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谁tmd没有过青春?谁tmd没有一个过去!!
我是在香港回归那一年考上大学的,是广西唯一一所211工程的大学里就读生物技术本科。四年的本科学习,把我培养成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补考,重修陪伴了我3年,毕业时,连 CET4 都没有考过,CET3 也没有考过,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校内英语四级考试,据说及其容易,如果考试过关,就能顺利拿到学位证,可惜我,那个惨啊,没过(或是没有去考,在这里不得而知),所以,至今没有拿到国内大学的本科学位证,还带着及其蹩脚的英语来到了这个 bloody island.
不如这样吧,不如这样吧。。。。。
以下是本人在05年写的东西,放在校友录里都快发霉了,这不,拿到这儿来晒一晒,多谢各位 xdjm 捧场了。。
==========================================================
前言
是经历铸造人,还是人打造经历——对曾经还在大学的我们来说是无从得知的,这毕竟不是一个是与否的问题。离开了大学就快五年了,回首大学的四年,我的头皮一阵发麻,眼球无序地转动着,脑海里呈现出一幕幕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事情,50多张或幼稚,或老气,或天真,或可爱,或漂亮的脸,像幻灯片般闪过眼前。于是,多年的冲动终于让我下定了决心来写一些大学里的点点滴滴。无论在大学的四年里是喜是忧,是对是错,我定义大学的四年为:青春无悔。毕竟那是我们最青春,最灿烂的一千四百多个日子。
A. 军训
军训是我们大学四年的第一个开始,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第一次尝到的甜头是在支书的领导下,105宿舍的成员有幸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团体,浏览了九七生物技术二班的成员资料。军训期间,带队的是国军,他们常年驻守边疆,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我们于是学会了唱了军歌,学会了纪律,学会了在21世纪里最终重要的团队概念,学会了射击,也学会了爱国。也是在军训期间,山本于是成为了山本,大生成为了老大,黄叉成为了叉哥,支书成了支书,领道成为了领道,阿泰成为了阿泰,阿痘成为了阿痘,潘治成为了潘直(柳州话),老蒋成为了老蒋,福爷成为了福爷,坚哥成为了坚哥,红哥成为了洪哥,而女生方面,小妹成为了小妹,龙姐成为了龙姐,小董成为了小董……想当初老大在军训时准备的红塔山居然只找到了叉哥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现在看看,其实那一条红塔山在现在都不够分。
B. 班团委
从一开始的两个班的班团委到合并班之后的一个班团委,要职无疑是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和组织委员。在信任动荡的九七生物里,真的可以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班长和团支书换了一个又一个,班委重建之后又重建。投票竞选,班主任的提议和投票后的产生的结果造成的反差,白马黑马各领风骚……印象中,五十多人的班里,超过半数的同学都有在班团委里任职的经历,现在回头看看,也毕竟是大势所趋,也无可否认的是好事,毕竟当初任何在职的班团干,都是为了九七生物的利益着想,只是在谋利益的过程中存在着太多的看法和意见,导致最终的班团委重建。记得两班合并之后的一件大事是九七生物的何去何从问题,与生糖学院一刀两断加入试验所来争取更多的实验机会和实习机会,还是静静地呆在生糖学院等待价值的回归,从而有机会成为独立的生命科学学院,也有机会将一直我行我素的九七生物扮演成学院领导眼里的模范……结果当然是在内外矛盾加剧时产生,意想不到的第三个结果抹杀了许多同学的希望,也改变了班团委的结构。可是无论如何,有些称号在眨眼即逝的大学四年里,却和某些人紧紧相连着:说起团支书,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曾庆东;说起劳委便会想到韦金华;说起文娱委员便会想到彭彭(记忆中,在大学四年她一直都是文娱委员)。
