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刚看到的文章,充满自信,理智,反省和逻辑性

来源: CCC512 2008-04-06 09:23: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546 bytes)
写在悉尼墨尔本反藏独反西媒和平示威一周前

一、我的确是被洗了脑。

我被洗脑了吗?是的,我不但被洗了脑而且还是双倍洗脑,为什么这么说呢?听我细细道来。

网上的爱国志士们,我们总是被攻击,被说成是遭共产党洗了脑的蠢货、盲目的愤青。不要激动、不要生气,他们的攻击并不是空穴来风。国内的言论自由的确有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没有必要在这一点上跟敌对势力争论不休,那样只会强化他们我们是被洗了脑的印象。从小我的确接受了很多资本主义如何黑暗腐朽的教育,也被灌输了很多民族主义、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是第一层洗脑。

但还有第二层洗脑,这第二层洗脑其实才是最厉害的。在批判西方的同时,我同样接受了大量的关于西方的正面报道,甚至是带夸张色彩的美化、神话。想想从小到大看了多少西方的书籍、影视作品,听了多少关于西方世界如何美好怎样先进的传闻。正是因为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文化书籍,收看了大量的西方影视作品,我对西方的感情在出国之前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敌视之,另一方面又倍加推崇和向往。随着年龄增长和中国越来越开放的政策,这后一种感情逐渐占了上风。一来出于对国内现实的不满,二来以为到国外去就可以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实现理想与抱负,我毅然舍弃了在国内的一切,奔向了心目中的自由世界。谁知出了国才知道原来人家是多么的厌恶甚至是仇恨中国和中国人,民主和自由原来都是有条件的。对自己人和敌人的敌人自然是要讲民主自由的,中国?中国人?很抱歉,你们是邪恶的共党和共奴,对你们只有两个字:反对。

一晃数载过去了,如今回头一想,才意识到自己当初对自由、对民主乃至对理想、人生的理解都是很表面的。

从前认为,自由是可以自由的去选择,后来才懂得这只是自由的一半,除了选择的自由,还有被选择的自由。你可以满怀热情的去拥抱自由,可自由并不一定接受你。接受与不接受,那要看你符不符合人家定下的条件了。

从前以为在自由的世界里,真象就如散落在地上的美丽花瓣,俯身即得。却忘了,在自由的世界里,谎言、偏见、造谣同样享有完全的自由,并且由于他们都披着自由的美丽外衣,更具欺骗性。言论的自由,只能保证资讯的自由流通,而不能保证真象的大白。所以,在自由与不自由的世界了,真象都是深埋在地下的土豆,你得自己去挖掘。当然了,这取决于首先你要有去挖掘的兴趣。(很多人懒得去挖掘,更有些人害怕真象。)

从前还以为,在自由世界里,人们都理智、清醒、成熟,拥有明辨是非的天然能力。现在明白,洗脑机器在自由世界里可以比在非自由世界里工作得更有效率。原因就在自由本身,自由世界里的人们因为拥有自由,所以不再怀疑,不再探究,而且也不容别人对他们自由的质疑。

好,再回到我的被洗脑这个话题上。

我现在甚至开始感激从前在国内所接受的洗脑教育,因为那是一种很失败的洗脑。为什么呢?因为教育者们使用的手段实在是低劣又自相矛盾,课堂里讲授的政治教育和现实生活中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正好形成鲜明对比。我仍然清楚的记得中学时上政治课,讲到西方社会工人阶级为什么能拥有汽车这样的奢侈品,课本里说因为那样资本家就可以更好的剥削工人。老师自己都笑,有同学还说:“那我宁愿被剥削,也不愿意当国家的主人”。老师甚至还跟我们开玩笑说:“所谓政治课就是一国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别的国家的坏话”。所以说中国的洗脑教育手段很低劣很失败嘛。

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者们大力推广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号召民众学习西方、奋发图强。我非常吃惊的发现,只有我们的课本里才用那么多篇幅来介绍西方历史和文化。想想我们的语文课本,是不是都有专门外国文学章节,英国文学、法国文学、俄国文学、美国文学、日本文学。。。等等。 世界历史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学,除此之外还有世界地理。不要小看了这些,我们的教育者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视角去了解这个世界,虽然这种教育也是带有倾向性的。而在西方(至少在澳洲),有谁会把中国文化、历史编进必修课本呢?他们的所谓世界史,不过是一点欧洲历史和英美历史;他们的世界地理也只是一门选修课而已。西方年轻人对世界的知识真的是很有限的。

