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更比一辈强!~ (2) (图)

来源: 河边绿草 2008-12-09 14:52: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12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河边绿草 ] 在 2008-12-14 11:13:1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我们家原籍是辽宁省 蚰岩县 韭菜沟子乡 朝子王村的.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兵荒马乱的,老百姓都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我们家也是一样过着清贫的日子. 那年,我爷爷,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去世了.本来就赤贫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正在一大家子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嫁到老佟家的二姑姑,和我奶奶商量: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不能看着一家子老老小小饿死,咱们是不是应该出去外面闯一下? 我二姑的婆婆,也是一个孤老太太带着一大帮儿孙,过的日子也是十分的艰难. 于是,亲家两个老太太,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举家(两大家子!)搬迁到外地混生活,寻出路! 我二姑的婆婆说:"我有个表弟,在锦西,是个大户(大地主)!听说有好几百亩地呢!在当地,是个出了名的大善人!咱们老姐妹两个,带着孩子们去投奔他,兴许是个出路!" 奶奶当时就同意了亲家的建议!于是,两大家子,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当时,我大伯,二伯,都结婚成家了.但是没有分家单过的. 当时,农村有个习俗,有老人在世的,决不分家另过的. 家里面的事儿,都是由老人说了算的.我们管家里说了算的人,叫"掌柜的". 那时候,我爷爷去世,我奶奶就是家里面的掌柜的 奶奶就和几个儿子商量了一下, 最后决定,让我二伯父一房人,暂时留在本地. 因为到外地的生活,还不知道会怎样,如果当真生活不下去,回来还有个退路. 于是乎,我奶奶就领着我大伯父一家子,我三伯父,我爸爸,我老姑(最小的姑姑,东北人管最小的孩子叫"老",例如;老姑,老叔,老姨,老舅,老儿子,老丫头....)一大家子人,跟着我二姑的婆婆,还有他们家的一大家子人,浩浩汤汤,风风火火的...就搬去了锦西县! 那时候,我三伯,我爸爸,我老姑都年纪都还小,都没有结婚呢. 佟家的亲戚真的是个大善人! 我们两大家子一二十口人,到了锦西县,找到他家,他家就热情接待了我们.给我们安排了住处.住在他们家的厢房里面.房子虽然小,总算有了落脚的地方! 他们还借给我们粮食,让我们顺利度过了冬天! 转眼春暖花开,我们两家,都给这家地主当了佃农.给他们家种地.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承包土地. 旧社会,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有地的就不叫农民了,就是地主了) 他们租种地主家的地,要把收成的三分之二,作为地租,交给地主的. 那时候,一亩地也就能打二三百斤的粮食,交给地主的粮食数量,要年初就说好的.(果果插话:有点像期货贸易?) 如果年成好,能余下不少粮食当口粮呢.可是,如果赶上歉收的年份,连地租都交不上!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我们搬去锦西的第一年,就是一个大旱之年! 种地的季节,连着一百多天,一滴雨也没有下!!庄稼的小苗,旱死了大半,没死的,也都长的黄皮拉瘦的.那年秋天,几乎颗粒无收! 别说交给地主的地租了,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怎么办呢? 我大伯父就和我奶奶商量,是不是来年还要继续租种这家地主的地? 如果我们还继续租种他家的地,欠的租子,可能越来越多!如果明年,还是灾年... ... 到那时候,我们后悔,都来不及了!! 我奶奶就去找我佟奶奶商量,最后,两个老亲家决定:再搬! 两家决定,去黑龙江! 那时候,黑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 当时管那里叫"边外" 一来是因为,老佟家和那个地主家是亲戚; 二来,那家地主很仁义,很善良; 他们很讲情面,不但欠他们的粮食,还有一年的地租,都不要了. 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路上吃的干粮 送我们上路了! 灾荒之年啊,为了活命,就四处流浪... 去黑龙江是因为听说有个同乡,在勃利县 草帽顶子 村,我奶奶就带着我们全家投奔到了那里.我们在草帽顶子村生活了一年,生活还算过的去,温饱能解决了~! 后来听人说:依兰县三道岗乡往西十公里处的,苇子沟,要建新屯,搬去的人家都给房子给地给安家费的. 那个苇子沟,原本是片不毛之地,满山遍野的都是芦苇,沟塘里面的苇子,长的十分茂盛!因此起名叫苇子沟,新建的屯子,就叫 苇子沟村. 苇子,是一种长的很像小竹子似的植物,茎是一节一节的,头部长着一个像狼尾巴的绒毛. 成熟的苇子,可以把它们收割回来,用来编织炕席.或者,编成大约半米宽的席子,用来围成粮囤,储存粮食. 苇子沟建村,正处于抗日战争中期.大约是1940年.当时,占据东北的日本人,为了统治中国老百姓方便,就开展了一个"并屯计划".就是把原来居住的零散住户,都集中到指定地点,建立新村. 我的出生地,依兰县,地处丘陵地带.到处都是山坡.而这片苇子塘,还算是平坦的. 当时,日本人就选中了这里.村址选好以后,日本人还派专家进行的规划设计,村子长,五百多米,宽,也是五百多米.一共有八条街,街道修建的笔直平坦,有六米来宽. 每两户人家,建一栋三间房,每两栋房子之间,空出一个房号,预留给未来人口增加时候,加建新房.

所有跟帖: 

有点闯关东的意思,顶~~ -老梅子- 给 老梅子 发送悄悄话 老梅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08 postreply 14:59:58

绿草,你说的真的假的啊? -就爱喝酒的家伙- 给 就爱喝酒的家伙 发送悄悄话 就爱喝酒的家伙 的博客首页 (25 bytes) () 12/09/2008 postreply 23:25:16

别人讲的故事呢,可能你们是亲戚?? -河边绿草- 给 河边绿草 发送悄悄话 河边绿草 的博客首页 (27 bytes) () 12/10/2008 postreply 12:09: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