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没觉得牵强。没觉得牵强的原因是前一部分虽然蓬勃,但其实也并不见得有多欢喜。朴实生动是肯定的,但是也完全可以理解为怜惜劳苦大众。“为儿送雨衣,老母扶病出。新妇心如焚,江畔杵声促。”这几句表现的忧心就比欢喜多。所以总的来说,后半部分还是这种感情的继续和加强。
至于加强到什么程度才适合呢?那就见仁见智了。哥个人一向是宁谈风月不谈国事的。但是老爷子的思想境界肯定要比哥高,写的诗有忧国忧民的思想,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你总不能要求老爷子也像哥一样整天断背断肠。
关于艺术性。“彷徨复长啸,冲冠怒发直”,这是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强烈的思想感情,夸张的悲愤感正是艺术化处理。所以你说诗的艺术性被减弱了,是不对的。艺术可以不来源于生活,但是艺术也可以来源于生活;艺术可以来源于欢喜,也可以来源于悲愤;艺术可以来源于出尘,也可以来源于世俗。所谓“艺术性”主要在于诗的形式,而不在于诗的内容。现实主义的沉重暗淡内容也可以表现得艺术,并不一定要风花雪月或者蓬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