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民共和国白龙尾岛简介

来源: xavet 2009-08-22 23:00:4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030 bytes)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0723.htm


白龙尾岛
  
浮水洲岛(越南领土)
  Bach Long Vi
  北部湾中国岛屿(20世纪50年代前为中国岛屿,以前为中国领土(中国古称浮水洲岛、夜莺岛),20世纪50年代后割让给越南,现在为越南领土)现在。位于东京湾,在红河口与中国海南岛之间。该岛从海中突起,海拔58公尺(190呎),四周为悬崖峭壁,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白龙尾岛(BechLongVi)为北部湾中的一小岛,正好位于海南岛与越南海岸的中间,距海南岛120公里,距越南海防市也是120公里,20世纪50年代前岛上住有2000中国人。
  
白龙尾岛简介

  
  南海西北隅,北部湾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富饶美丽的海岛。这座海岛,我国50年代以前发行的地图上标名为夜莺岛,后来的地图则标称白龙尾岛。 然而,这个海岛却本应有其更加生动、更加真正的名称---- 浮水洲岛。
  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和沿海居民均称该岛为浮水洲岛。广西沿岸有半岛及半岛上的村镇名白龙尾,是防城各族自治县滨海地区一个十分古老的地名。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和沿海居民,只知道沿岸有白龙尾半岛、白龙尾村镇,海湾中有浮水洲岛、夜莺岛,而不知有什么白龙尾岛。
  浮水洲,地势低平,孤悬于烟波浩渺的北部湾中心。千百年来,中国渔民在以该岛为中心的北部湾渔场劳动、生息。风雨云雾,日月晦明,该岛总在中国渔人的视野里,浮水洲因之得名。
  1955年7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到1957年3月交给越南。这期间,该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区级行政单位。同时设立有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和驻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银行、供销社、小学校、渔农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广西、广东、海南渔民有时也称该岛为海宝岛。该岛近岸浅海宽阔,且为片礁海底,盛产鲍鱼,被称为海鲍岛,音转而为海宝岛,可以说是浮水洲岛的一个别号。夜莺岛则是明、清以来,乃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同建国初期,官方图书对该岛的称谓。
  白龙尾岛名称是前法帝国主义印支殖民当局,于本世纪30年代侵略该岛时的所谓命名。越语名称汉字写做“白龙尾?”,“?”即法语岛屿“le”的对音。法帝印支当局和越南某些人在南海诸岛问题上,惯于施展移花接木、冒名顶替的诡计,他们曾经将越南近岸历史上的地名“黄沙群岛”、“长沙群岛”移花接木到我国的西沙群路和南沙群岛。在这里,他们又将广西白龙尾半岛的地名冒名顶替到浮水洲头上,企图混淆视听。
  浮水洲岛坐落于北纬20’01’,东经107’42’,西北距越南海防港,东南距海南八所港均为70海里。岛呈椭圆形,东西长轴4.5公里,南北长轴2.1公里,而积约5平方公里。岛西、南部为平坦沙质土地.东北部为山岭,最高点海拔53米,平坦部分已辟为耕地,山岭部分则为茂草。近岸为广阔的岩礁底浅海,是鲍鱼、海参等海珍品生物栖息地。浅海以外,则是富饶的拖网渔场,盛产红鱼、鱿鱼、石斑鱼等名贵鱼类。
