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北美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虽然温哥华的公共交通也相当发达,但是缺少开车的技能除了影响日常生活之外,还可能让你失去一些工作的机会,比如有些工作就要求你能开车。刚到温哥华的时候因为是一个人,走走路也当是锻炼身体,但是当你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大,尤其是孩子来了以后,学车买车就成了当务之急了。
在国内时没学过车没有中国的驾照,所以一切要从头开始了。温哥华的驾照是由保险公司发的,很有意思。首先要通过理论考试,去保险公司买一本或要一本类似交通规则的小册子,自己回家学。学完了就可以报名考试了。
终于到了考试的日子,一早我就到保险公司,上了电脑,一共有50题,只要答对40题就算通过了。考试当中我一直奇怪为什么每道题都有一个“跳过”按钮。题目倒是不难,只是有些题吃不准准确答案,结果还没做到50题屏幕上就跳出一行大字,“Failed!!”怎么可能就fail了呢?结果出来发现已经错了11题了。第一次笔试就这样Fail了。
回家的路上越想越生气,这考试这么多年,还从来没不及格过。回到家跟麦琪讲起考试经过,她笑了起来,“你没仔细看考试的注意事项?你可以利用那个跳过按钮啊。”
我说,“怎么用?考试时我就一直在想这个按钮是干什么用的。”
“碰到不太确定的题目你可以先跳过去,反正考试成绩是看你答对了40题没有。如果超过40题都答对了,他们才不管你跳过了多少题,直接就给你过了。”
我只得苦笑着摇摇头,“这算是政策允许范围的作弊。哈哈。好,明天继续去考一次。”
这方法果然管用,第二次考试我只用了20多分钟就通过了,中间跳过了3,4道题。然后就是拍照,填表,ICBC给了一张黄纸作为临时驾照,真正的那张卡会在2个星期内寄到家里。
BC的驾照分好多级,我现在拿到的是L牌,就是学习牌,除了驾照的颜色不一样之外,还专门发给你一个一本书大小的,红色的,上有大大的L字母的磁贴,这是让你贴在车子后面的。学习牌,顾名思义就是还在学车的人拥有的驾照,规定必须有持有5级车牌以上的人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我才能开车,同时必须要将那个红L牌贴在车子后面显著位置上。
虽然拿了姑且称之为驾照的东西,但我还是不会开,也不能开。接下来的任务是找教练,虽然可以找朋友教,但是专职的教练应该是更好的选择,无论出于安全原因还是经济原因(我还没车,怎好意思用朋友的车练)。当时在温哥华要找一个会说中文的教练还是很不容易的,好在小静推荐了她的教练,一个会说普通话的香港人,刘教练。
(就一故事,千万别对号入座,待续。原创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