C. 半条命
真正接触这个游戏,应该是在大三,发动者是当之无愧的阿泰和福爷这样的游戏狂人。于是在大家的努力推动下,半条的组织发展到了数十人之多,通宵辟机便成为了家常便饭,虽然学习像股市崩盘那样一落千丈,可是半条技术却是犹如原油价格般节节高升,最后成为了大学时代的一个不朽的传说,以至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组员特地照了一个全家福。
D. “聊拐”
当然这是柳州话,这是大学里仅次于普通话之后的第二大语言,几乎每一个人都能用柳州话说几句“日常用语”。也许是因为大部分的我们是生于后七十年代的原因,曾经在“又红又专”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指引下,我们毕竟没有那么开放。“聊拐”话题发生在月亮升起来和就寝夜话里,而“聊拐”则大多发生在太阳下山之后。虽然大部分的我们没有“聊拐”的亲身经历,可是它却成为了大学四年里永恒中的永恒话题。
E. 补考与重修
第一次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很多人的脸都绿了,毕竟补考和重修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何况重修还要交重修费。虽然当初105宿舍的全部七人和叉哥总共有高达十人次的重修和四人次的补考,可是,我们的观念居然变得那么的前卫,居然浩浩荡荡地骑着六辆单车前去交重修费,并且在交费过程中,与钟老师盘算着我们如何损失了一台彩电和DVD播放机,费用如何不合理……俨然成了一个座谈盛会。之后当然我们还在重演着这一幕直至毕业,甚至是从东校园到西校园,可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也造就了我们“置死地而后生”的思想,这也增加了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从容不迫一个砝码。我们应该庆幸,也应该感谢,毕竟我们曾经补考和重修过。
F. 进城
其实就是逛街,觉得东校园宛如一个远离城市的村庄。只是因为当初没有14 路车,上街比较难,何况我们还比较叛逆,认为逛街不是我们的事,何况没钱没拐。可是,我们偶尔还会逛街,集体行动。记得14车本来就是老车,偶尔会因为发动不起来而要人下车来推。这样的事情,我们一帮人曾遇到过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在秀灵公寓站。一帮人嘻嘻哈哈地下车推车,倒是挺好玩的事情。有时候因为坐14路的人很少,司机大佬也不想每一站都停车,就在车上大叫:XX站有没有人下车?大家对视一阵,就会有人作答:没有!偶尔也坐 218 上街。记得清楚地一次是大三元旦上街,浩浩荡荡的我们,十个人左右竟然忘我地挤上了几乎没有空间的218,因为218是小公车,支书在车上都站不直。进城时,偶尔也享受一下,去多美丽吃西餐,算是比较奢侈的行为了。最后一次集体进城是因为要参加双选而解决买西服的问题。当时好像还没有叫步行街,不过,我们倒是把它走遍了。把刚买回来的新西服穿在身上,每一个人都跟新郎似的潇洒英俊。
G. 舍刊 《家庭医生》和 《人之初》
迫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和求知欲,入学的第一个学期,105宿舍积极发动成员捐钱购买《家庭医生》和《人之初》,并将其定为舍刊。从中我们真正的了解到了其实性知识并不是一个见光死的事物,这是我们应该真正要面对并且要积极面对的东西,性知识于是在105得到了尊重。虽然在搬到新宿舍之后,105被大卸八块,舍员被分到不同宿舍,舍刊也不符存在,可是每当说起《家庭医生》和《人之初》,我们还会很骄傲地说,它们曾是我们的舍刊。
H. “加菜”