还有一点让我惊叹不已的是,中国在引进西方文化时的品位和大度,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对外国影视作品的引进上。我想只有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才有机会在电视上领略全世界五大洲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影视作品。日本美国的动画片、苏联东欧朝鲜印度的电影、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的肥皂剧,《佐罗》、《茜茜公主》、《根》、《简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神探亨特》、《卞卡》、《女奴》、《大篷车》、《成长的烦恼》、《姿三四郎》等等等等,实在太多了。 有一天我跟一个捷克的学生聊起了《鼹鼠的故事》,他惊掉了半个下巴说你怎么知道我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有一天瑞典朋友拿出一张瑞典纸币给我做纪念,上面是尼尔斯的图案,我脱口而出:“啊,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朋友又掉了半个下巴在地上,说:“你居然知道到我们的儿童文学”。 又有一天,我跟一个日本同学合唱《花仙子》和《一休》的主题曲,我们一边唱一边笑,我告诉他我老家的老大娘一个外国人都没见过,但却是山口百惠的超级粉丝,他的下巴全部脱落了。还有一天,我跟我的澳洲老板谈到小时候看的澳洲电视剧《重返伊甸园》,他不敢相信这部连澳洲人都已经遗忘的作品居然从我嘴里说出来。。。。。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我们可是共产党国家啊,共产党可是对我们进行洗脑的,但是这个世界上能有哪个国家象中国这样全方位的向本国公民引进推介外国文化的?在自由的西方社会,普通民众能有机会看到中国的电视剧吗?他们能看到东欧和拉美的电影吗?我严重怀疑。

除了量之外,还有质。中国政府在介绍外国文化时,其挑选的品位之高是我在多年以后才意识到的,想想我们小时候看的那些书籍影视作品吧,是不是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美好崇高的人类感情?是不是都在引导我们崇尚科学、探索自然?不是不都在介绍各国最优秀的精神财富?如今共产党已经不再继续这样洗脑了,影视作品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是交给了自由市场。市场经济当然是以盈利为导向的,在这个自由市场经济里,我们看到的外国文化作品越来越单调和缺少品位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很简单,现在的影视作品是靠宣传靠市场营销,谁财大气粗,谁的东西就能占领市场。今天的中国,已很难再看到来自非西方世界的外国文化作品了,而在洪水泛滥般的西方文化作品中,我们也很难再看到真正的西方文化精髓的东西了。如今流行的只有两个东西:酷和性感!酷和性感当然很好,可是我还是很怀念小时候被共产党洗脑的日子,呵呵,无可救药啊,一旦被洗脑终身被洗脑,独运轮们你们嘲笑我吧鄙视我吧,我被洗并快乐着。


二、由己及人。
海外华人都有切身体会,这个世界是怎么歧视和排斥我们的。这又回到那个对自由的诠释的话题上。在西方,我们的确是享有比在国内更多的自由,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不爽呢?原来我们只注意到了经济和政治上的自由,忽视了文化和精神上的自由。法律可以保障经济、政治上的自由,在这一点上,的确是人人平等。但在文化上,尤其是在文化尊严上,没有任何法律可以去保障。海外华人可以在经济上取得辉煌成就,并在政治上也有一定建树,但在文化上想要打入主流几乎是不可能的。西方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界定是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的, 他们只希望看到他们愿意看到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其实这也很正常,华人毕竟不是社会的主体,我们就是少数民族。Majority对Minority、强势对弱势的偏见和歧视是人性的弱点使然,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期望西方能全面了解、完全尊重中国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毕竟生活在人家的国家,我们不能一味抱怨。在你选择移居海外的时候,你就已经选择了作为Minority所要面临和承受的一切。

这倒不是我想说的重点。我想强调的是:由此我们能不能反思一下自己对国内少数民族同胞的态度。我有幸生长于西部,跟众多少数民族同胞都打过交道。在与少数民族同胞交往的过程中,很少有不愉快的经历,他们绝大多数都很淳朴、热情、友好。他们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一点也不含糊,而且他们很向往内地,很多年轻人都希望到内地去学习和工作,走出贫穷的家乡。这一点颇有点象我当初对西方的向往。但是反观内地的汉族同胞,我不敢说是普遍现象,但我知道不少人(包括我的一些亲朋好友)都或多或少的对少数民族持有歧视态度,有的人仍然动不动就叫人家蛮子之类的。就像我们出国来,发现人家叫我们Chink一样,那是怎样的一种失望和伤害?我们总是自豪的宣称我们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可是我们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有多少?有多少人有兴趣去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就如我们在国外为自己的文化在主流社会得不到应有的和公正的体现而郁闷一样,少数民族同胞也会有同样的挫折感。(当然,中国的情形远比国外的强很多倍,看看少数民族歌舞的流行程度就知道了。)

