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分析的比较全面透彻,点赞。的确是人的根器不同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

回答: 反省原因其实有两种状态。禾口2015-01-06 18:15:12

有些人一说就明白而且能看清问题本质,从根上断绝,故不会再出此类错。
有些人根器一般,能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从而避免了一些类似的错误,但无法全部避免,这是削树枝的做法。
还有一类人不懂得总结,只能告诉他具体的戒律,比如什么事不可以做等等。这是剪树叶的做法,具体表现就是佛教里的律宗。

第二个问题就是忍辱,只有忍辱人才能成熟智慧,就是孟子说的那一大段名言,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然后才可能成大事。对于普通人,忍辱也是必修课。
当然我觉得这个忍辱不是无原则的忍,比如对故意杀人犯是绝对不可以容忍。

所有跟帖: 

根,树枝,树叶,很形象。:) -禾口- 给 禾口 发送悄悄话 禾口 的博客首页 (263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9:42:03

转帖一个忍辱的文章,挺好。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2996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20:12:29

谢谢啊,我怎么觉得第二种才是最难呢。:) -禾口- 给 禾口 发送悄悄话 禾口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20:35:09

我又看了一遍,好像第二种比较难境界也高过其他。所谓无念。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158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20:43:15

有点啊Q精神胜利法;))) -沙丁- 给 沙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20:38:57

哈哈,有些情况真象阿q,但还有些忍辱是积极有效值得提倡尤其是和亲近的人。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20:46: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