“性”这种东西在男性的血液里日夜奔流,无法掩饰亦无法回避,更没有办法宣泄。小时候,只有聚精会神地听大人们讲性笑话的时候,才似懂非懂地满足一次意淫的欲望。读高中的时候,在女同学白色的确良衬衣的透视中,发现了两条从前胸跨过肩连接到背后的吊带。在那时侯,我觉得新奇而激动,我知道:她的前胸一定连着那含苞欲放的可爱的咪咪。年少冲动和热血沸腾是最好的形容词来表达我们对A片感情,我们自豪地把看A片称为“加菜”。多年被压抑的情感,终于在大学时代得到了回报。105 和后来的404变成了我们的演播中心。片源不断,从个人到团体,从宿舍楼到宿舍楼,从东校园到西校园。有从民族商场购买的,有从北大路购买的,有从和其他宿舍以交换方式借的,有从西校园特别是建筑专业的同学借的……反正是看得我们天花乱坠,女演员更是从亚洲到欧美无所不有,有看得回味无穷的,有看得哈哈大笑的,有看得眼睛严重充血的,也有看得口噔目呆的……当叫声,笑声和讨论声掺合到一起的时候,当宿舍里连站的空间都没有的时候,当观众都在“赛挺”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是在造福自己的时候,也打救了别人。可惜我们没有胆子去搞一夜情,但总是有到秀灵路的某一间发廊里实践一下的冲动。现在才明白:“上帝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看A 片”;和“看尽天下A 片,心中自然无码”的真谛所在。
I. 打火锅
当然是在宿舍里打火锅。记得打火锅的时候是特别兴奋的事情。第一次,记忆中第一次在宿舍里打火锅,是在105宿舍里,快放寒假的时候,而且把在建校的联谊宿舍的女生请来做客,潘治在联谊宿舍里立下了汗马功劳。比较大型的一次火锅是在404宿舍里,因为叉哥从畜牧专业朋友那里弄来了好多好东西,兔肉,下水,猪肉…………还准备了好多酒,有漓泉啤酒和桂林三花酒。当天晚上,班主任陈迈居然来了,闻风而来的,不过居于人数上的优势(404,405 和 407宿舍),陈迈没有任何办法。于是喝酒喝到了天亮,火锅也打到了天亮,兔肉成了名副其实的吐肉。
J. 打“拖拉机”
“拖拉机”大王是归谁所有,我不敢轻易下定论。不过,山本,福爷,老大,潘治,坚哥,洪哥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支书则是无可争论的“福将”,阿泰是随叫随到的“自由人”,女生方面,小妹也是个人才,小董曾因无赖悔牌被冠以没有牌风的人,谭珍莲也是一位优秀的牌友,李友芳曾在105通宵血战“拖拉机”,小白也常常受邀打牌。在打牌过程中,总是围满了观众,也总是充满着笑声,责备声,后悔声,出牌时的霸气声,算对牌时的奸笑声和洗牌时的沙沙声。“拖拉机”从入学的军训期间一直打到了大学毕业,也把我们的大学生活点缀得更加色彩斑斓。
K. BB Call
“有事 call 我”成为了我们大学时的口头禅。到了大三,很多都拥有了 BB 机,验证了新鲜事物在大学校园里总是能找到它生存的空间道理。127台,96969台等在我们的记忆里占有着重要的一席,而当初的 call 机号码,始终留在我的通讯录里。甚至在辟酒时,留下179的代号代表“要吃酒”的消息,人马在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里便会赶到。
L. “考试联网”
考试前的一段时间,是“联网” 最活跃的时候,甚至成立了一个“专案小组” 美曰 “考试出题中心”,把任何考试消息通过向老师套题,与607宿舍互通有无,向学委求助,参考前辈题目等方式聚集到“中心”,然后分类和准备答案,最后在考场里通过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实行“联网”,确保“网民” 们通过考试。
M. “全民健身”
到了大学,时间都是自己的。于是,体育运动成为了我们最好的玩伴。在足球,篮球,排球,桌球,羽毛球,乒乓球,长跑等方面,我们都不乏能人。特别是足球和篮球,首当我们最热爱的运动。第一场二班对一班的足球赛,我们就以压倒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在两个班合并之后,足球更是厉害,在与九八生物的几场比赛中都是稳操胜券的。篮球也是让我们疯狂的,以诚哥,姚哥,吴微,导爷为主的407宿舍,加上领道,支书,洪哥,坚哥为骨干的二班军团,篮球的的确确是最让我们为之疯狂的运动。如果说在九七生物里,没有摸过篮球的真的会被笑死的。想当初,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报了名都可以不考,但是NBA的总决赛却不能错过,更何况两者都是在同一天的情况下。每当NBA总决赛的时候,宿舍里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连额头痒了都掏不出手来抓。桌球也让我们在大一是疯狂了一阵,而且还是在期考前,为了把桌球卡用完,我们占了三张台,打了十多小时,才勉强把所有的卡用完,当时真的算是累死了。排球是以女生为主力的运动,丹丹,阿拉丁,阿萍等人都入选院队,并且都是以主力队员出现在场上。羽毛球,是老蒋等几个人酷爱的运动,由于行动比较诡秘,具体情况便无从得知。