大家觉得此次事件中在内地求学的藏族学生也搞抗议很是令人费解。我觉得我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现代教育都或多或少的在唤醒人的民族意识,少数民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民族意识和文化自尊就越强烈。当这种意识和自尊遭遇汉民的歧视时(尤其是大汉族主义时),民族问题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不要说什么国家怎么优待他们,他们还这样是忘恩负义,设想一下你要是少数民族你也可能会做出同样的反应。澳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当年白人强迫土著人接受现代教育,甚至把土著人的小孩偷走送去读书,以期能在文化上同化和现代化土著人(这是澳洲历史上有名的The Stolen Generation 问题)。结果却是这些被偷走的小孩长大后成为反白人统治的土著民族急先锋,只要你去堪培拉你就能看见他们抗议的帐篷长年累月的搭建在政府前。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很好的,好过绝大多数的西方国家。但是身为汉族、the majority、强势的一方, 我们有责任去多体谅和尊重少数民族。没有太多的理由,就因为我们可以,我们有让步的余地,而他们很难去让步。也许拿外国人对待中国人和汉族对待少数民族相提并论本身就是错误的出发点,因为一个是不同种族之间的问题,一个是同胞之间的“家务事”。我想说的只是汉族要大度、宽容,大汉族主义祸国殃民(汉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融合而成的文化共同体)。当然,对待民族分裂分子那又是另当别论了,这里暂且不讨论。


三、自信VS 仇恨, 理性VS 偏执。

已经看了很多海外学子和西方人激辩的文章,义愤填膺、怒火难当,很多人因此而郁闷,有的小姑娘还被气哭了,哭着给家里打电话倾诉冤屈。我也有过跟人针锋相对、大干一场的经历。现在想来,那大可不必。很多西方人对自己媒体的信任已经是一种迷信,你想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那其实是自讨没趣、浪费时间。你越激动,他就越高兴,因为在他看来,这正好就是被洗了脑的症状。所以,不要期望能通过辩论来赢得什么,当你跟他们发火的时候,你已经输了,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们本来就是来寻衅滋事的。

我还看见一个女生跟她的同事据理力争,揭露西媒的丑恶嘴脸,在证据面前那个同事无以回进,就只能一个劲的否认否认再否认,说什么不可能不可能我们的媒体绝对不可能撒谎,反正你的国家就是坏,反正你们就是没有自由之类的。。。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女生赢得了这场辩论,但我觉得她只是没有输。因为很显然,她的同事已经丧失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只能情绪化的狡辩。对于这样的人,讲道理完全是行不通的。你要是步步紧逼,只能适得其反,他反而会更加敌视你。你是在挑战他的信仰啊,西方人最引以为豪的就是他们的言论自由、媒体自由,如今你要向他证明这个也是假的,他怎能不跟你急?

所以,当跟西方人打交道时,要因人而异,对于被洗了脑的,不具备理性思维能力的人,最好leave him alone,就算是争辩不可避免,那也要用你的自信和沉稳去对付他。假如有人再来跟我挑衅,说什么Free Tibet之类的,我就直接跟他说:“You want it? Go to get it, I don’t care, don’t come to bother me!”或者说:“You should go to ask your government to liberate them, why waste your time yelling at me here?”而跟讲道理,能理性思考的西方人,才值得花时间去跟他们深入讨论和争辩。在这里,推荐两本著作和一个网站,都是西方有识之士和独立思想家们对西藏问题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引用这里的东西跟人辩论,你定能胸有成竹、无往不胜:
 Prisoners of Shangri-la: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West by Donald S. Lopez
 THE SHADOW OF THE DALAI LAMA: Sexuality, Magic and Politics in Tibetan Buddhism by Victor und Victoria Trimondi (http://www.iivs.de/~iivs01311/SDLE/)
 Beijing 2008: Challenging China-bashing
(http://www.spiked-online.com/index.php?/site/issues/C136/)

