他就公开这样讲,甚至那个人,都有人密报。蒋介石都听到我父亲说这个话。那次,那有个文史资料里蒋介石当面还问了李以劻,说我听说吴石说这个话,你们听到没有。他也蛮直的,他其实是,就是说自己心里有这种怒气,他就会,就会发泄。从那开始,他这个思想就变,转变地很大了。

由于对国民党内部腐败的强烈不满,吴石开始倾向革命,并通过中共地下党人吴仲禧的介绍,参加“民联”,投身革命阵线。在家中吴石时常收听解放区的广播,甚至有时让已经上大学的儿子帮忙记录。1948年,已经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的吴石,开始向中共提供军事情报,使得解放大军南下福建进军顺利。虽然从未挑明身份,但父子二人已深有默契。

陈晓楠:那你当时其实在他身边,他正在做这么危险的工作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出他有很紧张的那种感觉?

吴韶成:没有,就很平常是很从容的。那还传奇似的,我们住的房子,那是后来搬了一次,国安部给分了一套房子。我们就隔一个墙,隔着一间,正好是就保密局那个毛人凤住。那个叫作我们就住这一边。

陈晓楠:但照样说这些不会被他们听到吗。

吴韶成:没有,当时也无所谓。

陈晓楠:那你看你父亲有没有在比如说到在外面应该看看有没有眼线?有没有人盯着。

吴韶成:是是是,他在当那个客人进来嘛。进来就随便告诉我说,你在外面看看别有人,别让人进来就完了。好像挺,挺平淡的。

解说:就在吴石思想上倾向共产党的时候,此时,朱谌之早已是活跃于上海和香港之间的老党员了。朱谌之出身于浙江镇海的一个富裕的渔商家庭,女子师范求学时,便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45年2月,朱谌之在上海秘密加入共产党,而后在一家由中共开办的商贸公司工作。周旋于财经和国民党党政军上层,收集和传递情报。

朱晓枫:有一次,我碰到了我们台湾义勇队的一个人,我把他带到家里来了。我母亲就跟我讲,你下次这种人不要带到家里来。我就心里也有数哎,对吧。

陈晓楠:当时母亲说的这话,你能够猜到她是什么意思。

朱晓枫:我知道她这个地点也不是一般的,就是还要注意安全问题啦。

1946年,她接受组织安排前往香港合众公司工作。临行前,出于女儿的安全考虑她决定将朱晓枫送到已经获得解放的苏北,但令她没曾想到的是,此次一别竟会成为她们母女间的永诀。

朱晓枫:她把我送到吴淞口,就送我的时候,她同时给了我一个金锁片。她说你我给你钱也没有用。你到里头去这个钱就没用了。给你金锁片你万一需要用的话,你一片一片,去把它弄掉,卖掉一点,换点钱用用。她就给了我一点这个东西,所以就等于我跟我妈妈,实际上就在那里,就一分开,就再也没有联系上了。

解说:朱晓枫进入解放区没多久,国共内战大规模爆发。而此时南京也面临战火。吴石委托在南京。炮兵司令部的一位老友,专程驾车到南京大学接吴韶成离开。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动用私人关系保护儿子。

吴韶成:他是最后一批撤退的,千方百计找到我以后,他说你父亲非叫你走,跟我一块,就坐这个车走。他其实还一直特别挂念着你,一直挂念的。我说一千多个同学都在这怕啥,没事。坚持留下来了,就这么留下来了。如果你当时走了的话,还能跟他再见一面的。我们可以一直团聚在一起呀,一直回到福州,也可能一起,全家又到台湾去了。那可能就又完全不同了。到底是对是错,也是就那么回事吧。哎呀,命运就是这样。命运就是这样。

陈晓楠:也许是个命运的安排,就这样父亲也没有特别叮嘱你什么。

吴韶成:没,没什么。他说我以后很快吧,他也没想到最后会弄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没想到这些。

1949年8月14日,吴石突然接到蒋介石发自台湾的急电。电文中蒋介石命令其即日赴台。

吴韶成:当时离开福州到广州的时候,跟吴仲禧还见过面一次,吴仲禧还劝他别去了吧。就留下来算了。我父亲还说我工作做得太少,还有好多工作要做。还是下决心去了。就那时候,当时本来一个高官,你到那儿完全可以就从那切断就算了,不再干工作就完了。结果呢他还是,他想的,还是希望呢,最后台湾能够统一,全国能够统一。还想到这些事,最后还是去了。