N. 三八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是让我们感到一些不平衡和一些安慰的日子。不平衡的原因是因为女生们居然会有半天的假,而男生却没有。都说男女平等,这也就体现了这个问题的自相矛盾,何况没有男人节呢。但是,三八妇女节多少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开心,男生们可以大大方方地走进女生宿舍,并且不需要任何的手续,这毕竟是一年才有一次的机会。男生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可以看看女生的宿舍布局,看看她们的装饰,看看她们能拿奖学金背后的生活,也可以看看她们的床头放着的娃娃和摸摸他们带小锁的日记本。
O. 小炒
由于学校的饮食质量和营业时间问题,加上我们天生的叛逆心理,小炒成为了我们比较热衷的集体活动之一。平均也就是每人三五块而已,但总是让我们吃的饱饱的。常去的地方是后门的饮食街,也就是农院路,那里也曾经是我们的根据地之一。在“骗取”部分班会费来买体育用品之后,剩下的所得加上大家的,常常能赚到一次小炒。虽然这种盗用只有一两次,不过倒是挺开心的。大部分的时候,还是大家一起以AA制的方式来解决的。最好吃的莫过于炒大肠了,每一次吃的时候,大家总是开玩笑地说:这个大肠洗得太干净,不够臭……五柳全鱼,香煎猪肝,宫宝鸡丁,蚝油牛肉……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菜名。
P. 酒肉穿肠过
外出喝酒,是我们挥霍大学时光的一个方式,是我们在大学时的一种生活态度。无数次的酒宴,让我们喝的淅沥扒拉,分帮猜码造就了我们的心照不宣,输码时的碰杯声和赢码时的欢叫声总能给我们赢来一些旁人羡慕的眼光,酒醉后的胡言乱语,动作失调和疯狂呕吐让我们真正的感到了一些从来没有过的快感。啤酒一箱一箱地灌,白酒一瓶一瓶地喝,中场休息时,尿尿的人一排一排地去,其火力不亚于消防队的高压灭火枪。吃炒粉时更是三下五除二地狼吞虎咽,还不时地庆幸自己挟到了三口……酒肉穿肠过曾被我们描绘的栩栩如生。
Q. 彩票
每当说起彩票,五百万便会成为我们的话题。每当星期四和星期天的下午,我们便会把分析已久的号码写下来,让特使们去购买我们的幸运号码。然而每当对奖的时候,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后悔自己没有买某个号码。记忆中,阿田是唯一一个中过大奖的人,而支书,却是我们中的一个幸运儿,中了一个50元。在中奖之后的庆功宴上,我们居然透支了中奖金额,害的支书后悔中了那50元。
R. 出游
有班级组织的,也有团体组织的。团体组织里的有北海游,西郊动物园游,与某一年级的硕士生同游十万大山,主要是以105宿舍和女生们的活动,也许是因为105拥有比较好的女生关系,总是很容易邀请到女生同游。隐隐约约记得有一次去玩,途经崇左,下车休息。于是大家到了一个餐厅里吃饭,价格可谓是天价,庭庭在挟菜时不小心弄掉了一块鸡肉(或排骨),后悔不已,可见当时大家是多么纯朴。班级的倒是记得不是很清楚,只是隐隐约约的记得大王滩时旅游的情景。
S. 做实验
做实验是一件很让人开心的事情,因为是小团体的缘故,男女同学有幸在一起做实验,男女同学关系也进一步得到推动。实验过程中总是充满着开心和快乐,当然有时候实验室也会变成斗嘴的场所,不免有人不开心和哭鼻子的现象。还记得曾经有做过种蘑菇的经历,最后的成品也理所当然的被我们用来打火锅。
T. 看报
《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是我们最喜欢的报刊。因为在上课无聊的时候,可以拿出《中青报》来消磨时间,或是用午餐之后的时间来看。 毕竟我们渴望与社会有更多的接触。喜欢《南方周末》是因为它能报道一些事实,在江山一片好的形势下披露一些真实地我们不敢接受的现实。当然也有同学购买《南国早报》,更方便地了解股市行情和彩票号码。
