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毒药”网络验尸报告

来源: forgotmyID 2006-09-28 19:42: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160 bytes)
网络搜索

“毒药”网络验尸报告

你可以不在任何网站上透露你的个人情况,但越来越多的机构却将你的资料上网,你无法保证你的一生不在任何一个机构里留下痕迹——只要有你一个名字,就可以在搜索工具里查出你的很多状况。

从去年开始,一位被称作“毒药”的博客在网络上走红,有好事者就通过搜索引擎,“赤手空拳”挖掘出“毒药”的现实背景。

从“毒药”的注册ID“whan_z”,可以查找到“毒药”最早发迹的论坛;联系该ID的注册信息和“毒药” 公布的已经抹去了部分姓名拼音的签证照片,可以推断出“毒药”的真实姓名,至少是真实姓名的拼音。

由“毒药”说过的居住地,可以搜索到此地曾经的居住人,再搜索这位居住人的两位儿子,筛除一位,重点查找身为 “北京某公司副总经理”的另一位,得到一个留学网站上留学申请时用的收入证明范文。这个范文中忘了隐去填写人的姓名,而落款也正是北京该公司,由此大致判断出“毒药”为该经理儿子。根据“毒药”签证照片上的有效日期和英国签证有效期的规定,得到“毒药”第一次去英国的日期,又恰与这个证明文件落款时间相符。

“报告”因此推断出“毒药”的祖父、父亲的现实身份,甚至那份收入证明还详细列明了当事人的合法年收入,这又可以推断出“毒药”的合法家庭收入……

详细阅读“毒药”和朋友的Blog留言,可以得知“毒药”在国外的日常生活细节。这些细节被逐一通过Goog le卫星地图、纽卡斯尔市政府网站的市区地图、英国著名黄页www.192.com、UniversityofNew castleuponTyne网站的建筑照片以及Photoshop的阅期功能得到证实,证明“毒药”居住在纽卡斯尔,甚至得到了“毒药”的家庭电话号码。

以上查找过程全部使用搜索引擎来整理互联网上的公开信息——与黑客等入侵性的手段不同,它只是利用了你自己发布的种种信息加以整理,完全不是窃取。有趣的是,最初题为“毒药验尸报告”的MSN空间在创建的第二天就被微软中国关闭,声称“内容违反了MSNSpaces行为准则”。制作者“倦舞”开设了第2个space,标题改为“基于Goog le的毒药验尸报告”,放弃爆独家内幕,改走Google路线,由此大获成功。

网络搜索:人人都知道你是一条狗

高手者,可以仅凭搜索引擎搜出一个人的照片、财产证明,并借此推断出他是做哪一行的。当然,在你使出搜索隐私的高招时,搜索的关键词、具体时间、先后顺序都被搜索工具的自动程序缜密地记录下来,你的隐私也被一网打尽。

搜索这回事,常常让人觉得越来越接近事实的真相,可事实是,这种接近的脚步往往会给对方带来压迫感与暴露隐私的不快。若干年前年少轻狂的咆哮;失败的恋爱和情绪;自己羞于提及的经历一一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无一幸免。如果你不幸刚好是个名人,那就更麻烦了。

虽然每个网站都有用户个人隐私保护的承诺,但能真正践行的又有几个?现在即使是普通人,隐私观念和戒备心理也越来越强了。最初上网的时候很多人大方地使用真名,生怕别人记不住自己,可现在连性别、年龄都是假的。

为了保护隐私,有人提供了网络隐私的埋名大法,包括快速注册、匿名浏览、匿名发送邮件、清除Cookie等招式。但并不是所有网民都知道怎么匿名浏览、如何清除Cookies,而目前的网络公司也致力于积累海量的客户资料,这些资料很容易被黑客攻击或者因为商业目的而被转移。

美国“电子边疆基金”的律师李田说:“网络公司之间以及与其他电信行业的数据交换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只要愿意花钱,广告公司能够得到客户的基本资料,包括电子邮件和电话。”

由是,现在人们的每一次上网都变得如临大敌,紧张万分。但除此之外,我们真的找不到其他便捷的途径保护自己的隐私,人是不是只有变成了暴露狂,才能在别人飞扬的鼠标间笑得无边无际呢?

