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一百个(2)

本帖于 2013-09-19 13:03:39 时间, 由版主 玉珠 编辑

上菜前,说点题外话。

每个人学做菜的方法不一样。我特别佩服能照方做菜的人,那简直跟药剂师和化学家没差别了。我属于要看人做菜才能学会的。看人做菜,不一定记住每一个步骤,关键的是体会做菜人的灵魂!嘿嘿,真的是灵魂,能做出同味同色,要的是心灵相通。就像好的传记演员,不一定要形象,但一定要神似。

每一个国家或者每一个派系的菜,都有其灵魂,它同文化和传统紧紧相连。

有一道菜,我很喜欢吃,却从来没有做过,大概以后也不会去做。那就是外婆的拿手菜:冬瓜盅。

我外婆很不擅长做饭。她是100%的女权主义者,生孩子做饭是女人被奴役的表现,是不能提倡的。当然,很多年她也不用为做饭问题操心。不过,她有两道菜是每年必须做的,而且要全心全意地去做,其中一道就是冬瓜盅。我没有研究过,这道菜是不是江南的菜,外婆年少时就一人来北京读书,从来就没有回到江南老家过,也许做做儿时喜欢的菜,才能解解思乡之情。

要吃到冬瓜盅需要极大的耐性,这也是我对这道菜记忆尤甚的原因。

首先,要能买到小冬瓜,鲜鲜的,还带着白毛。然后,要能买到好多的肉馅。在我很小的时候,为吃到这道菜,外婆要拉着我一趟又一趟去排队买肉,那时候一次一人就能买二两,就算是填满一个小冬瓜,也需要不少的肉。这菜还有一个调料:海米,这也需要提前泡好。外婆一般负责把冬瓜洗好,我现在已经记不住是不是要去皮了。我一般负责把冬瓜瓤挖出来。然后外婆把肉馅,海米,米和其他原料一起调好,放进冬瓜。然后,放进蒸锅里,慢慢地蒸!

那时,外婆的屋里有一个煤炉,她就把蒸锅放在上面。然后,我们俩就一起看着电视,看着小说,一边闻着肉香,悠闲地等着我爸妈下班回来,等着冬瓜盅做好。

我妈妈是不善做饭,也不好吃饭的人。她最怕我们做冬瓜盅,每次一进家门,看到我们做冬瓜盅就头大,因为这菜真的需要蒸好久好久,每次我们都要晚吃饭一个小时才能吃到冬瓜盅!!妈妈一般再炒上其他饭菜,放弃吃冬瓜盅。而我再馋,也毫不动摇,坚决要等到冬瓜盅做好才吃饭.

不过,这道菜绝对值得等待。做好以后,冬瓜晶莹翡翠般,肉香,米香,海米香都渗透到瓜肉里去;而瓜果的清香也沈浸到米饭和肉馅之中,香而不腻,还软软的。。。

外婆去世后,再也没人做这道菜。我也一直懒得做,因为没有了等待中的乐趣。

不过,嫁人之后,发现老公家最好吃柿子椒盅,虽然里面辅料有所改变,但大同小异,一菜解两人乡愁。

柿子椒盅以后再上,这次上几个家常的。

4.  酱肘子




5. 牛肉面






6. 炒蛤



7. 水果派




所有跟帖: 

舌尖~ 让人垂涎!美食里面蕴藏着文化,一点不假 -林笑- 给 林笑 发送悄悄话 林笑 的博客首页 (62 bytes) () 09/17/2013 postreply 18:03:46

啊,真是的,这样要多做一道了!吃文化加忆旧。 -fpxjz- 给 fpxjz 发送悄悄话 fpxjz 的博客首页 (20 bytes) () 09/17/2013 postreply 18:08:14

口水,还是得外婆的神韵啊。看学,赞同。老人家这道菜已经得道有魂了。谢谢好分享,中秋节快乐!:)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7/2013 postreply 20:06:26

大早上的馋的口水哗哗。。。。 -Bluebell- 给 Bluebell 发送悄悄话 Bluebel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8/2013 postreply 05:36:17

哎,早上忙的没吃上早饭,越看我越饿啊 -小活- 给 小活 发送悄悄话 小活 的博客首页 (14 bytes) () 09/18/2013 postreply 05:54:19

嘻嘻,刚发现是有标号的。看来前路还很长,鼓励一下! -梵芯- 给 梵芯 发送悄悄话 梵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8/2013 postreply 10:18:2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