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谈谈面重底轻的问题--竹杖

来源: 竹杖 2004-03-03 05:15:0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4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竹杖 ] 在 2004-06-03 12:42:5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初学谜时常和秋雨交流,互示新谜。 老秋的又是典故又是诗词句的俺云里雾里地总猜不出,揭底后俺一看老是觉得受骗了,不服气送他一句“面重底轻”, 他说, 这...这这也不算错,谜就是这么做啊。

周郎有大作讲底面信息量应相当(很学术迪,应找到转贴在咱这里)。 面信息量>底信息量 就是抛荒,反之为倒吊。 但现在人们往往对抛荒和倒吊理解停留在语词部分,对于谜面上的闲字及花扣不出玫瑰等这样不妥之处,清楚的一塌糊涂。 但一上升到具体语词之上的信息量失衡,则茫茫然了。 于是就出来了绝对合乎逻辑的“面重底轻”谜。就举这次红队俩谜:

20 关云长兵败麦城 张翼德急仇被害 五唐 兄弟遭杀戮
49 石崇杀身只为富 (成语,卷帘) 事出有因

兄弟们‘红-黑’‘羽-飞’地查,找石大人的故事,揭底后是不是大呼受骗?这就是个典型的‘意抛荒’:面上信息>>>底

合逻辑!绝对合逻辑!但从语用学(Pragmatics)角度来讲,能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而不用,这就表示所表达的‘多余’部分的信息是有用的(relevant)。没用你说个啥呀?

上例中人名(浓缩多少信息!),不单无助于探底,反起误导之用。是为谜病。

说完了,造个极端的例子:

谈笑周郎和竹杖(字) 从
**********************************************
接着俺的讲:
同理,独字谜绝大多数是高一层次的倒吊。 大多拆底就面的也在其列。

拙旧作:
1) 霖 (贺铸词一句) “梧桐半死清霜后”
2) 三个小丫谜死人(4字书面语) 颠倒众生

1)谜底范围限死,不难猜; 2) 为增强线索,双扣提意。 但这都还是倒吊。
拆底就面,若面上提示太少,可走的路子就没个顶了。
面信息<底 =倒吊。这和好猜不好猜、多底不多底是两码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