U. 电话卡
在没有安装宿舍电话时,每每经过女生宿舍大楼是,总是能听到:“xx宿舍,xxx的电话”的叫喊声……自从宿舍里装了电话,沟通方便了许多,于是201电话卡便成为了我们追捧的对象。20元,50元,100元面值的都有。用的最多的地方便是夜聊,有聊女朋友的,有聊无聊的,有被别人聊的。如果说起“红豆”,相信很多人都是忍不住大笑两声。的确,电话拉近了人与人的关系,也把人与人的关系放到了比QQ 更为微妙的地步,面对的不是那冷冰冰的文字,而取而代之的是那磁性的声音或美丽的声音。每当电话响起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得到一个惊喜,当别人在聊电话的时候,总会埋怨打电话总是那么久。宿舍电话和电话卡给我们带了一个更立体的大学生活……
V. 上网
忘了第一个上网的同学是谁了,可是,在短短的四年里,网络的发展速度真的让我们口噔目呆。最初浏览网页,最多的是在主页上晃晃,发展到后来,便愈演愈烈了,居然有同学想做主页的打算。每每听到那56k 猫在发出的拨号声时,心中总是美滋滋的。QQ在当时也没有怎么流行,更不用说网恋了。
W. 助学金
每当到了发助学金的时候,是我们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一年十个月的助学金,每个月能领到30元的,足够撮一顿的了。不过,还有更厉害的,比如阿诺,就能拿到奖学金,那可是我们的三倍多的钱,还有向来学习就好的女生们,连校级的奖学金都能赢到手。
X. 中秋节
中秋节总是要在学校过的,月饼也是在学校里吃的。记得第一次在大学里过中秋节,原二班的班主任还送来了一个大月饼让我们分。并班之后,就没有如此美差事了,于是小炒便成为了我们庆祝中秋节的方式,月,我们不再赏了,用啤酒来伴月光,如同古时:美酒月光般来庆祝。
Y. 音乐之声
没有音乐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没有音乐的大学生活是让人窒息的。命运的安排,九七生物出现了几位音乐高手:吴微兄,黄叉和洪哥的吉他,姚哥,余尾巴的口琴,当然还有福爷的笛子。可惜当时没有任何的念头来搞一个班级式音乐会,倘若举办这么一个音乐会,大学四年中必然会多出几个美丽的亮点。
Z. 牛人们
他们或是拥有让人过目不忘的个性,或是以类似于特异功能的本事让人敬佩,或是玉树临风、美丽动人而让人铭记,又或是四年成长造成的反差很难被忘却,抑或是其他三言两语难以形容的长人之处无法忘记…………臂力过人的梁明阿诺,个性迷人的丹丹,病态美女Lucy,长发飘飘的叉哥,大腹便便的老木,T字台步伐的华英雄,好男不惹女的山本,电脑天才的金爷,瘦骨嶙峋的老大,香烟缕缕的姚哥,篮球精灵似的坚哥,语破惊人的余尾巴,琴棋书画、多才多艺的吴微,博学多才的全博,小巧可爱的彭彭,直来直往的小妹,急急躁躁的小董,我行我素的庭庭,安详柔软的莉莉,风风火火的敏华,呆呆的小白,一本正经的村长家俊,一代股评潘治,讲究科技装备的大鸿,叫嚣东西的鸭子,四年巨变的老蒋,敢做敢为的领道,球技过人、英俊潇洒的诚哥,古怪搞笑的阿泰…………
后序:
当然还有更多,比如我们的选修课程就曾经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还有早操,劳动课,打麻将被捉,半夜和学生会的闹事将装满水或有尿的塑料袋往楼下扔,105宿舍的舍歌《你把我的女人带走》,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之后的疯狂游行,和根哥学跳交谊舞,三八妇女节用班会费给女生买礼物和其后的风波,607宿舍的舍服,在大一时全部二班同学到后门去留旱冰,做毕业论文时的疯狂做实验,用放假前卖纸所得的钞票来狂吃,在碧云湖边上偷芒果………… 一时无法将记忆中的大学四年完全地整理出来,但希望这些关键词能将任何一个大学生从中追回散落在风尘中的那一个青春四年……
完
============================================================
欢迎问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