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墌之战 (三)
燕无心带领着他的雷霆分队骑着快马混杂在浪里黑的五千骁骑中趁着夜色向薛举大军的前军掩杀过去。燕无心的计划是先通过偷营制造混乱,然后他们乔装成薛举的骑兵趁乱直奔薛举的营帐。薛举的中军移动速度较慢,而负责追击唐军的前军则行军速度很快,两者之间的空隙越来越大,因此只有骑马才能更快速地接近薛举,完成刺杀。不过即便是骑马,来回也至少需要一个昼夜。
根据八达的侦察,薛举认为唐军已经彻底溃败,没有还手的能力,因此每日在大帐内大摆筵席,犒劳手下。所以偷营的行动还可以起到两个效果: 1 、震慑敌人,为唐军有计划的撤退争取时间; 2 、把那些赴宴的将军们都赶回自己的防区,为在路上单独和秘密地刺杀他们创造条件。
薛举的前军统帅不是别人,正是他儿子薛仁果。这薛仁果本是击败唐军的最大功臣,最有资格参加薛举的庆功宴。不过一来薛仁果好大喜功,主动要求承担了追击任务;二来薛举作为老子,也实在没有勇气和儿子一起花天酒地,没有体统,所以同意了薛仁果的请求。
为了给正在溃败的唐军士兵打打气,浪里黑对这次的偷营行动作了周密的部署,首先,他让所有参与的骁骑每人多带一只长矛,并且要求他们五十人一组用这支多余的长矛直接攻击能看见的薛军大帐,大帐里一般都是居住的带兵的将领或者军头,五十支长矛一齐捅进去,里面如果有人,多半也会被扎成了刺猬;其次,浪里黑要求所有的士兵只穿皮质护具,卸下所有的金属护具,明面上浪里黑说,去偷营,敌人多半来不及穿护具,所以咱们不占他们的便宜。其实浪里黑是想给士兵减轻负担,又不是两军对阵,偷营的关键在于“ 快 ” 和 “ 奇 ”,负重太大反而失去了灵活性;最后,浪里黑让所有参与偷营的骁骑都喝了个三分醉,唐军的惨败,已经影响到了燕家军的士气,而骑兵冲锋,气势高于一切,因此浪里黑不得不出以酒壮胆的下策。
浪里黑在出征前对所有的士兵说:“ 兄弟们,这一次去教训薛举,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因为有几万弟兄的亡魂看着我们。我现在要求你们,拿出最大的勇气和信心,冲进去,杀一个来回,然后我们回来继续喝酒。你们有没有信心? ”
“有……”
浪里黑大声呼喊道:“ 燕军一出! ”
“ 所向披靡! ”
五千铁骑带着雷鸣般的蹄声冲向薛举大军。
燕无心在浪里黑制造的混乱中带着自己的雷霆分队迅速地穿过薛举的前军,经过大半个夜晚的长途奔袭,燕无心等终于看到了薛举中军的营帐。
燕无心登上一棵大树观察了一会儿,右侧靠后的位置有几个比较零星的营帐,仿佛是大军的军械所。大军出征,一般都会征召一些铁匠、木匠和其他工匠等非战斗人员已备不时之需。燕无心觉得那里是最理想的临时落脚点,于是吩咐猪刀带领另外七十名士兵留下,找一处密林藏身并且伺机接应,自己则带着另外三名铁卫和十名最精锐的士兵化妆成一支夜间巡逻小分队徒步向薛举的大营走去。
所谓骄兵必败,薛举的大军已经被前面的胜利彻底地冲昏了头脑,整个军营里松松散散,燕无心等人没费吹灰之力就混到了军械所,并且用机括迅速解决了里面的人。
天已经快亮了,燕无心想,这要是一个营帐一个营帐的去找,恐怕已经来不及了,但是等明天吧,一来,前军被偷袭的消息很快就会传过来,这里一定会加强警戒;二来,这军械所是个忙碌的地方,即使化了妆藏身在这里的风险也很高。如何才能快速找到薛举本人的营帐呢?
燕无心突然想到什么,询问八达道:“大营里有女人吗?”
八达回答:“有。”
燕无心又问:“你确定?”
八达说:“确定。我虽然没有近距离看到过,但是我翻过大帐里送出来的垃圾,女人用过的东西很容易辨认。”
燕无心笑笑说:“那就好办了,我们有闻香识女人的舒麻。”
燕无心掏出身上的两个瓷瓶递给舒麻交代道:“这件事你去办了,女人最多的营帐里一定住的是薛举。你能在皇帝的寝宫里偷出来他的妃子,往人嘴里灌点毒药这种小事,应该难不倒你。”
舒麻吸吸鼻子笑着说:“不是我吹牛,我能从脂粉味儿里分出女人的美丑。”
说罢,舒麻接过瓷瓶消失在夜色中。
燕无心等舒麻走后马上吩咐其他人跟自己去找马厩,他要去给薛举手下将军们的战马的马掌做点手脚,这样,明天当这些将军们骑上它们躲避自己的追杀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遇到麻烦。
天亮的时候,燕无心和舒麻已经混出了薛举的中军大营与其他雷霆分队的人会合在一起。燕无心将所有人分成两组,分左右,埋伏在薛举中军大帐和两翼连接道路附近的土坡上。
果然,当前军的通信兵送来紧急军情之后,薛举左右两翼的领军将领分别带着几十名亲兵匆匆地离开了中军大营。他们在回营的路上被早有准备的雷霆分队用机括一阵急射,倒地者十之八九。剩下的,或因为马失前蹄,或因为速度太慢,被随后阻杀。
是役,浪里黑的骁骑以损失一千多人的代价把薛举的前军搅了个底朝天,并且为燕无心争取到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燕无心因此顺利地完成了毒杀薛举的任务,并且顺手干掉了薛举左右领军的将领,只可惜薛仁果不在中军大营得以幸免。
第四章 高墌之战 (四)
燕无心回到本方大营,立刻向正在病中的李世民禀报了战况,李世民听完后,病立刻好了一半,激动地坐起来,紧紧握住燕无心的手说:“好兄弟,这一次多亏了你,为我挽回了颜面。否则,等我们回到长安,建成和元吉还不知道有多少难听的话等着我。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感谢和赏赐你。”
燕无心说:“主公言重了,我等做臣子的,为主公分忧是本分。两天后,薛举必死,主公你怎么看?”
