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我绝无意含沙射影说减肥的事情,只是前阵子写了金克木老先生,突然又想起这位冯骥才,虽然此二人于我不能同日而语。对他我其实也不多了解,只是当年《三寸金莲》印象比较深。但想到了就是想到了,便随口说来,比不得写金先生那文来得严谨。姑娘and兄弟们千万别见怪。我还是很支持大家健身减肥的,这也是保持健康的一种必要途经。
很早前,大概就是在70,有人贴了《三寸金莲》。那是冯骥才写的,许多人称他是怪才!也许吧。
我们现如今是绝对不明白那样的小脚有什么好看,不过看了怪才冯写的,当年真是不少女子以此为荣,主动献身于裹脚事业的。怪才冯说,“写这部小说,我意在给中国文化中最隐秘、最闭锁、最黑暗的死角以雪亮的曝光。如今小脚绝了,可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脚是不裹了,未必将来就不裹手、裹眼、裹耳朵、裹脑袋、裹舌头……”可有人说他是在赞美裹小脚。我呢,看完先是明白他说的前半句。这书的确是裹小脚这事的历史参考书。现在整容风行后,也就得了他那句的后半段。
我倒是从来没特别反感过整容这事。人都爱美嘛。只是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美不美还是要看当下。
唐朝时,美人得丰腴,否则不美;现在美人得骨感。那么小脚时代,美人得脚小,否则不美,对不对啊?裹脚痛苦,可若碰上个吃货,减肥也痛苦。好在现在有健康减肥法,好过多年前吃泻药的日子,那是不健康的。整容那就更是有切实疼痛在内的了!却不见被闭锁被黑暗化,这些年越性普遍化。这要是放回古代,人们研究爱往自己身上招呼刀的人,是不是也得骂:freaky
我脑子里也就是问题,没有多少答案。好比我一直想问:恋足是变态吗?我是觉着即便定性为变态,那也比爱上“痛苦的美”要好些。想想折反的脚,现代人一定觉得恶心,毫无半点优美。多少年后对削去的骨,割去的肉,也会如此想。
美不美啊,在当下。
冯骥才的这本书语言非常精彩,当时因为地方语言的局限,很多地方愣是糊涂地掠过去。天津方言还是十分有趣的。有兴趣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