解说:1949年8月底,吴石登上了飞往台湾的军机。为了避免嫌疑,他和夫人王碧奎和两个小儿女也一同去了台湾。留下了大儿子吴韶成和大女儿。此时远在南京的吴韶成根本不知道父亲做出了这样一个改变一家人命运的抉择。直到有一天他在信箱中收到了一张神秘的字条。

吴韶成:我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我突然在我信箱里收到一个小纸条。用铅笔,也不知道是叫谁给塞到那个信箱里。它就说,解放以后有事有困难,你找何康。就写了这么几条,一看就是父亲的字迹,父亲的字迹。

解说:与此同时,在香港秘密工作的朱谌之也接到了一份潜入台湾的密令。此时,她刚刚与失散三年多的女儿取得联系。

朱晓枫:她就是希望回来了嘛。已经都决定好移交好工作要回来了,这么急急盼盼的要回来哪晓得。临时又接受一个任务,要她到台湾去。她原来在信上还给我讲,她说,阿菊,就是我的一个姐姐,希望我到台湾去。她做梦了,她说我才不会去呢。结果没想到还就是把她派到台湾去。而且还就是利用这个阿菊,也是等于是她的前夫的小孩。她是这种态度,她讲了,她说这个时候个人的事情先放一放,更重要的事情先去做。她信上给我们是这样写的。

解说:1949年10月,朱谌之在给女儿留下一封信后,登上了从香港前往台湾的客轮。潜入台湾后,朱谌之秘密与中共台湾地下党负责人蔡孝乾取得联系。在蔡孝乾的安排下,朱谌之从吴石那里取回了大量关于台海舰只部署、飞机架数等方面的军事情报。并通过往返于台湾与香港间的交通员传递给大陆。当毛泽东听说这些情报是一位秘密女特派员从一位国民党上层人士"密使一号"那里取回时,当即夸奖,嘱咐有关领导要记他们一功。就在大陆方面兴奋等待更多情报,积极筹备解放台湾的时候,台湾岛上却风云突变。

1949年12月10日,台湾当局建立了国防部总政治部,由蒋经国出任主任,对于军队和保安机构实施特务监控。在这个机构的策划下,国民党军警对中共地下党组织展开了有效的破坏。1950年1月,台湾地下党负责人蔡孝乾被捕,随后叛变。中共台湾地下党遭到毁灭性打击,四百多人被捕。

1950年6月的一天,吴韶成在图书馆翻阅报纸时,一条并不起眼的消息让他眼前一黑。

吴韶成:上海那个《子林西报》,看到它那小块豆腐块的消息就登着。

陈晓楠:您是随便翻报纸的时候?

吴韶成:随便翻的,翻得我挺突然的。就是就五雷轰顶,太突然了这个事情。手足无措,我说怎么办呢?心里一片空白。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解说:消息的标题是,轰动台湾间谍案四要角同被处死。加框副题是:"吴石临刑前从容吟诗",和吴石一起被枪决的还有中共华东局特派员,女共产党员朱谌之。

主持人:吴韶成说,后来他把父亲牺牲的这条消息从报纸上剪了下来。这一存就是六十年。但是这只言片语,却无论如何让他无法想见父亲临终时候的真实场面。后来,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1950年的6月10号,马场町刑场。台湾宪兵队全副武装的宪兵押着四名五花大绑的犯人,从车上下来。四个人被强力一字排开跪下,时针指向十六点三十分,宪兵队长一声令下,枪声齐响,四个人同时向前扑倒。四名执勤的宪兵又趋前各补了一枪,执行完毕。而后记者来到行刑地,开始拍照。很快这组照片就出现在了蒋介石的办公桌上。这是蒋介石的命令,死要见尸。其实当时吴石在台湾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很快升任了国防部参谋次长。所以说对吴石案,蒋介石可以说是无比地震惊和愤怒,他要亲自督办。而也有人说,实际上当时吴石或许有可能躲过这一劫。当时台湾当局是封锁了台湾所有出岛的空中海上航线,在这样危机的关头,吴石将军依然冒着必死的危险给朱谌之签发了特别通行证,送她飞往国民党还占领的舟山。当时蔡孝乾已经供出了吴石,蒋介石起初还将信将疑,但是有人后来在他的寓所搜出了吴石亲笔签发给朱谌之前往舟山的特别通行证的有关资料,这,也就成为了吴石叛逆罪的重要证据。蒋介石当即下令逮捕吴石、朱谌之。

1950年6月10日,他们四人被押往台北马场町刑场。临行前,朱谌之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她身中七弹,倒在了血泊中。吴石在临行前还写下了一首绝笔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