李世民笑笑说:“居功而不自傲,大丈夫也。这功我先给你记着,回长安再说。现在你立刻下去传令,后卫变前锋,大军停止撤退,就地整顿,我们要与薛举再干一仗。”
两天后,薛举三军传遍薛举得怪病去世的消息。薛仁果接替父亲成为年轻的主帅。丧父之痛,加上手下的几个重要将领被燕无心击杀,薛仁果以无心恋战,命令大军开始撤退。但这时候,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反因为燕家军的胜利而军心大振,站稳了脚跟,开始反击了。
李世民带病坐在一辆战车里观察着前方的战情,燕无心持刀护卫在一旁。
高墌城,这个让李世民这辈子唯一吃过一次败仗的耻辱之地现在就在眼前,李世民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懑,不停的催促车手将车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
突然,李世民看见自己的士兵已经有人登上了高墌的城墙,因此激动地站了起来,把燕无心挡在了自己的身后。
一枚流矢飞正好就在此时飞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李世民的头上,李世民立刻仰天倒下,被站在身后的燕无心牢牢地支住。
主帅这种时候绝对不能倒,一倒,整个大军的气势也就倒了。
刚好城墙上的唐军士兵又被薛举的士兵击退,燕无心于是慢慢地扶着李世民坐下来,然后放倒在车上,并且传令下去:停止攻击,鸣金收兵。
天心被燕无心秘密召唤到李世民的营帐内为李世民诊治。天心查看了李世民头部伤口,又号过脉后对燕无心说:“大哥,秦王这外伤好治,也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恐怕一时半会儿醒不过来。”
燕无心问:“为什么会这样?”
天心说:“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但是从脉象上看,秦王是个熟睡的脉象。这种病人我以前见过,医书上也有记载,是因为脑部受伤引起的,病人会长时间沉睡,短的可能睡几个月,长的能睡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秦王什么时候能醒过来现在谁也不知道,大哥你准备怎么办?”
燕无心沉思半晌,轻轻地叹息道:“这是天意!天心,只能再辛苦你把我扮回主公。目前的战事,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帅,我们只能退兵护送主公回长安了。记住,此事要绝对保密。”
天心白了无心一眼说:“你把我当长舌妇了?”
燕无心尴尬地摸摸脑袋说:“事关几万士兵的生死,我不得不谨慎小心一些。”
燕无心装扮的李世民对全军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由于这唐朝开国的第一战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回师京城的路上既没有敲锣打鼓,也没有民众、官员来夹道欢迎的场面,反而使得燕无心能够很低调地护送熟睡的李世民回到秦王府。
李世民的正室长孙无垢带着一帮侍妾丫鬟出来迎接,燕无心见有其他人在场,不好直接承认自己的身份,只得向长孙略施一礼,叫道:“夫人,有礼了。”
长孙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轻声笑道:“夫君争战辛劳,让妾身侍候夫君更衣、沐浴。为夫君接风。”
燕无心说:“为夫可否先与夫人单独说几句话?”
长孙咯咯地笑起来,说:“想我了?也好,你们都退下吧。”
其他人陆续退下后,长孙脸色一改,问道:“燕无心,你这是演的哪一出?”
燕无心见长孙这么快就认出了自己,赶紧单膝跪下,冲长孙抱拳禀报道:“请王妃原谅无心乃不得已而为之,只因主公现在身患重病,无心为稳定军心,护送主公回长安,不得不改扮成主公的样子。”然后燕无心向长孙详细讲解了李世民在这场战役中所有的经历。
长孙一边听一边陷入了沉思。等燕无心讲完要告退的时候,长孙突然站起来,向燕无心行了一个大礼说道:“谢将军为世民所做的一切,不过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请将军务必答应。”
燕无心赶忙回礼道:“不敢,请王妃吩咐。”
长孙直起身体,说道:“无心,你跟世民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所以我和世民都把你当成自家人,所以我说话也就不必跟你拐弯抹角,讲那些客套了,你看怎么样?”
燕无心说:“不敢,主公对我恩重如山,为主公赴汤蹈火我在所不辞,请王妃不要有顾虑,尽管吩咐。”
长孙说:“我想请你扮世民直到他醒过来。”
燕无心吃惊地问道:“为什么?”
长孙轻声叹了一口气说:“我已经怀了世民的骨肉,如果没有‘活’着的世民来支撑这个家,我们孤儿寡母就会被人欺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