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一个农民工----窝窝爹原创之一

本帖于 2013-02-13 06:49:1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舞女 编辑

注:我爸今年实岁七十八,以下文字来源于他刚刚更新的一篇博文。这个农民工我也认识,比我小一岁。这次我回国,正好碰上他来我家走亲戚。本来也想写点什么,看到我爹写的这几个字,我就什么也不用写了。

 

 

他年近不惑,中等个子。他初中毕业时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湘乡一中高中部,这是我们县里最好的中学,可惜高考差几分没有考上大学,去当兵了,在部队又没有入 上党,复员回到老家农村。他是我的远行侄孙,在我们的祠堂里他和我是一行的,我们这一行不发人,往上数十来代至今就那么几户。由于不发人周围本家亲人不 多,他家和我老家相距不远,所以我每次回家探亲都要到他家去看看,鼓励晚辈努力学习,就这样他还在读书的时候就给我写信。大约十五六年前他刚从部队回到农 村时,我正在做点小生意,认识一些个体老板,便介绍他来到我们这里给一个个体老板那里打工——学做百货生意,我希望他将来自己去开个个体户。我认为从长远来说做 生意比打工强。他一来,我看他就是个做生意的好料子,非常的老实、又聪明、记忆力也好,勤恳耐劳,不久就深得老板的赏识,白天黑夜那店子就交给他一个 人了,事后那老板还对我说想介绍他的外甥女给他做对象。可是没干多久,他家里要他回去,说县里武装部门来招工,去广东有事做,工资也比在这里高。农民嘛, 总寄希望于政府,他既当过兵又是武装部门来招,将来也许能搞个全民的、政府的、什么的。当时我也不能过多的劝说,他去广州的一家超市当了保安。事后几年, 我还同他的父亲谈过此事,他父亲说,这个儿子太老实,不是做生意的料子,无奸不成商。我说你错了,做生意就是要老实。

就这样我的这个侄孙当了农民工,一直在广东混,做做这、做做那,目前在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做泥水匠,据他说也不是固定的,哪里有事做就往哪里去。结婚生 子,夫人是老家附近的,有两个儿子,大的十来岁,小的一岁。夫人也常去广东建筑工地团聚,帮他干点活(可能是小工之类),增加点收入,孩子则是岳母家带 着。因为他的母亲几年前头颅开了刀,一说是癌、一说是良性的,身体不好,他的父母带小孩精力不足了。

他特别讲情义,每逢过节、生日每等他都会打电话来,为了节省他的电话费,我常主动打过去,可有时他不接,当我刚把电话放下,他马上就打过来了。我常问及他 的孩子情况怎样、学习成绩好不好,他总是说一般。在我心目中,他的孩子就是留守儿童,我建议他孩子还是自己带在身边好,既亲爱又能辅导一点,他也许是无可奈何,总是无言以对。我也常问及他有没有什么困难,直到去年三月他说要借一万块钱,年底还,我当然毫不犹豫的借给他了,也没有问他做什么用。他是个很讲信 誉的人,快到年底了,怕他急着还我钱,就提前于10月打电话去, 告诉他钱年底不用还,当时他也没有吱声。11月他打电话来,要我告诉他帐号,要还钱来。我说汇款要几十块钱,等到以后再说吧,说不定我还会回老家,到那时再给我。后来他说他回到了老家,想来看看我,顺便把钱带来,我说钱倒不必带来,欢迎来玩, 因为我曾多次接他来玩一玩,要他带着老婆孩子来,旧地重游。

终于他来了,由于车次时间不理想,于12月25日凌晨来到我家里,孩子没来夫人来了。十多年不见,老了许多,已无当年青年之朝气,不胖,更显得踏实稳重、 话也不多。带来了一只鸡、一只洋鸭、100把个鸡蛋、湖南老家的腊肉和我最喜欢喝的老家米酒20斤等等几大袋、大壶,这都是他父母家的土产品,其实他是和 父母分家了的。夫妇俩在我家显得有些拘束,水果放在茶几上他们不吃,吃饭时稍好一点的菜也夹得少,但夹给他们还是吃,看来他们是非常的讲客气。我问他还不 到春节怎么回了老家,又怎么舍得到这里来玩一玩。他说手受伤了,不能在工地干活,所以回家了。我问他是不是在工地干活受伤的,他说,不是,是非上班时间, 走在路上滑倒了,肘关节脱臼,花了几千元用土法治疗快好了,我说要是用西医又得花几万元,他说可不是。我问以后还能不能当泥水匠,他说还能,过了年后还会 去工地。我问他打工时住在哪里,他说工地能住就住工地,不能住就租房。我问他当泥水匠粉刷墙壁有没有灰尘,他说那总是有一点。我多次要他干活带口罩,他没 有直接反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吃猪血可以扫灰(意思是吃猪血可以把吸到肺里的灰尘扫掉)。是呀,哪有农民工带着口罩干活的呢。我家房子装修时,水电工一进 门就用砂轮机在地上、墙上呲呲的开槽,当我进屋时满屋是灰尘,人都看不清,水电工没有带口罩,何等的痛心,我连忙出去买十个口罩交给水电师付,可是房子装 修好了这十个口罩仍在窗台上,而且上面落上了一层灰尘。是呀,农民工是出卖青春年华,出卖强壮体格。说实话我不希望他长久的做农民工,以前在电话中和他这 次来我都是鼓励他努力学习,寻找新的出路,我说网上有很多东西好学,他说不会上网。

他们来的那几天下雨下雪,没有陪他们好好出去玩一玩,直到第三天陪他们到市中心他曾做过生意的地方和我住过的地方看看。我老想农民工在城里盖了十几年、几 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房子到头来买不起一户房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房妹、房姐、房叔、房爷、房祖宗,这些人贪污了?但必竟房子还在,他贪了要把房 子出租,又为什么当下租价也很贵呢?我琢磨来琢磨去,认为是房子拆得太快。盖了就拆,拆了又盖,有人在这个拆房盖房的过程中能得到好处,不惜牺牲农民工的 血汗;GDP虽然拆上去了,但房价也拆上去了,农民工买不起。我想听听这个真正的农民工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于是当我陪着这对农民工夫妇来到他曾经熟悉 现在是一个工地时便逐景生情,说,我来到这个城市正好四十年,我刚来时这里是藕塘、菜园,开头盖一层的平房,没几年,拆掉,盖三(或五)层,又过几年,拆掉这 三五层盖九层,早几年开始拆掉九层盖成现在这模样,高的大概有二三十层。四十年盖了四茬。我这个盖房子的农民工侄孙从专业角度给我解释,什么砖混结构、框 架结构,砖混结构的寿命就是如何的短等等。我说我们农村老家的房子用砖坯(未经烧制的土砖)盖的房子到现在估计有一两百年了还在用。我还说外国的房子拆的 频率也没有我国的这么高,我去住过的房子也有近百年了。他没有说什么了,也许和我想的不一样,要是不拆或少拆,他又到哪里去打工呢?

他也不多住几天,一来便说要走,怎么留也留下不住。我原打算陪他们看看我们市的矿冶文化,名胜古迹、自然风光,都没有实现,看来他对这些东西也不怎么感兴趣 了。我家里有些衣服鞋帽之类的东西,有新有旧,看他要不要,他不要,后经劝说勉强拿了几件,看来他还是不好意思,控制自己,不随便要人家的东西。第四天他 便回家去了。回家后我又打了个电话给他,他说,小孩不亲妈妈,我问是大的还是小的,他说小的,我说小的不要紧,才一岁,只要带在身边,很快就会亲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