在互联网上,让别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比袒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更难。

通讯工具:无处可逃的“手雷”陷阱

你的邮箱最近收到过来自EMC北京总部的一封转发过无数遍的电子邮件吗?在聊天工具上你又曾收到过那个“个人成分分析”和“超准爱情技巧测试”的链接?

没有?那你就错过了网络史上的经典娱乐事件,但是命运没有让你遭受一次名誉扫地的机会。比如那个需要输入“你的名字”和“你喜欢的人的名字”的“超准爱情技巧测试”的链接,不少办公室白领的暗恋对象、公司恋情对象、婚外情对象就这样被直接链接到同事或情人的眼前,直接链向了离职、离婚、分手。

这个时候,你是否想起那些推销伟哥、推销平价机票、推销网上交友乃至色情网站的广告的垃圾邮件的好来,因为他们无非是占用一下你的邮箱空间,你对待他们的方法无非是按动“删除”,有时甚至在上面获得一些有趣的信息和八卦的乐趣。即便你因此给你的计算染上病毒了,重装对现在的电脑维修人员来说是驾轻就熟。

当年因为ICQ的“功能简单”(功能设计不本地化)我们很多人选择了OICQ(今天的QQ),后来又因为QQ 的“复杂”(常被陌生人滋扰、垃圾信息多,号码常被盗)很多人转投到了功能界面“简单”的MSN。这是最能体现个人在网络通信方面的隐私重视程度的演变史,今天依旧有人因为QQ上的聊天记录被老板炒鱿鱼,今天的MSN也由当初的没有聊天记录功能到今天的自我选择是否记录聊天历史内容。

即便是最VIP的电子邮箱,终归有不明来历的邮件,“洁身自爱”的MSN也无法避免被玷污的宿命,最近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陌生人“邀请”,这些陌生人除了兜售衣物和交友,甚至假借推销博客,点击进入却出现暧昧的情色图片。

MSN用户对此形容道:“MSN探出一个提示框,生活终于有了一点新意。”对于网络上的个人空间,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如此暧昧地对待着吗?

通讯工具

暧昧而可怕的网络陌生人

苏州的王先生买了一台某著名品牌的手机送给父亲作为父亲节礼物,父亲也欣喜地接受了,但几天后父亲却害怕地把手机还给了王先生。原因是什么?因为王爸爸无意打开了一个陌生短信。

因为这个短信,王爸爸的电话卡被自动扣掉了5元。一向谨慎的王爸爸这下可害怕了,如果每天都这样几块钱的不翼而飞,还了得。尽管王先生与妻子告诉如何防范这种短信骗钱的窍门,但王爸爸还是心有余悸地用回显示屏已经模糊的老手机。

王先生说,新手机的娱乐功能设置陷阱重重也是王爸爸拒绝自己一份心意的重要理由,他之前也使用过这个以娱乐功能著称的手机品牌产品,当时也中过招,“在娱乐功能那里一按打开就被默认为订制了服务,一个月收2元到几十元不等,我都会中招,也难怪爸爸恐惧。”

在王先生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手雷”,他说现在每天都会收到几条“你的短信空间已满,请发xx到xxx看取” 或者“你的朋友给你留言,请发xx到xxx收取”,那些什么想和你聊天之类的色情短信广告更多不胜数。

“手机越来越像一个社会,你无时无刻都有可能被贴上几张广告或者被塞进几张小卡片,虽然厌恶但毫无对策。”王先生说,现在的骚扰短信已经算有行业道德了,不会像开始流行短信那会半夜三更把你吵醒,挣开朦胧睡眼一开——“寂寞女孩小娟想找人聊天”,气得你直骂娘。

如果说这些目的明确的骗人短信是“于情于理”,那么诸如“欢迎您来到美丽的xxx,xx移动将全心为您服务,你可以拨打xxxxxxxx享受宾馆、机票查询预订服务”,或者“xx移动期待着再次为您服务,祝您一路平安!”的这类型短信就让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了。

王先生甚至把到每个城市的这些欢迎语当作了到此一游的纪念,但他也是心有余悸:“我到哪里去都好像有只眼睛看着我,我还没开通卫星定位查询服务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