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

回答: 发篇两个月前的旧文大年2025-10-24 19:29:50

2025年8月1日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平凡普通的日子,但于我却是一个纪念日,标记着此生的一个不小的里程碑。度过这一天,我住在此地的时间就超过了住在出生国的时间。

二十多年前的今天,我一个人坐上飞机,只身来到这里。回看那时候的我,身心仍然笼罩在出生地(国家,年代,家庭)带给个人的巨大惯性里,面前却是一个完全不可知的未来。在接下来的二十几年里,我做到了以下几件事情,得以脱胎换骨,落地生根。

首先是卸下枷锁。这枷锁既来自家中长辈的预期(控制),也来自国内高速发展和竞争环境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卸下枷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感谢新环境的宽松和包容,一个焦虑不安甚至受伤的心灵得以把之前二十多年时间积累的压力慢慢释放,戾气逐渐消退。

第二步是建立独立完整的人格。之前我的独立意志一直被打压,一直在沉睡。我的口头禅是“我妈说……”。从完全无意识的把家长的要求当作自己行动的指引 ,到能区分开我和她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到客观的看待她和她的人生,我和我此前的人生,再到逐渐学会倾听和尊重自己的感受,人格的逐渐觉醒生发,我用去了将近二十年(!)。如今,我能感觉到身体里那个一直沉睡的灵魂已经苏醒,正探出我的身体,主动探索着成长着。

在打破枷锁并把自己重新养一遍的同时,在并没有太多家族亲友团支援的情况下,我以国内经济学学士的背景拿到了本地理学硕士学位,建立和维持了自己的家庭,生养了两个孩子,开启和维持了一份职业,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个新的国家里。我身体底子不好,常年气血两虚,在最严重的时候,血色素跌到需要静脉注射补充铁剂的水平。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每当二者不能兼顾,先照顾好家庭总是我的不二选择。曾经为了家庭两次主动离职,如今在基本完成养育孩子的任务之后我仍能回到自己的专业工作,而它又如地基般支撑着我人格独立和继续生长,感到自己非常幸运,非常感恩。

在过去的这二十多年里,很多时刻我抬头望向远方,期盼着今天的到来。当我搬进我们的第一个小房子,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的时候;当我第一次听到胎心,在昏暗的B超室内第一次看到胎儿在我子宫里的样子;当我在百人大课堂上面对全学院的教授和研究生们宣讲我的硕士研究课题成果的时候,当我自动停薪留职选择回归家庭照顾孩子一年,却在重返职场的半年后以遭遇下岗,拿着自己的东西走到停车场,开车离去的时候,每当我独自陪伴两个小朋友,守住家的堡垒,做他们温柔坚定的依靠的时候,所有心动的时刻,荣耀的时刻,咬牙撑过的时刻,痛并快乐着的时刻……我都在想象着自己今天的样子。

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两个大孩子的妈妈。基本完成养育任务。老大该上大三了,老二也要上高二了。一位省政府里的基层技术员。住在市郊,湖边,伴着树林和小溪的一座老房子里。洗去了很多在国内积累的污泥,身心都比从前更健康的一枚普通的中年少女。

为什么我会觉得今天很重要?因为过了今天,我在令我获得新生的国家居住的时长就超过了我在原生国家居住的时长。我在本省本市居住的时间就超过了我此前在出生国任何一地居住的时间。是的,我童年时期动荡不安,小学曾经转学四次,少年时期终于固定到一个城市,但也一直搬家,而且在那个有严格户籍管制制度的国家和年代里长时间的没有所在地居民户籍,让我在少年时期对生活的城市充满了疏离感。而在这个二十多年前接纳我的地方,我一落地就是居民,三年后加入国籍成为公民,在这里我找到了家的归属感,在这里,我紧紧拥抱着自己的新生命,与本地规则和文化越来越紧密地连结。

虽然,我是归化的公民,有不少观念,习惯是从我的出生地带来根深蒂固的,但我发现,我跟家人同事朋友间的代际差异已经大过了族群差异。我跟国内老同学的观念差异已经大过了跟本地新朋友的。而在这个全世界多种族混居,包容多元文化的大都市里,不论来自哪里,秉持什么样的理念,每个人都受到平等的尊重,只要ta的理念不侵犯到别人,只要ta清楚的认识,理解自己的权益,并且在必要的时刻懂得保护和捍卫它们。

站在2025年8月,我要告诉那个曾经在原生家庭和原生国家的幽幽暗暗里反反复复的焦虑内耗着的小女孩,放松一些,你还这么年轻;别放弃,挺过当下的难关,走过去,平淡从容的风景在等着你;我也要告诉那个曾经在陌生的环境里孤独无援伤心落泪的姑娘,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痛苦的,心就是在苦涩中被一点一点撑大的。这些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要告诉那个开局不利,曾经漂泊,排除万难,走过了一条好长好长的路的自己,你太棒了!够厉害!也够幸运。爱你,挺你,继续加油,还有更美丽的风景在等着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