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奥运,看国风。。。
游欧洲,最好由希腊开始--古希腊文化艺术,几乎是西方文明史的鼻祖。1983年初游希腊雅典,被公元前五世纪的建筑“TEH PARTHENON OF THE ACROPOLIS"震得哑口无言。无论是殿堂建筑还是人体雕塑,无不神圣、健美--想来,奥运,全世界决定由希腊开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于是,我也去了第一届奥运会的遗址----
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里开幕,因为是全大理石建筑,仿佛87年前的奥运会刚结束不久,虽然看台上的大理石坐席,风风雨雨后斑斑点点--可是,坐上去,就像能听到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一般---希腊人露天剧场的设计举世闻名---这座大理石运动场,想必也有类似的回音设计。。。整个运动场有着健美的线条和光明利落的神圣感。。。
所谓“奥运精神”究竟是什么?
(zt)奥运会是集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宗旨为“Faster,Higher,Stronger”。其比赛过程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水平,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实力和民族素质的具体体现。。。。。
希特勒执政时期主办的奥运开幕式,毫不掩饰强盛的法西斯面目,引起不少反感和警惕。
要不是中日战争,日本在1940年就要主办奥运。想不到战败后日本迅速崛起,继续申办奥运、并在挨了两颗原子弹之后的19年---主办了1964年的奥运,同时,将自己的强项柔道和排球首次加入正式比赛项目。当年的圣火传递还经过了曾经的日本“殖民地”香港、台湾---不知是否有爱国人士阻扰?。。。
韩国的跆拳道也在1988年成为奥运的比赛项目了。。。
等了足足一个世纪才获得主办权的中国政府,不知为何没法将最有中华体育精神的武术申请加入正式比赛?万人太极表演好像有点讽刺:堂堂中华武术仿佛成了全球的娱乐节目。。。体育固然以年轻人为主,不过,场内千百位咬着筷子练习微笑的青春美女是否就能代表着中华的“民族素质”呢?
看到英国第三次主办奥运的开幕参与者,才明白当年的第一代革命家为何选择欧洲了。
至今天安门广场上还将欧洲的“革命家”当作招牌日晒雨淋--六十年不改“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的口号,可是,08 北京奥运开幕式看到一个建馆的工人了么?恐怕,奥运的主办者,连一丝念头都没有闪现过吧?老牌帝国的传统老女皇,居然客串电影“007”---做“跳伞”嘉宾和建筑工人同迎奥运--人民日报是怎样形容这样的“民族素质”的呢?也许,当年在延安太艰苦没机会搞“爬梯”吧?偶然与洋翻译跳跳交际舞还被红色夫人吃醋呢。。。
100年来,英国男子团体队没获过奖,这次,两位王子都来捧场了,当记分表打出英国队获银奖记录时,全场多少人振臂欢呼雀跃啊,一向较为拘谨的两位王子也情不自禁了---然而,日本队有人居然默默地、一张一张的记录、一次又一次地向评委、向有关人员平静地、礼貌地、严肃认真地投诉---最终,获得申诉成功,居然由原先的第四名,跃升到银牌!此时,据说全场嘘声大起。。。不过,原先满脸喜悦的英国选手、满心欢乐的皇室人员----只是收起了笑脸,耸耸肩---而已。
经过申诉获得银牌的日本体操选手,互相握手、点头,也没什么特别的兴奋。。。
关于国际网联取消8名选手参赛的决定,虽然中国总教练已经道歉认错了--可是,海内外指责、谩骂国际网联的声音还真不小--有不少人好像是比中国总教练还专业的评论家。
古人说:大音希声---我希望中国队像日本队那样不动生色、按部就班、具体引证、以理服人---叫国际网联改过决定--向运动员道歉!
这是不是也可以显示出我们“国家、民族的综合实力”和“不卑不亢”的中华传统的“民族素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