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视察笑坛,发现有人贴出'X老师经典爆笑语录',我对'经典'啊'语录'啊什么的觉得很...很形容词----不知道怎么表达,觉得现而今这俩词忒便宜...
不过既然是笑坛,冲着'爆笑'这俩字,我也点进去了,下面随手ZT几条:
.知道法国工人半年休假,剩下年干什么吗?罢工!半年休假,半年罢工,多悠闲的日子啊!你上那鼓吹暴动造反,你有病啊?!
.60分万岁,少一分补考,多一分浪费!’……
.别害怕,给我红包,我给你包好(会考成绩)。
.我上高中时你还是液体呢……
.你要上课不听,会考前让我给你补?……一小时一万……年级组长让补的?那一万一;校长让的?那一万二……咱得尊重领导嘛……
.作者(吴承恩借《西游记》)强烈传达了这么一个信息,一只妖猴可以造天上皇帝的反,那你人间皇帝算个毛啊。
.霍去病起得名比较妨他,他叫去病,结果24岁就病死了,要叫个霍感冒可能没事。
...
看完以后,想法唏噓啊...
想当年我也是在国内一所高校混过小十年的,认识的讲师教授没上百也有几十----有满头白发腰板儿挺直的小干巴老头儿,有大腹翩翩动不动就一脑袋汗的胖蜀黍,也有两眼贼光闪亮一脸坏笑的毛头小子...
这些人性格不同但平时基本上都是道貌岸然的,偶尔出差完成项目以后,对方宴请的时候会有人不胜酒力,脸红脖子粗地豪迈一番,回来以后还是人模狗样儿的...
但有一点,在我多年扫搂道换灯管儿的同时,旁听过上百堂课,没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肆意乱喷的----也许是我运气不好,有个性的老师没让我遇见...
现在回过头说说这位X老师的经典爆笑语录.总体来说,'经典'啊'语录'啊根本谈不上,撑死了一个字儿:贫.
至于爆笑嘛...马马虎虎吧----趁现在相声界不景气,如果拜个有声望的师傅,X老师在相声界应该不愁饭吃.
但是----关键在这'但是'后面...
X老师显然不想混相声界,至少现在不想.他的身份还是X老师,他的舞台还是在三尺讲坛,他的观众还是那些十来岁的学生.
十来岁是个什么概念?正是学坏容易学好难的年纪.老师掰开了揉碎了讲的知识他不一定听得进去,随口喷的惯口他到是记得门儿清.
也许有人说X老师是寓教于乐,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地通俗地讲出来.可为什么现在网上热卖的多是'X老师经典爆笑语录',怎么没见多少正经东西涅?
我也不是说当老师就一定要张嘴'新闻联播'闭嘴'人民日报',其实象X老师这样的口才,不说相声界,就是在饭桌上也是道不错的下酒菜----喝得五迷三道儿的一通乱侃,同意的一笑不同意的一骂,挺有意思的.关键是你上课的时候要注意分寸,老师的职业是很神圣的,'传道,授业,解惑',远不是贫得出彩来的.
总之一句话,看见流传的X老师经典爆笑语录我就心寒.更过分的是,另外有些XXX老师的语录里明显有对学生很强的刺激性语言,别人看着很可笑,可在当事人尚不成熟的心理会留下阴影.这样的XXX是配不上老师的称呼的.
一旦老师跟'爆笑'扯上了关系,那可悲的就是学生了...
半夜小心寒,爆笑老师让人烦
P一个S:谨以此文纪念英年早逝的苹果乔爷----一个人死了,身后有各种评价:专业上的,性格上的...爱评就评吧,估计乔爷现在也不在乎了...
P又一个S:也许有人奇怪,我说的通篇和乔爷扯不上关系,却为什么要用这篇纪念他...其实没关系就对了,因为我和乔爷本来也扯不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