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读者的悄悄话
*
一封午夜发来的悄悄话
一位网友发给我悄悄话,我在半夜看到了提示。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据以往的所有经验,这种悄悄话都是表示对我的文字非常的喜爱。结果,这次表达的却是,非常的不喜爱。出乎意料!不过,也不能说是不喜爱,更准确的说法是,表达了对无法喜爱我的文字的无奈。有点儿像一个小姑娘和一个老头约会,姑娘说:大叔,您真的很好,很渊博。可是我太嫩啦,欣赏不了,也跟不动了。咱们还是拜拜吧,别胡闹下去了。
其实,这种意见完全可以贴出来。我们这种文学的论坛全是一味的简单赞扬,其实是没有太大意思的。偶尔看到又比较直白的批评,转眼又没有了。
你忽而很近,忽而很远,转眼就不见了。
我忽而欢喜,忽而忧怨,瞬间,很寂寞。
这位读者说,小说的知识量太大,她跟的很吃力,问我知道不知道,这种多条平行线的结构,让她看的很辛苦。她再也跟不下去了。
从这位读者的来信其实可以反映出,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喜欢知识,往往是因为知识是一种权利,但我们其实对于知识没并没有什么兴趣。如果当年没有被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国门,我们再过1万年也不可能独立的发展出现代的科学体系。我们是一个过于形象思维的民族,普遍的难以欣赏一种抽象的美。而我们的小说都非常的贴近生活。我喜欢你,是因为贴的真的好近。所以,并不存在什么理解上的困难。它们都通俗、易懂,好看。
从这位读者的来信反映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喜欢简单,爱玩大道至简,倾向于把事情越弄越简单,而不是复杂。这样一来,我们的文化就自然而然的越来越简单了。
当然,我写的这部小说其实很简单,而且也不是普及知识,那里面没有知识,只是故事,只不过不是一条线,或者两条线,是多线条的罢了。但是,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没有能说出来,我的这部小说到底想要说些什么?因为,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能把这部80万字的小说,再给我们的这位读者朋友贴一遍。但是,我们的这位读者受到这部小说的折磨,还不足够多吗!不过,据说小f已经开始重读这部小说了!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真想亲她一口。可现在我又非常担心过两天她会跑过来对我说:/、立,你这个大骗子!我被你骗了!p!我现在总算看清你了!这种话我真的是听过太多遍了,我不想再听到了。
我其实非常喜欢闲看和沙丁的某些留言与评论。因为,从他们的留言中我看到有人读我的小说,已经读到很生气的程度,而且还在愤怒和烦躁中跳着读下去。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自觉牛逼的事情。而这位读者也很棒!她已经读到快趴下,表示再也跟不上去了。这够意思了!因为小说已经快结束了,而后面已经没有什么所谓的令人受不了的知识啦!尽管,我认为她不如索性坚持到底。加油!加油!我的小说里已经说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坚持就是胜利!但我还是要对她说:
对不起,亲爱的。你把不该读的已经都读完了。I’m sorry。
*
体会生活中的一瞬间,有时会会心一笑。那些空间里从来不乏诗意。
错觉
她说:你到底离过几次婚,但你不需要回答我。
我说:你不能这样不让我回答,但我无可奉告你。
她说:本来也不想知道,没有人想知道你的隐私。
我说:噢,原来是这样的,原来是这样的。
*
最喜欢的留言
“杨致远生前,《临沧海记》:)害得俺狗了半天,原来是2116年的故事”——sunflower28
如果你把小说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这样去研究,那么你这一年可能就过去了。那样,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而变成了你的一种生活。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是一种艺术的生活。
但是,
这又怎么样?这些都重要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怎样才能过上真正的生活?有谁能告诉我呢?
*
平行世界
“回首往事,我就变得一无所有。对于一枚投入水中的阿司匹林泡腾片来说,一块珍贵的石头,和一个曾经那么年轻,美丽,并且爱过你的女人,有什么大不了吗?那片阿司匹林他也不知道。”
*
完成
有时候,太优美的诗读几遍就不想读了,而且有些貌似不经意的文字却百读不厌,就像布考斯基的这首小诗,每次读都喜欢的不得了:
完成
我们像玫瑰,
懒得开花,
待到太阳,
等不及了,
我们才怒放。
立
2016/11/26-27
赞你赞到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