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次回国的不同就是带着一个头一次去中国的老外,突然间让我看中国也换了个角度。
一日傍晚,我们谈完公事,我一看表,才4点半,那里离颐和园不远,我就对同事说:“我带你去颐和园转转吧。那可是中国最好的皇家园林,不去太可惜了。”我们打了车,向颐和园开去,一路上我介绍着那里“有山有水有花园,有庙有亭有阁楼,既有西藏的小不达拉宫,又有江南的庭院。傍晚时分,即可以坐在长廊里听着悠扬的古曲,又可以到石舫那边眺望西山宝塔。。。”
我还没抒情完,就到了人山人海的大门。那里一群一群的人,有的乌鸦鸦全是黑西装,有的黄灿灿全带着黄色的小帽。。。老外的不明白,问我那些人是什么的干活?“那是旅游团的,现在全国人民都有钱了,都来北京看看名胜。”同时我脑子一转,赶紧警告:“你可跟紧我,别给挤散了。”
一进大门,老外就更兴奋了,咔嚓咔嚓照个没完,先是一张门口的大牌子:昨日颐和园游客:36000 人;再是对着庭院里无边无际的人群照个没完。我赶紧带人家往后山谐趣园跑,还好,那里人果真少了9成,可惜还没看几眼,就听一大汉狂吼。老外直往那人处看,看得我也好奇,认真一听才明白:“关门了!园子关门了!请大家出去!”原来,现在谐趣园5点关门。我老外了。
出了谐趣园,我们又折回前山,大戏台正在全面翻修,大有推到了重盖的架势。我带着同事沿着戏台边向长廊走去,哪里知道中间地带全部让木板围住,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地道,看不见头,于是乎几百人在黑暗中互相推挤着蠕动着,对面出园的人流更强大,一时间把我们加在里面不能动弹。于是听到小孩子哭,大人叫,我后面的老外有点心慌,大声问我:”芳,咱们去哪里?!“我一时间也搞不清到底在哪里,怎么就几米的高墙地带成了逃难的地道?我鼓足勇气大声说:”就到了,马上就出去了..." 幸好还真是一会就出来了,进了另一满是人的大院子,然后是挤满了人的长廊,别说听古曲了,连导游们都得用大喇叭喊着,才能把自己队里的人叫齐。我真的很佩服现在的旅游团,都6点了还园子里转悠着,以往这点钟就剩下附近的散步的人了。。。
总算在7点坐上画舫,在阴雾朦朦中,静静地看到了万寿山,西山。。。这才是我印象中的颐和园。
因为人流量过大,现在故宫变单行了,全部从正阳门入,景山出。出了后门,只有俩趟公交车,其余都大栏杆挡住,私家车和出租都不能停靠。沿着河沿往东单走,一路乞讨的:缺胳膊断腿烧伤。。。惨不忍睹,最后到了路口,好不容易看到4,5辆出租,问了每位,都不拉客,奇怪!这时一电三轮大侠蹿出,望着前面不尽的栏杆,我也顾不上了,拉着老外跳上电三轮,一路过山车般,来到王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