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评影云的小说『於是我们流亡』

初评影云的小说『於是我们流亡』

其实,我猜影云早有了动笔写小说的念头,而平时的阅读,炼笔和遐思也达到了一定的积累,甚至早先也许已经有过尝试,不然这出手的迅速和老练程度实在是让人惊异。即使是有充分积累做底,能写成现在这样也是需要些天赋的。

文笔是小说创作的一个要素,但其实不是决定因素。最重要的是构思和表达,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即使用痞子似的话语照样能打动人,甚至效果更好。很多文笔很好的人却写不好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因为他们缺乏宏观布局的能力,或缺乏那种恒久的创作动力。影云的文笔很好,不过这在小资文字泛滥的今天并不显得十分出众,而这篇小说才开始真正为影云确立了基调。

开篇很明显地感受到一种意识流的风格,可见作者受现代(超现代)小说的影响很深。本来我对这一类的风格不是很感冒,曾经读过普鲁斯特的“追忆死水年华”,没仔细读完,犯困。但那种灵魂呓语似的风格还是很深刻地留在了脑海里,这样的文字,没有闲情,没有特定的心境是读不进去的,但是一旦读进去就会陷入其中,和作者,和主人公的灵魂一起飘荡。普罗斯特的那小说太长,太散,文笔太细腻,感觉太敏锐,以至过于女人化(但又不是女性作品)而让我不喜欢,读不下去。但是影云的这篇更贴近自己的时代,布局紧凑许多,主线比较清晰,篇幅估计也不会太长,所以可以较从容地读完。这时候,意识流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因为作者是用心灵感受去写,也许场景很变换飘忽,时间流离恍惚,但让读进去的观众产生的感受是非常清晰的,这就是共鸣吧,那种背景模糊,微小细节却异常鲜明的感觉很让人迷失。

这种用探险寻到旧日记的写法让我想起以前曾读过的一本原版小说“Road to Paradise island”,也是个女性作家,名字记不得了。那时读的也很入境,而且小说中现实与往事的交叉切换使得情节异常紧凑,日记里虽然记载的也是百年前的故事,却显得比现实还让人入境。这种手法可以供作者借鉴,以增加作品的情节。

题材还是不错的,最好不要仅仅限于描述一个网恋故事,那样就流俗了。逃亡可以扩大成广义概念,表达出现代人类对网络的困惑和爱恨,或许会有助于丰富小说内涵。

好了,作者还没写完,所以我也不便多说了。对于别人的评论,作者要有冷静的头脑,保持自己的风格特色最重要,别人的意见仅供参考。

总之,这是一个很细腻,很新颖,很女性的小说,喜欢!

盼下文,莫急,慢功出细活。我注意到还是有些错别字的!:)



所有跟帖: 

风大姐,请问您对代沟怎么看?*_^ -999roses- 给 999rose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04 postreply 13:19:00

玫玫,代沟就是横亘在你我之间的沟!你不要太难过,下辈子还有机 -会!//风支书- 给 会!//风支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04 postreply 13:35:00

原来代沟就是横亘在你们两个之间的沟 --吹雪- 给 -吹雪 发送悄悄话 (11 bytes) () 02/03/2004 postreply 13:48:00

下辈子也不一定会比你年轻,倒想那样呢,嘿嘿。 -999roses- 给 999rose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04 postreply 20:34:00

晕,是追忆"似"水年华!:)) -风支书- 给 风支书 发送悄悄话 (22 bytes) () 02/03/2004 postreply 13:22:00

很有建设性:) -whisper- 给 whisper 发送悄悄话 (532 bytes) () 02/03/2004 postreply 13:36:00

有趣,看来我倒得维护追忆"死"水流年这专利了:)) -风支书- 给 风支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04 postreply 13:40:00

回复:初评影云的小说『於是我们流亡』 -影云- 给 影云 发送悄悄话 (346 bytes) () 02/03/2004 postreply 14:05: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