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袁崇焕侵盗军粮,掩败为功,观望养敌

来源: 大号蚂蚁 2007-12-11 11:56:1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610 bytes)
  袁崇焕所定毛文龙十二大罪: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朝廷先后数次查核毛文龙的兵马,就在崇祯元年才核查过一次,而且天启帝和崇祯都有过旨意,对毛文龙粮饷从宽,因为东江镇有屯田军,是收留辽东流民的,所以东江镇不比一般军镇;而袁大人出关督师的时候还请崇祯撤了巡抚,毛文龙官拜左都督,东江镇还涉及朝鲜领土,且是毛文龙带两百个家丁开创出来的,没有文官又有何妨?另外,袁大人也有脸皮谈“祖制”?按照明朝的制度即便谁有尚方宝剑但要杀三品以上大员也必须上报朝廷,毛文龙官拜左都督、总兵、赐尚方宝剑,不仅在三品以上,且同样是有尚方宝剑的节将,别说是杀,要节制都需要中央协调,而节将杀节将更是明朝几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徐达、常遇春都没有过这样的作为~!崇祯让袁崇焕出关时分别收回了王之臣和满桂的尚方宝剑,但却没有收回毛文龙的,这摆明了就是不让袁崇焕干预东江镇的事情,袁大人第一条还有脸皮说“祖制”,他杀毛文龙才是严重违制,而且离谱。)

  ...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

  (这条就不多说了,毛文龙的战功大多是袁大人在觉华岛上清点的,兵部核准才确认,若毛文龙“尽欺罔”而冒功,那袁大人何苦在查验完毕以后写上“俱是真正壮夷”?)

  ...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
  (袁大人开始搞文字狱了……)

  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又半,侵盗军粮,四当斩;

  (袁大人这条给得十分讽刺,他在崇祯元年出关以后请求崇祯将东江的军饷先给他,再由他来发,崇祯同意了。可袁大人一上台就足足克扣了东江好几个月的粮饷,饿得东江镇“人皆菜色”,最后只按照“二万八”给粮饷,这个数字还不及前几次朝廷查核毛文龙兵力时一个岛的数字,而且朝廷只清点马步两军,东江的水师全不算在内。等袁大人杀了毛帅以后自己清点发现确实远不止“二万八”,于是袁大人接管东江以后军饷不降反增,这完全是袁大人自煽耳光。袁大人领了东江的粮饷不给兵,把饿得东江“人皆菜色”,最后自己核查后又不减反增,到底是谁在“侵盗军粮”……)

  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

  (毛帅有水师海船,也作海上贸易,因为就朝廷那点军饷还时常被克扣和拖欠根本不够,毛文龙从天启元年(1621年)到敌后开创东江镇就没有一点军饷粮饷,在天启五年(1625年)前总共才领了内帑银子5万两作军饷,而袁大人一出关就有480万辽饷、米180万,另发内帑120万、铠甲40万具,红夷大炮10门,其他弓箭军械无数……这能比吗?不作买卖毛帅怎么开创若大个东江镇?为了筹集粮饷,毛帅还经常自己拿钱出来接济粮饷,这就算私通外番了?这能和袁大人“以粮资寇”比吗?)

  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六当斩;

  (一个仅二百余人的家丁班底,在乱世以收罗家破人亡的流民为主要兵员,在征战多年以后有相当的毛姓士卒并不奇怪,唐伯虎点秋香进华府当家丁还叫华安呢,关二爷自养子以下有多少姓关的?岳家军又有多少姓岳的?也都算是当斩的罪状吗?这袁大人的标准在向谁看齐了?难怪《辽海丹忠录》要把袁大人比作秦侩……再说,毛姓士卒就一定是毛文龙的私兵吗?毛文龙死后东江镇一样听朝廷的调遣而没有哗变。东江镇虽是毛文龙亲手开创的,但其军士却是大明的士卒,听朝廷的调遣,但袁大人的关宁军却不一样,袁大人一下狱,祖大寿就哗变了,朝廷的指令都不听了,只看袁大人的手书,袁大人的关宁军那才叫私兵。)

  剽掠商船,自为盗贼,当斩;

  (毛帅对后金搞海上封锁,某些奸商被查处了当然会诬告,而且那时候海盗、倭寇都有出没,谁冒谁的名能说得清楚吗?)

  强取民间子女...八当斩;

  (清官难断家务事啊,袁大人管得可真宽,可有谁对袁大人在宁远收的小妾调查一下没有?算不算是“强取”那还不一定呢。)

  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九当斩;

  (由于袁大人不策应朝鲜,致使东江镇被朝鲜驱逐,失去了重要的后方给养,而袁大人又有意克扣东江镇的军饷、粮饷,朝廷也是长期拖欠,毛帅搞“大生产”也成罪名了?袁大人把整个东江镇都饿得“人皆菜色”,就是要求东江镇受其节制,这不就是“不从则饿死”吗?袁大人也真有脸皮把这条罪名罗列出来,也不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这种作为跟蒋委员长是否又心有灵犀了……?)

  ...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

  (这个罪名罗列得好啊,刚才那头一条里袁大人不是说东江镇没有监军吗?毛帅搞生祠还不是为了让前来监军的太监回去说几句好话,多给东江镇的流民、士卒争取点粮食,袁大人不是也请修九千岁的生祠吗?怎么不秉公执法、严于律己、负荆请罪把自己也给办了?)

  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

  (袁大人顶着朝廷两次催促出兵策应的申斥“观望养敌”,眼睁睁的看着朝鲜和东江镇被后金重兵打垮不说,还把铁山屯田军遭偷袭而被屠杀说成是丧军,此时袁大人把自己曾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了,在《三朝辽事实录》卷十里记载着:“天启年四月袁崇焕谨题当道诸名公:‘毛帅每冬冰交,则避之海岛,天下所知也。铁山所留者,老弱及丽人耳!’”……袁大人对毛帅奋起反抗在铁山、瓶山、昌城、鸭绿江取得的“五战而五胜”说成是“掩败为功”,试想毛帅若真的“丧师”了,又怎么能在两三个月以后皇太极攻“宁、锦”时策应袁大人?怎么会有袁大人为毛帅报功的奏折:“……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再说“宁锦大战”中袁大人所谓:“倘城不完而敌至,势必撤还,是弃垂成功也”成为了现实,而自己保证的“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化为了泡影但却“胜”了?这难道就不是“掩败为功”吗?)(转自铁血论坛作者左派大佬)

  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毛文龙的东江镇是白手起家,东江镇本身就是收复的土地,即便袁大人官拜督师后以不准片帆入海的形式断绝东江镇补给而“配合”后金蚕食和打击东江镇,但东江镇还尚存,就不可能“不能复寸土”,而袁大人这个作为又跟那个谁心有灵犀了?另外,“观望养敌”要算袁大人的专利,袁大人不仅是“观望”而不策应友军和盟友,且还“以粮资寇”可谓货真价实的“养敌”。反观毛帅每年好歹还不时出击,还不至于如蒋委员长所说的什么“游而不击”,所谓“不能复寸土”倒是符合袁大人及其手下的骄兵悍将,袁大人拿着几百万两银子和蓟、辽、东江三镇的极权,也没见能恢复孙承宗运用东江镇在辽南的声势,轻描淡写达到的境界——“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缮城郭居之”,反而在他的任上明朝辽东战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在明朝灭亡的整个过程中他没有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反而成为了不少败笔的添加者。

所有跟帖: 

写短点, 没功夫看. 言简意赅噻~~ -黑兔妈妈- 给 黑兔妈妈 发送悄悄话 黑兔妈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1/2007 postreply 11:57: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