  岛上居民在1954年法帝勾结国民党残匪劫迁之前为135户,518人(男262人,女256 人),1955年解放时,有居民64户,249人(男127人,女122人)。居民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讲儋州(海南儋县)话。老年民民多是本世纪初从海南儋县迁来的。定居日久,许多居民已是本岛出生。岛民分住在两个村庄,大村名“浮水洲衬”,小村名“公司村”。岛民生计以近岸渔业为主,用极简陋的工具,裸体潜水采捕鲍鱼、海参,加工成干品,销往中国内地,换取粮食及其他日用品。也经营农业,全岛共有耕地500余亩,种植旱稻、蕃薯、高粱、豆类、蔬菜、西瓜等,粮食不能自给。1931年,儋县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热心实业的人士,曾集资成立开发公司,在该岛大规模种植西瓜,这正是“公司村”得名的由来。可惜,后因法帝侵略及抗日战争爆发,公司业务未能开展。
[编辑本段]
历史
  历史上,广东潮州、海南儋州和文昌县的边民,一直把该岛作为鲍鱼生产甚地,每年6月一8月,数百人上岛生产,采捕鲍鱼,就地加工成干品运销内地。近代中国人上岛定居的历史,有据可考的也在百年以上。1955年解放时,岛上有庙宇一座,奉祀天妃娘娘和伏波将军。天妃娘娘是中国渔民海上保平安的神祉;伏波将军是中国东汉王朝出兵交趾(今越南北部)的马援。庙内有铁钟一口,系光绪三年(1877年)所铸,首事人是海南文昌县人符建明、符怀积等。
  毫无疑问,除中国人外,从来不曾有过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在该岛定居过。30年代法帝侵略该岛前,越南的渔业活动,也不曾到过该岛和周围水域。
  30年代初期.法帝侵略我同南沙、西沙群岛,同时也把魔爪伸向浮水洲岛,当时曾受到中国舆论及政府的强烈反对。1937年,中国忙于抗日战争,无暇他顾,法帝向该岛派兵,并非法委任里长统治。1943年,日军派人统治该岛。1946年法帝卷土重来。1950年海南解放,国民党儋县党、政、军、特40余人逃上该岛,并以该岛为某地骚扰大陆和海南。1954年,关于印支和平的日内瓦会议达成协议,越南敌对双方以北纬17度线为界分别集结,法帝勾结国民党驻岛残余,于l 954年8月劫持岛民71户、269人到南越。
  1988年4月25日,越南政府公布了一份外交部文件,题为“黄沙、长沙群岛和国际法”。文中提到白龙尾岛,说:“在抗法战争中,越南军队于1949年赶走了国民党军队,解放了竹山(中国领土),之后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样本着上述精神……越南请中国帮助管理北部湾的白龙尾岛,并于1957年收回。”越南外交部在其为侵略中国南海诸岛辩解的文件里,把竹山与白龙尾岛相提并论,实在不伦不类。竹山位于北仑河口中国一侧,中国汉族聚集地,是根据中法关于中越边界的有关条约明文规定的中国领土。白龙尾岛,自古由中国人开发,中国人定居,远离越南海岸,有关条约及外交文件也查不到任何根据规定是越南领土。
  越南提出该岛属于越南,狡猾的理由大致有二:其一是该岛位于东经108线以西;其二便是所渭“ 实际有效的统治。”然而从历史事实及国际法原则来看,这两条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 108。03’经线源自1887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法文本第三款,是从“巴黎子午线以东l05。43’”换算来的。该款中文本则是依据地物点确定的一段很短的南北线。不论中文本、法文本,都很明确,这段南北线是中法勘定粤(当时届于广东省钦州)越边界条约中划分北仑河口附近沿岸岛屿的归属线,这段线位于中越边界线的东端,呈南北走向。越南惯于在108。03’线上做文章,1982年11月越南政府在其“领海基线声明”中又一次公开把这条线说成是l 887年中法界约规定的北部湾海上边界,这是谎言。事实是北部湾海界没有划分,而且,108。03’线是北仑河口附近近岸岛屿归属线,仅具局部性质,不具有确定浮水洲岛地位的法律效力。
  “实际统治”更属荒谬。1937年至l 954的年,法帝国主义借中国抗战和内战的时机,侵占该岛,委任中国人做里长,统治中国人。法帝侵略越南,也侵略中国,侵略不能构成主权,法帝侵略中国领土更不能构成独立越南的主权。
  越南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在大肆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同时,在北部湾,它依托白龙尾岛,对北部湾大面积海域和陆架提出主权要求,抓扣我渔民,破坏我数十万渔民的生计。在此情况下,为白龙尾岛正名,实有必要。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放弃了对此岛的主权要求,在2006年以后的地图册上,已经看不到此岛的准确标示。
