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教育要分数的时候,美国人向教育要技能。什么样的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这里面最核心的技能有四项: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and creativity。这四项其实一看就明白。有批判思维可以导致创造力,但是创造力需要有沟通和合作能力才能转化成生产力。这个沟通和合作技能,是美国年轻学生教育里的一个基本项目。这里面没有一个是testing skill, certificate skill, diploma skill.
中国教育出来的人要说communication技能,那一定是ellaboration的技能,说漂亮话的能力,文艺点写诗作文这种东西,牛比点的引经据典舌战群儒这种东西,话头上占了上风,把人踩下去了,就是communication能力强吗?其实不是,listen最重要,不会listen,就没有persuade和motivate。非你莫属的boss团里,有这个能力的是那个不怎么举手说话的潘石屹。而不是那些非常ellaborative的boss们。
collaboration就更别提了。中国教育强调的是上下级关系服从,而不是平等的尊重和分享。所以要不就权大一级压死人,要不就老子不尿你老子走人,这是中国现实社会里最常见最普遍的东西,如果是平级之间,你看潜伏了吗,明争暗斗办公室哲学。普遍。美国也有办公室哲学,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但还是跟中国有很大不同的。
郭杰场上的表现当然是经验不足,准备不足。这样的应聘者多了。比如我年轻的时候,简历上说自己喜欢音乐,但是人家说肖邦我只能说我不认识,要是现在我肯定说他是我表嫂的什么亲戚了。然后还能有理有据的说明这门亲戚的由来。郭杰在职场上好好锻炼一下,恐怕比文颐的水平都高。这孩子就是书本学的太多,社会上就嫩了。被人一打击就找不到方位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