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古人文学中的科学意识

本帖于 2012-01-12 07:46:4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红袖添香老板娘 编辑

屈原在他的《天问》里写到: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难道屈原在当时就认为大地是圆的吗?(当时是“天圆地方”的概念)

庄子逍遥游中说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就这句“化而为鸟”看,也许庄子早已悟出了“进化论”?

南辕北辙的故事说到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却选择了相反的方向,,一笑之余, 也不排除,他早就知道大地是个球体这种可能。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用自己的毫毛,就能变出无数个体,这或许是说,在中国早知道了“克隆技术”的简易方法。。还有“观世音”菩萨, 人家都是听世音,,他又有什么法术能观世音呢? 如果宇宙空间中没有空气,信息又怎么能通过语言交流呢? 。。。难道是“观”吗?


记得杜甫有句诗“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他又是怎么知道研究物理的方法是细细的推导哪?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堪称千古绝唱,,不过想想,月亮的自传特征,轨道形状,和它与太阳,地球之间的距离比例,都很奇特,至今还是个谜。从这首词可以看到,苏东坡早就觉察到月亮的身世大有学问。。

所有跟帖: 

胡思乱想:) -朗宇迷虹- 给 朗宇迷虹 发送悄悄话 朗宇迷虹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1/2012 postreply 19:56:56

很好很丰富的联想,这种思维才是诗人的思维。:) -红袖添香老板娘- 给 红袖添香老板娘 发送悄悄话 红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05:12:57

谢谢斑竹的认可: ) -朗宇迷虹- 给 朗宇迷虹 发送悄悄话 朗宇迷虹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2/2012 postreply 11:39: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