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的故事三则

(一)还俗和尚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
  不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是非,又上山了。
  不一个月,又因不耐山里寂寞清苦,黄卷青灯还是去了尘世。
  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也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住处,讨一个小娘,卖茶如何?
  这个人就讨了个小娘,支起一爿茶店,从此悠哉快乐。

  老僧的指引很对,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二)和尚与小偷
  以前住在旧居,每次上下班总要经过一个路口,路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挺拔屹立,浓荫蔽天。
  不论晴天或风雨,不论早晨或黄昏,我总看到一位年轻和尚默默地站在大树下托钵化缘。尽管路口霓虹闪烁,车马喧嚣,他总是紧闭双目,纹丝不动地伫立着,他的神态与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
  树下常有两三位蓬头垢面、敝衣褴褛的小孩在追逐嬉戏。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小孩竟公然窃取和尚钵里的缘金,而和尚却视若无睹。
  往后经我仔细观察,小孩的偷窃行为并非“偶然”,而是一种“习惯”。和尚的缘金竟成了他们固定的一种收入。我气愤已极,真想将小孩绳之以法。但几经思量,最后还是成全了和尚的慈怀。
  不久我迁了新居,就未曾再经过那个路口,以上的小事也就逐渐在脑海里淡忘。前天,我无意中又经过了那个路口,发现那位和尚仍然默默地站在那儿化缘,但旁边多了两位小沙弥。当我迈前仔细一看,发觉竟是那两位偷窃缘金的小孩,骤然间,我若有所悟。
  儒家讲求“有教无类”,刑法追求“有期徒刑”,佛教主张“普渡众生”,无形中,我又上了一课。

(三)正误“真诀”
  一位云游的和尚晚上到了半山腰,见一小屋内放光,暗喜有缘遇到有功夫之人,于是推门入室,见一老叟盘坐于炕上,打过招呼便问:“施主练的什么功?”老叟答曰:“菩萨咒。”和尚更为高兴,自思自己出家40年,尚未听过有菩萨咒,忙向老叟请教。老叟说:“我练此咒60余年,尚未传授过一人,就是6个字:听唵、嘛、呢、叭、咪、牛。”老叟把“吽”错念成“牛”。和尚一听笑了,告以此咒非菩萨咒,乃6字大明神咒,并指出最后一个字念“吽(hong)”而不念“牛”。
  和尚走后,老叟按更正的去念,总是绕口念不好。3个月后,和尚又来到半山,心想老叟把“牛”改正念“吽”后,功夫当更高了,不料屋内一点光也没有,进门一看,老叟正念大明神咒,最后“吽”总念不好。和尚满腹疑团,为何老叟念“牛”有光,念“吽”反而无光,回庙后求教于方丈,方丈说:“你出家40年,为何不懂此理?念咒是把心定位,心定后身体的三昧真火出来,便有光了。老叟按他的念法念了60年,念的一心不乱,三昧真火出来了。你让他改念,心乱了,三昧真火便出不来了。”

(zt)

所有跟帖: 

祝你快乐! 非吾 -金色的麦田- 给 金色的麦田 发送悄悄话 金色的麦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8/2008 postreply 10:36:36

也祝你快乐! 麦田 -非吾- 给 非吾 发送悄悄话 非吾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8/2008 postreply 10:54:21

善哉!额这就去讨个小娘,支起一爿茶店 :) -Yuan- 给 Yuan 发送悄悄话 Yuan 的博客首页 (37 bytes) () 12/28/2008 postreply 16:43:11

阿圆好,新年快乐:) -非吾- 给 非吾 发送悄悄话 非吾 的博客首页 (56 bytes) () 12/28/2008 postreply 17:14:35

俺的角分兄弟一别经年,音讯全无啊 :( -Yuan- 给 Yuan 发送悄悄话 Yuan 的博客首页 (96 bytes) () 12/29/2008 postreply 16:24:52

哈,继续寓言故事~~短小清晰看着解闷~~ -thinkmyself- 给 thinkmyself 发送悄悄话 thinkmyself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8/2008 postreply 23:26:4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