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陈年卦,名人原是一家亲(4):巨象可敌国(续)

本帖于 2012-02-14 06:38:0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舞女 编辑

上回八了南浔四象的第一个,这回八八其余的。

刘镛家有门亲戚姓庞,这庞家也是四头大象之一,庞家老爷叫庞云鏳,祖上是绍兴人,他爹是正宗的绍兴师爷。庞云鏳的发家经历和刘镛类似,先是在南浔丝行里当学徒,后来自立门户,从南浔收购生丝运到上海卖给洋商,赚到第一桶金。庞云鏳虽然在丝上发了财,但他看到中国经济实力弱小,洋商财力雄厚,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主动,丝在洋商操控下价格大起大落,和现在的稀土、农产品差不多,虽然中国产量大,但没定价权。庞云鏳觉得这生意不能长指望,只能见好就收,转做别的买卖。
庞云鏳发家后结识了红顶商人胡雪岩,觉得药材买卖不错,于是模仿胡庆余堂规模格局,在南浔镇上开了“庞滋德”药店。庞云鏳还有一桩其他三象没有的财路:军火买卖。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棠,左宗棠西征新疆所需军火都由胡雪岩采购,胡则把部分业务委托给庞,庞云鏳因丝生意和洋商熟络,很容易就找到军火商做成买卖。从这以后庞云鏳长做军火买卖,不显山不露水大发洋财。后来胡雪岩囤积生丝欲和洋人一较高下,结果在内外夹击下亏得一塌糊涂,在破产中郁郁而终,庞云鏳的眼光比胡雪岩高明多了。
庞家发达后,和刘镛一样,庞云鏳通过李鸿章,以次子庞元济的名义捐了十万两银子赈灾,慈禧太后很高兴,赏了庞元济举人功名,庞云鏳四品候补,庞家这下既富且贵。
庞云鏳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早夭,二儿子庞元济,字莱臣,号虚斋,他继承家业,在南浔、杭州、余杭等地办丝厂纱厂、在龙华办造纸厂,其中余杭的大纶丝厂是刘梯青的崇裕丝厂的前身。除了办实业,庞元济还画得一手好画,精于鉴赏收藏,当时庞虚斋的大印就是免检品的标志,保证真货,中外的古董商、字画商看到这个印就出高价收购。后来苏沪等地博物馆的字画藏品有不少是庞元济的藏品。
 庞元济有个弟弟叫庞元澄,字清臣,他比他哥哥新潮,拒绝清廷赐封,崇尚新文化,支持革命,因耻为清廷之臣,改字叫青城。早年在家乡办西式学堂、西式医院,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公学的建立有庞元澄一份功劳。后来结识孙中山,慷慨捐巨款资助革命,并加入同盟会,他在上海央租界的别墅一度是孙中山的住处和同盟会的集中地。孙中山逝世后庞元澄淡出政界,寄情于字画藏书,和沪上文化名流交情不错。
庞家还有个堂兄弟叫庞元浩,字赞臣,和刘镛的孙子刘承干是同科秀才,和国民党教育部长朱家骅、组织部长陈立夫是同学(陈家也是湖州人)。庞元浩做过崇裕丝厂的总经理、国民党元老浙江省主席张静江的财务顾问,创办浙江典业银行,自任总经理,董事长则是陈立夫的三叔、陈其美的三弟陈其采。蒋介石凭仗的“江浙财团”不少是南浔富豪。

