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我喜欢

本帖于 2013-02-05 13:50:3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红袖添香老板娘 编辑
回答: 我喜欢师太明年三十八2013-02-04 14:39:25

在70, 我是潜水者, 不习惯高谈阔论, 转一篇;  作者: adada

 

 

喜欢沈从文是从边城开始的。第一次知道边城是看电视上重播的凌子风导演的边城。那年我也就是十三岁,和电影中的翠翠是一个年纪 -一个朦朦胧胧情窦初开的年纪。那个时候家里没有录像机,只好等待电视里重播,到98年出来之前,印象中一共看过四次。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触。这部电影是唯一的我看过的可以能与文学原著媲美的电影。

也是十三岁那年我上了高中,我们高中有一间不错的图书馆。令人兴奋的是图书馆里有8本沈从文文集(一共是十二本)。我看书特别快,曾经一天一宿读完射雕。第一次看沈从文的文集也是飞快的。可是,看完了边城所在的那集后,竟觉得意犹未尽,又看了两遍。那时候才觉得看纯文学的作品和看武侠小说是不同的。看武侠小说是被他的情节和悬念吸引,而看纯文学的作品要细细地读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情绪和他要渲染的气氛。后来我又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把另外七本看了两遍。

沈从文是渲染思绪的大师,更是对人性美的拥戴者。他的作品是田园诗,是乡土的山歌,是水墨画,是纯情的初恋。他写作的那个年代中国出了好多绝世的作家,大都是左派的,巴金,鲁迅,茅盾等等,这些作家的作品中都表现出对时事的尖锐的批判和很强的政治色彩。而从沈从文的作品里我很难看到任何政治倾向。这可能也是他建国后没有出过什么作品的原因。甚至在1988年他去世时,他的卟告在报纸上只有豆腐干那么一点地方。其实他去世之前不久曾盛传如果他是最有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人已经去了,又有谁想去争卟告的地方大小。但是觉得十分可惜,在建国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告别了文坛,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不过庆幸的是最近终于对他的贡献有了一个新的评价。“中国文学史在沈从文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最新出版的两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高度评价了沈从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确认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地位。 由钱理群、温瑞敏和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中,首次以独立的一章介绍和评述了沈从文的作品。”

喜欢上他的作品到了沉迷的地步可能与我当年的年龄有关,也与我童年在湖南生活的背景有关。他描写的湘西的竹筏,吊脚楼,端午龙舟,小镇人的悠闲却艰苦的生活都能引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记得高一时我们的一篇作文的题目是:“看xxx的感想”。我就写了一篇“看边城随想”。语文老师给了我98分,还找我探讨他对沈从文的看法,从此我的每篇作文他都要写个一两篇的长长的评语。

还是看看沈从文在他最后几年对自己评价吧:“我人来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不习惯城市生活,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虽然也写都市生活,写城市各阶层人,但对我自己的作品,我比较喜爱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人的哀乐故事。因此我被称为乡土作家。”

所有跟帖: 

adada是70的啊! -师太明年三十八- 给 师太明年三十八 发送悄悄话 师太明年三十八 的博客首页 (273 bytes) () 02/04/2013 postreply 15:03:47

adada原来70的啊 --redwoods-- 给 -redwoods- 发送悄悄话 -redwoods- 的博客首页 (131 bytes) () 02/04/2013 postreply 15:09: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