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涨势恐得再等等 (ZT)

来源: QQQ? 2004-05-24 02:24: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03 bytes)
美股涨势恐得再等等

(股市时评)

在金融世界的领域里,人性引领出了浩瀚无际的遐思,还有一反常态的愚痴。回想1990年,日本不动产狂热的高峰时期,日本土地与建筑物的价值,是美国整体不动产市场的4倍。其后,却经历了史上最大金融泡沫的破灭惨况。

在过去六个月期间,投资者目击了一股股小型的狂热在纳米科技、搜寻引擎与国防类股之间轮动。

投资者无底洞般的欲望,到头来,可能只是一场空,随之而来梦碎,几为无可避免的后果。

如果美国股市很快做出底部,那么过去一年半的涨势,便可能持续,但是较大的可能性却指向跌势的可能还会更久一点。如果跌势真的出现,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就应买进选择权的卖权(PUT),或以其他工具,进行避险。

是甚么原因让投资者有必要为大型的空头市场预做准备?国际政治的风险早已尽人皆知,其严重程度,几乎是自古巴导弹危机以

来,前所未见。更重要的是,如果90年代的泡沫之后,整理时间未能大幅超越二年半时间,在历史上,根本前所未见。

日本便是一例,日经225指数自1989年创新高点后,在其后的三年时间里,下跌了约60%,而后才出现30%的大幅度涨势。如果标普五百指数仍然仿效日经指数泡沫整理走势,那么第一度的泡沫后,涨势便应即将结束,持续下跌的走势便会随之而来。

日本经验并非特例。用于整理的空头市场在时间上与价位上,都会进行修正。通常整理修正的期间,会是前一波多头市场的三分之一。美国于1929年结束的9年多头市场,整理时间花了3年。自1942年至1966年的24年多头市场,则花了8年时间进行整理。如果前一次的多头市场开始于1982年,那么历史显示,整理时间可能会拖到2006年,如果采用1974年的低点,而非1982年,那么这种型态显示,最终的底部将会出现在2008至2009年。

这套说法绝非在预测未来几年,美国股市将会下跌,仅在说明若是下跌,便符合历史的先例,投资者似乎应有所准备。


所有跟帖: 

不要盲目引用日本的例子,日本崩盘前的市赢率是100, --picker- 给 -picker 发送悄悄话 (19 bytes) () 05/24/2004 postreply 06:56:1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