庞云鏳有个女儿嫁给同镇张宝善,张宝善的老爹叫张颂贤,也是南浔四象之一,祖上是安徽人,他曾祖父在康熙年间迁到南浔,祖、父辈经营酱园。张颂贤亦是从生丝买卖发家,他在上海开的丝行叫“张恒和”。在丝上发了财后,张颂贤和庞云鏳一样的看法,认为丝价被洋商操纵,这碗饭难以长久吃下去。他就和刘镛一样转行经营盐业,刘镛做的是淮盐,张颂贤做的是浙盐,两家不抢饭碗。
盐是朝廷垄断专营,盐商需有朝廷发的“盐票”“盐引”才算合法,但太平天国一闹,东南大乱,私盐横行,朝廷信用骤降,盐票盐引价格暴跌,张颂贤趁低价收购了一家盐行“朱恒源”,改名叫“张恒源”,太平天国平定后,朝廷卷土重来,打击私盐,盐票盐引价格暴涨,张颂贤赚得盆满钵满。制造酱油、食品腌腊都要用到盐,张颂贤既然手上有盐,就捎带着做起了制酱、腌腊、咸菜、腐乳等买卖,也算是重振祖业。
张颂贤有俩儿子,刚才说的张宝善是二儿子,大儿子叫张宝庆,体弱多病,不能打理家族产业,先于张颂贤去世。张宝庆的儿子叫张钧衡,字石铭,喜欢字画藏书,出资帮助丁仁、吴昌硕创建西泠印社。现在南浔镇有张石铭故居,原名叫懿德堂,是张石铭为纪念母亲取的名字,由状元张謇题写匾额。住宅规模相当大,占地近5000平米,建筑风格融合中西,内有吴昌硕等名家题额,宅旁原来还有一个30亩的园林名叫适园,在抗战中毁于战火。懿德堂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二儿子张宝善继承家业,他生了七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叫张静江,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往后再八。

四象中还有一个叫顾福昌,人称顾六公公,经营丝业和房地产业,在四象中房子最多,当时有俗语称“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意思是刘镛家产最大银子最多,张家后代接受新式教育,是为才子,庞家面子不知怎么解释,顾家则是房子最多。顾福昌发家后买下了上海唯一一个外洋轮船码头,“金利源码头”,做进出口贸易运输,外商对他印象很好,去世时美国领事馆特意降半旗致哀。

“四象”的家产加起来大约有6000万两银子,1900年清廷财政收入大约是7000万两,四象之富几可敌国。

南浔的“四象八牛七十二狗”之间大多联姻结亲,互为支援,如八牛之首的邢赓星和刘家庞家都是亲戚,八牛之一的周昌大的孙女嫁给张宝善的幼子张镜芙。这些大财主的后人中多有文化名人,周昌大的儿子周庆云既是实业家,又是书画金石、藏书家,周庆云的侄儿周延年是版本目录学家,张静江的大哥张增熙之子张乃燕获日内瓦大学化学博士,任国立中央大学首任校长。前面第一篇《富贵帝王家》中说到的画家金城是八牛之一的金桐的孙子,金城原名金绍城,还有两个弟弟绍坊、绍堂,都是书画家。还有生物化学家、曾任北大校长的张龙翔也是出自南浔富豪之家。

所有跟帖: 

继续顶。 -贾平凸- 给 贾平凸 发送悄悄话 贾平凸 的博客首页 (108 bytes) () 02/12/2012 postreply 05:37:08

那是,会计名词俺不懂,照老百姓说法,四象6KW是总家产,清廷7KW是净赚滴,所谓敌国多少有点标题党。。。 -井底蛤蟆- 给 井底蛤蟆 发送悄悄话 井底蛤蟆 的博客首页 (73 bytes) () 02/13/2012 postreply 17:28:05

茧箔山立,续车之声连屋相闻 -*柠檬茶*- 给 *柠檬茶* 发送悄悄话 *柠檬茶* 的博客首页 (472 bytes) () 02/12/2012 postreply 06:07:09

南浔确实富,说四象可敌国夸张了,但半个南浔胜一个湖州好像不夸张。 -井底蛤蟆- 给 井底蛤蟆 发送悄悄话 井底蛤蟆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3/2012 postreply 17:36:05

政治文化是经济基础的延续。好文,顶!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12 postreply 06:46:26

谢谢!跟读ing~~~ -jingqiu- 给 jingqiu 发送悄悄话 jingqiu 的博客首页 (177 bytes) () 02/12/2012 postreply 09:48:41

一直追着读呢,楼主加油。 -偶尔到此一游- 给 偶尔到此一游 发送悄悄话 偶尔到此一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12 postreply 10:37:31

偶尔~~~~咋样~~~特好看吧~~~~~ -舞女- 给 舞女 发送悄悄话 舞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12 postreply 12:53:2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