遥遥世事更难知。

平生殚力唯忠善,

如此收场亦太悲。

国民党保密局派人连日搜查吴石的住所,但在清理这位当时的国防部参谋次长的个人家产时,仅查出一根金条,称重四两。连负责搜查的国民党特工也不无感慨:这么大的官,吴石太不值得了。

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后,吴韶成立即前往上海,找到中共原华东局军政委何康了解情况。从何康那里吴韶成除了证实父亲已牺牲外没有得到其他任何消息。而在台湾的母亲家人,也从此下落不明。

吴韶成:他就交待你毕业参加工作以后,万一组织上有什么事,需要审查的话,你也不要多说这些事,这些事到现在为止牵扯的人太多。台湾还有人呢,还有其他的地下人员,能不说尽量不说,他万一他们要查的话,你就告诉他华东局台湾工委,有档案可查。

记者:你当时就只是写,父亲的这个国民党的身份是吧?没有跟任何人说起他的共产党的身份?

吴韶成:是,一直没有说这事,守口如瓶。

解说:此后文革中因为父亲的身份问题,吴韶成遭受各种质疑,并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多年。那时的他才不得不说出父亲的真实身份。

吴韶成:那时候说了,但是说了没有人相信,他们认为不可能,一个国民党高官能给共产党办事,不可能。群众运动嘛,群众各有各说,他说我划不清界限的。

记者:那你心里太委屈了吧?

吴韶成:最后被这个,没办法生病了,出血大血。结果到医院里头把牙都拔掉。

记者:多大年纪啊?

吴韶成:四十多岁嘛,我全口假牙。

解说:就在吴韶成遭受批斗的时候,和他有着同样命运的朱晓枫,也被下放到农村医疗队,做起了赤脚医生。对于到处张贴的大字报中所提到的,她母亲是叛徒的说法,她难以接受。

朱晓枫:说我母亲是叛徒,我专门给安全部写信了,希望给我妈妈做一个结论,到底我妈妈是怎么牺牲的,要给我妈妈做个结论。母亲都已经死了,还不能够得到一个正确的一个结论吗?一定要组织上做个结论的。

解说: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吴韶成和朱晓枫始终为了父母的荣誉而艰苦申诉。1973年4月,国务院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1983年4月,针对文革中有人对朱谌之的污蔑之词,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了关于朱谌之同志的组织结论,结论称,朱谌之同志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共产党人为革命为人民忠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1984年春节前夕,59岁的吴韶成和台湾的小妹最终取得了联系。两人约定好分别启程前往美国旧金山,去见他们已经年届80的母亲,此时一家人三地分隔已经34年。

吴韶成:我弟弟走的时候六岁,他来接我的时候四十岁。他到机场接我我不认识他。

记者:三十多年。

吴韶成:三十四年了。千言万语不知从哪谈起,我干脆跑过去跟我母亲跪下。

记者:你母亲见到你说些什么?

吴韶成:他就说开始被捕的时候,人家是轮流24小时不停地去问她,当时她也不知道任何事情,她也交待不出任何东西。我父亲什么事也没和她说。

记者:在狱里他们见过一次面是吧?

吴韶成:当时放风的时候见过面,我父亲就说了一句话,说今天我加菜,可能伙食很差。也安慰她嘛,也为了让她安心,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以后再没见面。

记者:其实他们两个的最后一面?

吴韶成:是。过了几天她就把我父亲,在狱中写的遗书交给我了。这是我父亲的遗书,狱中写的遗书。

记者:这里面主要给你们交待了什么呀?

吴韶成:给儿女的教诲,就是说,我素不事资产,生活亦俭朴,手边有钱均已购书与援助戚友。望儿辈体会我一生清廉,应知自立为善人,坚守吾家清廉节俭家风,则吾意足矣。这是对我们儿女的交待。

记者:这封遗书当中有没有提他在地下党的一些事情?

吴韶成:没有,只字没提。他就一句话,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就这一句所有东西都包括了。

记者:那你母亲当时出来之后生活有来源吗?

