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鱼雷检测过关 已由库存雷转为战雷

来源: crn2005 2008-04-25 01:39: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45 bytes)

中国海军新型鱼-6型鱼雷。
  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军械技术保障大队,先后领受了8种不同型号的新装备保障任务。库存状态中的鱼雷必须经过数十道调试工序,各个部位经过细致检测后,才能作为战雷装填到潜艇发射管内。去年,该大队作为第一个某新型鱼雷保障单位,熟练地按照厂方工作流程,在规定时间内将库存鱼雷转为战雷。   出师告捷,官兵们兴奋不已,但他们发现厂方提出的保障流程效率不高,能不能像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那样,对准备工序进行统筹优化,提高战雷的保障效率呢?   鱼雷保障快一分钟,战场上就多一点主动。官兵们按照统筹法和优选法的要求,对该型鱼雷各项调试、检测任务进行科学排序,对各保障环节所需时间进行精确测算,创造性地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保障流程,实现一条作业线同时保障多枚鱼雷的目标。   一次新型鱼雷试射,由于天气原因潜艇出航推迟了数天。按照保障使用要求,已经检测调试完毕的鱼雷不需要再次检测也能正常装载使用。为确保万无一失,大队组织技术骨干再次对鱼雷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了鱼雷新的安全隐患。   要适应新型潜艇训练作战的需求,必须对传统保障模式进行改革。怎么才能在探索新路的时候规避安全陷阱呢?   为此,大队在每项鱼雷保障革新之前,都要召开风险评估会,进行安全风险论证,确保革新举措不会引发风险。拿不准的项目,他们就请来相关专家一起分析,制定出风险性最小的实施方案。在革新过程中,他们还针对某些薄弱环节采取安全预防措施,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   某新型鱼雷每次发射回收后,上面一个价格昂贵的部件必须更换,浪费大。对此,大队组织官兵经过多次检测,发现该部件一个端口容易渗进海水,导致无法重复使用。   问题的症结找准了,破解难题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他们在不影响装备性能的前提下,将该部件进行可靠的封口处理,然后一遍遍地调试与检测。试验终获成功。这项创新使雷弹保障时间大为缩短,迄今已节约经费数百万元。   (来源:解放军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