如果因为争辩而伤了和气、让自己被孤立,那就更不值得了。我们在争辩的时候, 千万注意不要恶言攻击对方的国家。曾经有个澳洲朋友对我说:“当你住在另一个国家,你所能做的最坏的事情就是当着那个国家的人面评批那个国家”。这个实在是人之常情,想象一下你在中国碰到一个在你面前大骂中国的老外会做何感想。有一个加拿大人在网上留言说:“你们中国人在加拿大是客人,如果你们在这里不高兴不喜欢这里,那就滚回中国去,那些已经加入加拿大国籍的人,你们扛着中国的国旗反对加拿大,你们这是在背叛加拿大。我们不欢迎你们,我们更喜欢没有被洗脑的西藏人”。这自然是泄愤的无理性的叫嚣,可是也不无道理。我没有资格去指点别人怎样与当地人和谐共处, 我只想说在我们反反华势力时,也要兼顾当地人的感情,毕竟我们是客居他乡的人。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所遇到的大部分西方人都很热情友善,他们有的因为无知和媒体的洗脑而对中国存有偏见,但那其实不是他们的错。我在跟他们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言行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其中一些人,他们对我说:“在认识你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中国会是那个样子的, 连想都没想过”。可能我还不够民族主义,虽然我觉得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但我并不希望将来的中国成为世界一霸,我还是希望西方能继续繁荣下去,将来的世界成为东西方真正平等的世界。因为独霸必然导致傲慢、傲慢必然导致无知,无知自然导致衰落。这是历史的普遍现象,晚清的中国证明了这一点,如今的西方又正在演绎这一幕。

奥运会之前注定了会有精彩演出连连登场,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个,2008年奥运会将成为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体育盛事之一,否则将象其它平淡无奇的奥运会一样在结束之后很快为世人所淡忘。全世界可以说有数不清的反华势力,他们叫得再响,中国还不是照样发展壮大,它们不过是历史安排给中国这个新主角的群众演员和最佳配角。哪个国家没有几个问题?但只有中国是里里外外、大大小小所有的问题都被揪出来横遭世人的指责与刁难。这是阻力是困难,但也是世界对我们的监督与磨练,有这么多人来关注我们,只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得发展建设,试想有一天世界都找不到刁难中国的理由了,那时的中国是何等的强大,何等的令人敬畏?(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问题永远都会有,这里yy了一下,呵呵)。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的国家的的确确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经济、物质上的差距可以快速的弥补上来,但是思想上的差距却不是短时间能追赶上来的。在政治制度和社会体系上,中国还是落后西方很多的。民主、自由、人权,这些美好的词汇虽然经过独运轮和们反复强奸后已经几近变成贬义词,但我们不能忘记,它们的本意仍然是美好的,它们仍然应该是我们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我是多么高兴的看到,成千上万的海外学子遍布世界各国,你们的血性、你们的精神,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今天,我们有幸亲身经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荣耀。西方创造了灿烂的科技和物质文明,带领人类进入了现代化阶段。接下来,要看我们中国的了,我相信中国会引领人类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文明水平,我相信这是历史赋予中国的使命。

从三月十四号到今天,事情越来越朝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华人世界里,从最开始的愤怒、悲情,到现在的初战告捷,士气高昂,可以说西方媒体的这次反华战争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完全有资本自信、理性的将这场媒体战继续打下去直至最后的胜利。在一个星期以后的悉尼墨尔本反藏独反西媒和平示威活动中,我建议大家都轻松上阵,让我们用自信和友好的笑容来面对敌对势力,用我们的理性和风采来感染广大澳洲民众。2008年4月13日,注定将是在澳华人的狂欢节,历史将会铭记这一天。所有将去参加此次盛会的朋友,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应该为自己骄傲!

2008年4月6日星期日



所有跟帖: 

写得好啊. -- 给 ●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6/2008 postreply 09:26:04

结论就是 -angiee- 给 angiee 发送悄悄话 angiee 的博客首页 (131 bytes) () 04/06/2008 postreply 09:33:59

神经病人还能看会写,真不容易。你的世界除了你家男人就没别的了。 -CCC512- 给 CCC512 发送悄悄话 CCC5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08 postreply 09:36:09

你不也会看吗? -angiee- 给 angiee 发送悄悄话 angiee 的博客首页 (12 bytes) () 04/06/2008 postreply 10:58:52

这应该是个在悉尼读书的80年代的人。 -CCC512- 给 CCC512 发送悄悄话 CCC512 的博客首页 (342 bytes) () 04/06/2008 postreply 09:34:59

作者仍然缺乏政治学的启蒙知识 -locke- 给 locke 发送悄悄话 (1040 bytes) () 04/06/2008 postreply 10:41:04

中国终是会改革政治制度,不过不会全盘照般西方 -CCC512- 给 CCC512 发送悄悄话 CCC5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08 postreply 14:43:07

中国一致在改革,包括政治改革。 -philly88- 给 philly88 发送悄悄话 philly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6/2008 postreply 15:01:36

most americans donot watch foregin movies at all -Guy100- 给 Guy100 发送悄悄话 Guy100 的博客首页 (44 bytes) () 04/06/2008 postreply 12:01: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