吴韶成:生活那很困难,当时亲戚朋友不愿意接触太多。

记者:怕受连累。

吴韶成:受连累。你要求助的话也很困难,我妹妹当时16岁,也是千方百计维持这个家境,后来学校也不念书了,最后很快就嫁人了。在台湾社会里,其实可能是大家避之不及的。直到今天还是如此,我妹妹担心受怕,心理负担挺重的,大多有人来她都一看不愿意接见,就怕在当地又惹什么事了。

记者:惊弓之鸟。

吴韶成:是,担惊受怕。这几十年过来都是心惊胆跳的。

解说:相见当日,母亲亲自下厨为几个孩子,做了丰盛的一桌福建家乡菜。在异国的土地上一家团聚,吴韶成为父亲留了一套碗筷。

吴韶成:就会做福建菜,三十四年以后,吃到妈妈做的菜。

记者:太复杂了这个味道。

吴韶成:就是,甜酸苦辣什么都有。

主持人:虽然吴石和朱谌之后来得到了平反,但是在吴韶成朱晓枫的心中,却始终装着巨大的遗憾与谜团,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他们父母的惨烈牺牲,连他们自己也都无法获知。父亲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究竟经历了些什么。这两位义无反顾,为信仰而牺牲的潜伏者,始终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连他们的故事也没能回来。直到2000年,一组刑场照片的曝光,把这段尘封的历史推倒人们面前。也正是这一组照片,让朱晓枫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她想找到母亲在台湾的遗骸。

朱晓枫:有很多牺牲的遗骸,也都有下落了。就我妈妈没有个下落,我也想了解一下子,我妈妈有没有遗骸,对不对。有没有人给他收尸,我是很希望找到她的遗骸,自己把她运到我们国家里来,也让她回来吧。

解说:找到母亲的遗骸,将她好好安葬,成了朱晓枫最大的心愿。朱晓枫开始委托照片展览的发起者台湾著名记者徐宗懋帮忙寻找。

朱晓枫:最后就是说明我妈妈,这个尸体没有人收尸,而且也没有着落,从感情上来说,人家毕竟这个吴石枪毙了以后,马上人家就把他收尸了。我妈妈没有人去给她收尸,对吧,现在死无葬身之地。

解说:80年代后期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吴韶成终于从台湾小妹那里,将父亲的骨灰运回国。吴韶成将骨灰供置在自家堂前,默默地为父亲守灵,年过80的他在人生的晚年,终于能够和父亲相聚。

吴韶成:我觉得舍不得我父亲,我就留在家里,当时把骨灰放在家里也是想和父亲,好像就是以这种方式团聚一下。到过年过节生日的时候,我还是可以烧烧香。

记者:这一辈子没尽到孝心这是您觉得特别大的遗憾。

吴韶成:都不愿意说。

主持人:吴韶成至今还记得,父亲的遗愿当中对他的嘱托,父亲说自己没有任何的财产,唯一可以留下的就是他的那些书,希望在去世之后能够建一座图书馆。但是吴韶成说很多的书在文革当中都被销毁了,这个遗愿在他的有生之年恐怕很难达成,这也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吴石的骨灰如今安放在北京的福田公墓,而朱谌之的骨灰虽然最终没能回到故土。但1995年,他的家乡宁波镇海县,在镇海中学操场的旁边,也是他的故居的旁边,建了一个小小的纪念馆。吴石朱谌之就这样,终于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到了家乡。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故事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他们是历史是英雄,但我知道在吴韶成在朱晓枫的心目当中,他们始终还是最普通也最不普通的父亲母亲。

吴韶成:60多年过去,这些问题应该是解密了,应该大家可以公开了已经,没有什么大秘密了。

朱晓枫:就留下了一条精神吧,实际上她就是留给我们的是她的革命的一个气质她的一个精神。她其他什么也没有留给我们,我想人们不应该忘记她。

所有跟帖: 

向烈士们致哀,致敬! -长江东逝水- 给 长江东逝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02:26:06

看得很痛心 -日坛用笔名- 给 日坛用笔名 发送悄悄话 日坛用笔名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08:10:34

其实也不用难过,大多的地下党断线以后都安居乐业下来了! -悠悠一笑- 给 悠悠一笑 发送悄悄话 (150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09:39:10

送您两个字: -鹰鸽之争- 给 鹰鸽之争 发送悄悄话 (347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11:16:57

呵呵!你个疯子!倒霉被枪毙的难道不值得尊重?南京被屠杀的难道不倒霉? -悠悠一笑- 给 悠悠一笑 发送悄悄话 (466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11:41:46

呵呵,语无伦次了。 -鹰鸽之争- 给 鹰鸽之争 发送悄悄话 (177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11:56:44

嗯!不错!自己给自己下台阶,算是挺知趣的!一路走好! -悠悠一笑- 给 悠悠一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12:03:36

回复:其实也不用难过,大多的地下党断线以后都安居乐业下来了! -new_n36- 给 new_n3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8/2009 postreply 20:19:5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