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leton Version No. 6
昨天说到章部长的嫂子给出话了,这苦命的丫头,她要了。章部长当时就要给哥嫂下
跪瞌响头,被他嫂嫂一把给拦住了。
"这个都新社会了,你还老一套? 小心又被抓去批斗。" 嫂嫂说得软绵绵的,带着笑
意。部长听着那再熟悉不过的无锡口音,只想哭。
部长听话地直起身,想了想,又转身分别给自己的大哥,大嫂深深一鞠躬。说道"二位如
此大恩大德,奕生我今生是无以回报了"。 (友情提示 -- 部长学名"章奕生")
这三个人瞌头,鞠躬,客套话彼此说了一阵之后,便言归正传。
福容老先生先发的话 -- "这孩子的户口? "
"户口我已经落实好了,报在我那个孽障的户口簿上了。这个上海户口,终究是最要
紧的事情。"
福容先生听了此话很是欣慰,不住地点头。
"那小姑娘名字可有取了?" 嫂嫂问道。
"我只想她一辈子好好读书,人生一切都是虚空,丫头如果能够读书,读进去,外面再
乱,这丫头心里总能得一片静土。故取名"章砚",就是想让她终生有笔墨纸砚相伴的
意思。。"
见哥哥,嫂嫂都是不住点头,部长又说道 -- "我倒不是想把这丫头送人," 部长停
顿了一下,用眼角的余光查看哥嫂的反应。见一切都风平浪静,于是又加上一句,
"她不管怎么说,都是我的长孙女。。。不知这寄养。。。你们意下如何?"
"这样好。我们只是替你养大这个孩子,孩子终究还是你家的人。" 福容老先生嘴
角一丝淡淡的笑意,说得很从容。
"再说了,我和你福容哥都这年纪了,孩子18岁那天,我们两个也不一定能守得到。
我们那个女儿,还有那个女婿, 奕生你都再熟悉不过了,你的长孙女儿,大家喜
欢还来不及呢。当然,最好是你家那个园儿能够同人家仙女成亲,孩子终归是同自
己父母在一起最稳妥不过的。" 嫂嫂说完,起身取热水瓶往部长的茶杯里续水。(看
官现在知道了,那个章家的孽子单名"章园",据说此中的典故乃是 -- 帅哥的母亲
要生他的时候帅哥等不及了,"呼啦"一声,"啪!" 就出了娘胎落在了自家园子的草
坪上。故取名"园儿"。)
"呵呵"。。。部长突然笑出声来,"嫂嫂,你那个女婿,我是最看好的! 他们两个结
婚那天,我喝醉了酒。平生唯一的一回喝醉了酒呀。"
三个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客厅里凝重的气氛顿时舒缓了不少。
"哥哥," 部长见大家都轻松了起来,觉得赶紧要把该说的话都说了。。。"我每个
月给孩子寄生活费来。这个你同嫂嫂万万不可推辞的。"
福容先生一脸的平静,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 -- "这个钱你大可不必寄,我同你嫂
嫂的日子终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我坚决不收这钱,你恐怕心里会觉得我是不肯
接手这个孩子。要不这样好不好 -- 你只管寄生活费来,我每月取了给小丫头开个
定期的存折存上,待丫头成年,或许也是一笔钱。那终究是她自己的钱,总比去问
人要钱强一万倍呀。。。"
部长还想说些什么,见嫂子在朝自己摆手。他心里也知道,他这位哥哥向来一言九
鼎,自己再争也是徒劳。于是起身,又给这位大哥,深深鞠了个躬。
看官读到这里一定好奇,这部长的哥嫂究竟是何等人物,部长为何放心把孩子托付
给这两位呢? 大家容我细细道来 --
部长的嫂嫂姓"蒋",学名"蒋克珍", 父亲乃无锡一位有名的乡绅,开办过好
几所学堂,算是乡里赫赫有名的教育家之一。这位嫂嫂有如此开明的一位父亲,从
小就接受西洋教育,会弹一手好钢琴,还回画西洋水彩画。嫂嫂天赋过人,有个女
子师范大学的毕业文凭,解放前这位嫂嫂一直都在上海苏州一带有名的私校教书。
解放后这些私校统统归了国家所有,这位嫂嫂虽然是位教育家,但是这新社会的脑
筋不知为什么,没能转过来,竟然一时跟不上形势,没能赶上那社会主义的特快列
车。嫂嫂于是成了一位家庭妇女。她倒也乐意这样清闲着,过她与世无争地的小日
子。
再说部长的这位哥哥福容先生,曾经是无锡最旺的旺族! 他尽管同章部长姓一个姓,
其实呢已经是出了族的远远亲了。福容先生的父亲早起丧妻,这位老乡绅向来爱妻敬
妻,妻子走了之后终生没有再娶纳妾。福容先生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姐姐嫁
给了个国民党空军里面的高官, 解放前就逃去了台湾。这位妹妹嫁给了个学医的,跟
随丈夫远渡重洋去德国留学,一直没有再回国。福容自己毕业于上院(南洋公院,
现交通大学),精通几国文字, 一辈子都在大学里面教书。章部长的那个嫁入了四大家
族的妹妹曾经是福容先生的女弟子。
可见,这两个老章家,乃世交也!
话说这位嫂嫂连夜就上了火车去诸暨乡下接这个丫头,福容先生不放心,陪同前往。
这个丫头因为自己的亲生爷爷给她找了个好人家,得到一个异常幸福美满的童年和
少年。 (这丫头的故事也相当地传奇,不过她恐怕也常来WXC转悠,她的故事,我未
经许可,不敢乱写。。。望看官海涵。)
那么这丫头那对父母呢? 后来又为什么没成亲结婚呢?
预知后事,请听俺下回分解。
是江上一郎先生的帖子给了我灵感,特此鸣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