[编辑本段]
白龙尾岛划归越南
  2004年6月30日,中越《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协定》和《渔业合作协定》同时生效。但8月3日,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海洋处处长萧建国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指出,“此次的划界只是对海域的划分,并没有涉及到岛屿主权的问题”。因此采访者又提出了有关北部湾中白龙尾岛的归属问题,引起读者对白龙尾岛成为“中国飞地”的遐想。
  就白龙尾岛归属问题,《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李国强明确指出:“白龙尾岛在上个世纪50年代,通过谈判,已归越南管理。”中国国家海洋局前高级工程师许森安也指出:“白龙尾岛是越南的。”记者又特地再次采访中国外交部法律司海洋处,相关官员明确指出:“白龙尾岛确实属于越南。”
  其实在7月1日中越《渔业合作协定》生效仪式时,国内多家媒体均就已公开报道,“中方渔船一律禁止进入距白龙尾岛15海里范围内的水域”。
  白龙尾岛孤悬于北部湾中心,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许森安向本报介绍:“北部湾上有两个白龙尾,其中一个‘租借’给越南的白龙尾(京族三岛)在广西,在自卫反击战后收回。(北部湾上的白龙尾岛在)1955年时有200多人,其中只有3人身份不明,其余全是当时海南的儋县人……中间有个庙,庙里的钟上铸着汉字‘同治三年’(1877年)。我们驻军后越南表示理解……后中国从该岛撤军。”1988年4月 25日,越南外交部公布题为“黄沙、长沙群岛和国际法”的文件为这段历史作了注脚,“越南请中国帮助管理北部湾的白龙尾岛,并于1957年收回”。有意思的是,许森安提到的岛上庙宇奉祀的是天妃娘娘(即妈祖)和伏波将军。伏波将军恰是我国东汉出兵交趾(今越南北部)的马援。
  应该说,在北部湾划界上,中越双方体现了互让互利的精神。越南《》2004年7月1日刊登了越南外长阮颐年就北部湾划界的答记者问。他特地对越南国内解释,“北部湾分界东距越南白龙尾岛15海里”,即白龙尾岛享有12海里的领海,但只享有3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另外,越南的“昏果岛由于离越南海岸较近(约13海里),因此,在划分北部湾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时只享有50%的效力。这是根据法律和北部湾具体条件的基础上取得的公平的结果”。
  中方也驳回了越南一直坚持的以东经108度03分为界的要求。越南方面的依据是1887年清政府和法国条约所划定的分界线。但中方认为1887年中法条约只是划定了中越陆地边界和芒街附近海中岛屿的归属,中法两国从未划分过海界。因此要求按北部湾的中心划界:在北纬20度以北,中方划部分海域归越南;在北纬20度以南,越方让一片海域给中国。按越南外长阮颐年提供的材料,最终中越各得北部湾面积的 46.77%和53.23%。可以说,双方划界谈判最后的结果基本上是按照中方的主张划分的。从我外交部官员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越南方面确实也作出了相应的让步。毕竟,如果按照108度线,那我们在北部湾进行的油气勘探怎么调整?”
[编辑本段]
中国放弃白龙尾岛的原因
  在美越战争期间,为了给海防和河内的的防空增加预警时间,主席和总理同意把白龙尾岛划入越南领土,在其上设置雷达,防空阵地,通讯站.就象中国军队进入越南后都伪装成越军一样,这个海岛只有成为越南领土,才能避免中美的直接军事对抗.
  这个决策当然是错误的,不过当时中国对于海权的认识不足,对于越南的无耻也认识不足.同时当时对于边界的划分原则是主席提出的"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所以对于友好国家是全面退让.
  80年代末重开谈判时,中方就是以此为据,说明主席当年只转让了海岛,而没有转让附属海域.所以中方渔船才能靠近到离岛15海里的地方打渔.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