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风情之六] 肮脏的钻石

来源: 涩郎 2006-09-27 10:09: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369 bytes)

美国有句俗话:女人的的最好朋友是钻石和皮毛。电视电影广告里女孩打开钻石首饰盒时那种眼和嘴张得夸张的样子,作为一个男人,总觉得有些可笑,不就是块小石头吗?

这小石头也的确晶莹透亮,闪闪放光,好看是好看。不过后来笔者有机会为美国的一家较大的珠宝连锁店工作时,慢慢知道了些在晶莹透亮后面有些不那么透明甚至很肮脏的东西。

钻石给人的印象除了闪亮的外观之外,就是价格贵。这里面有没有猫腻?作为那家的雇员,我们买钻石首饰,只付“成本”价

--市场价打七折,可以想象这里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当然不能像鸡蛋,人们经常吃,而且供应丰富。如果像钻石这样的非日常物品也那样薄利的话,珠宝公司都要倒闭老板雇员都饿死的。钻石的价格贵不是没有道理,但现在的价格是否有市场供求关系之外的因素?

欧美的钻石工业从上个世纪开始做了很多相当成功的市场推广宣传,最严重的结果就是改变或者控制了消费者的文化。

上个世纪以前,尤其是五十年代以前,钻石和其他的首饰比起来,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位。但在那之后,以美国的一家珠宝公司带头,打出了“

DIAMOND IS FOREVER”的广告。按希特勒的话说,谎言重复了百遍就成了真理。这广告也有这种效果。美国的家庭有一半会以离婚收场,所以别以为珠宝公司是希望所谓爱情FOREVER,他们潜移默化地让消费者接受买了钻石就要一直保存到“FOREVER”,不要转让买卖退还,这样新的消费者就只有到珠宝公司去买。

在美国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结婚的时候男的要拿出两个半月的薪水给新娘买结婚钻戒。这个习俗以前也没有,哪里来的?珠宝公司发明推广的。软刀子宰人不见血,大家以为是个要遵守的习俗,其实已经被牢牢地套进珠宝商的黑洞里,还心甘情愿地给人家送钱去。小盗去抢银行,大盗要改文化。

钻石的供求关系里,珠宝公司已经成功地操纵了“求”的文化。这“供”里面也是黑幕重重。

钻石的确是稀有资源,但稀有到什么程度,珠宝公司不想和你说实话。钻石其实就是碳,在高温下形成,世界很多地方有过火山的地方都有,讲起来绿宝石比钻石还稀罕。俄国已经研制出来人工钻石,有完美的纯度,真假难辨,所以一直被钻石公司打压,形不成气候。

全世界钻石的供应有一半以上是被南非的一家母公司和它的子公司控制着。它们存有非常多的钻石,但为了控制价格,每年只供应市场一小部分,一些行为已经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所以没敢在美国注册。

在供求关系上操纵市场的有很多,钻石商们做的很成功,道德不道德吗?这就人云亦云了。在美国的

MALL里,珠宝店一般都占据着中间的四角宝地。但你往往不知道的是:其中的两家,三家,甚至四家其实都是一家母公司旗下的,换个招牌,摆点不同的东西,雇员穿的讲究程度不一,甚至光线亮度也故意调成不同。不知故里的顾客还以为自己在挑那,其实已经落入了人家的套子里。 

无商不奸,这些还不算太黑。钻石工业最黑最血腥也最不像承认最不像扩散的是一些钻石的来源。在非洲的一些钻石出产国,连年内战,有些势力占据矿产,把儿童,战俘,任何可以抓来的人作奴隶挖钻石换军火。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被杀被残,有的挖出

钻石后,集体被枪杀活埋灭口。

此事被揭发出来,还拍了一部轰动一时的纪录片

 BLOOD DIAMOND”。钻石工业坐不住了,企图大事化小,后来推出了一个“KIMBERLY STATEMENT”: 推荐珠宝店要注明他们买的钻石不是那些“CONFLICT DIAMOND”。可这个东西没有任何约束力,就和很多色情网站首页问你是否年满21岁一样,全凭自觉。想想那些血腥的钻石,珠宝店真的会白白扔掉吗? 

买钻石之前,除了

4C和价格,希望你能想起我的这篇小文。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美国风情之五] 乳有多丰 臀有多肥 --- 脱衣舞的回顾
•  真实的谎言:二二八,六四,WMD
•  美国风情之四: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猫王故居Graceland
•  一件网事
•  [中篇] 滴血的南方 (39) Let the Good Times Roll 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