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现在也过圣诞节,节日一到大街商店也张灯结彩;人们也购物,也互道圣诞节快乐.....
然而有关中国人过圣诞节的不同声音也响了起来。
昨天在网上读到一篇有关外国人评论中国人过圣诞节的文章. 一份外国报纸有篇文章似乎对中国人越来越把圣诞节当回事颇有微辞, 理由大致是:
--圣诞节本为基督教节日, 而基督徒在中国人口中只占极少数;
--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过圣诞节的国家, 圣诞节是放假的, 而中国这一天仍然必须上班;
--圣诞节其实在西方也慢慢退化为商家炒作生意的日子.
总之从那篇报道里有句话是呼之欲出: 由于这种种原因, 中国人过圣诞过个什么劲呢!
其实不光外国人,中国自己也反弹颇多,稍微一GOOGLE就能看到许多。还有北大清华的学者数名联合反对。
有趣的是, 近几年圣诞期间每次我去教会, 几乎都会听到来自教会方面的抱怨. 教会抱怨说现在人们庆祝圣诞节, 常常都无意中忘了, 或者故意忘了圣诞节本来的意义; 甚至连基督徒在圣诞节里说几句宗教言语都会受到冷眼和限制. 今年有教友还特意自己掏钱做了别章, 上面大致写着: 让我们站出来大声喊耶酥诞生节快乐!
作为信徒我在圣诞节期间的感触大都是和信仰有关的, 这是自然而然, 并不是我故弄玄虚或虚张声势 (事实上这样一种信仰上的感触直接生成了我对这个节日的种种温馨的爱的联想….). 不过圣诞节对我来说还有很现实的人间意义:
1. 她让我更新人情, 加深友谊. 每年圣诞季节一到, 我们都要给周围一些朋友准备礼物, 而别的朋友对我们也是一样. 差不多了, 大家就互相登门造访, 聊聊天, 叙叙旧, 互通近况, 联络感情. 远处的朋友, 就寄寄贺卡, 送送电邮, 体会一下天涯比邻的感情维系.
2. 她让我净化心灵, 从平时的俗事中解脱出来, 在温暖的冬夜里听着美妙安详的音乐, 望着各色灯笼, 想象着沉重的俗事之上, 真的有个美好的世界在; 童话真的存在, 从那满树的灯笼中, 你可以看到她的光芒.
3. 圣诞接新年, 使我们一家人常常能一起出去短期旅行一番.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去了太皓湖, 我们住在湖边, 正赶上夜里天降大雪, 第二天开门一看, 天地是个雪白雪蓝的天地….太晧湖无以伦比的纯洁宁静, 影响了我几年来的心境. 后来又和朋友一起去了优胜美地, 那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优胜美地的冬天和太皓湖有的一拼. 那一次朋友相聚林中木屋, 举杯贺岁, 结果没有酒量的我醉成了烂泥…. : ))
自从孩子们学打网球后, 家人们出去旅游的兴致和时间都大大减少. 呆家里有呆家里的好. 讲讲故事, 弹弹音乐, 看看电影, 也是很好的放松和精神享受.
总之, 节日, 一是休息, 二是情感, 三是境界. 这是我的理解.
再回过头来说中国人过圣诞节, 如果能有这样的所得, 有什么不好呢? 何必诸多拘泥呢? 商家要赚钱是他们的事, 不设节日是政府的事, 只要能有身心的调适, 情感的更新, 境界的提升…. 国人何不成节之美呢.
事实上数年来我年年逢圣诞新年就给国内的老师们寄圣诞卡,他们接到卡都非常高兴,每次还特意提出来感谢赞叹一翻,还回卡。
科技的日新月异, 使地球变的越来越小, 文化融合越来越深刻. 好几次我在公司都为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 “鼓噪”. 说真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春节也会成为美国的假日. 其实还真的不无可能呢, 这里每年春节都有大游行, 各族裔的人们都参加, 美国的警察还骑着马跟着 “耀武扬威” 呢.
中国人有着大气的文化传统和心理机制, 几千年来兼收并蓄, 以铸恢宏. 文化融合形式上可能会有变形, 会有走样. 无论怎样, 只要传情, 只要播爱, 只要和谐吉祥, 清静致远… 相信中国人懂得不拘一格, 潇洒过节. .
真的,有什么潇洒过和谐的爱呢.
(图片转自网路)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方觉心理等等没琢磨满意,今天怕上不了新一节 |
• | 要多久…才能认识你 二十六 泣血婚姻 |
• | 感谢 cgcc 的评论,关于 '要多久...才..' |
• | 要多久…才能认识你 (原创小说) 二十五 |
• | 要多久…才能认识你 二十四 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