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事情都需要逆向思维去理解,不然你就会落入某种陷阱。
比如情书,如果你和情侣还处于非常稳定的情感状态,你们俩的情书一般都会当作私密的事情保护起来,即使有时候你太高兴太激动,也只是和最亲密的朋友稍微分享一下。也就是说,你的情感虽然汹涌澎拜,但情书保管上一定是静如幽泉。相反,如果你的情书被纷纷扬扬地传播开来,说明你陷入某种麻烦了。
二奶们会小心收藏这些情书,因为那是他们情侣关系的最确切的见证。一旦自己遭到抛弃或是在供养问题上出现矛盾,将这些情书公布出去有两个效果:一是让对方包二奶的事情曝光。这个很有杀伤力,如果对方地位显赫。第二,是让律师们有充分证据对对方提取经济诉讼,这个同样很有杀伤力,如果对方钱财丰沛。
和二奶们相比,大奶们对情书的保存的动机就纯洁多了。她们决没有以上提到的两种企图,因为一纸婚约比情书更有保障。所以,大奶们只会偶尔将那些情书翻出来甜蜜地欣赏,温情地回味。如果老公还像以前那样对她好,对着情书她会庆幸自己当初作出的选择多么正确。如果老公现在在情感等方面不能让自己很满意,她会轻叹一声:男人的话不可信呀!追求我的时候说得那么好,现在却。。。。不过,现在回味一下当初,还是很甜蜜的。虽然话不可信,留着这些情书还是很甜蜜的。
即使是两口子到了闹离婚的境界,大奶们也不会将这些情书公布出去。她有可能将其烧毁,表明自己要忘掉一切。她有可能将其还给对方,表明自己要轻松翻过这一页。但绝对不会将这些情书公布出来。
不过,的确有一些情书最后被公布出来,要不然我们怎么能欣赏到那些优秀的情书作品呢。总结一下,有几种可能:
1. 两口子都离世了,情书最后留给后人。如果这两口子是名人,自然就会有人去上门发掘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一些隐秘的情感。这样在他们的传记中,这些情书就被公布出来;
2. 两口子有一人离世了。另一位为了怀念和纪念,可能会将情书公布出来,从而说明自己和对方的情感世界多么完美,多么令人陶醉。旁人读起来,会和未亡人一起感叹:老天不公呀,这样好的两口子你拆散他们干吗?
3. 名人写传,为了表明自己在感情上非常纯洁,也会将那些本该秘密保存的东西共示出来。名人吗,不暴露点隐私,谁会对你长期保持高度的关注?
刚看了个两个报道,都是关于杨振宁和翁帆的。第一个说翁帆现在在清华大学低调读博。本人也读过博,实在想不出“高调读博”和“低调读博”的区别。只能推测,翁帆女士“高调读博”一定是拉着杨振宁先生一起到课堂听课,然后每次上课前,让授课老师先向杨振宁先生敬礼问好,才开始上课。“低调读博”嘛,就是和其他读博的人一样,自己老老实实地去听课做论文。
第二个报道说,杨振宁先生和翁帆女士的情书曝光了。读过的人说写得非常的那啥。虽然不知内容,但本人对此有些怀疑。翁杨二人虽年龄悬殊,但翁帆是明媒正娶的太太,没有任何上列的二奶们公布情书经济上的动机。另外,杨振宁虽年将九旬,但自和翁帆结合后,得其精心照顾,身体比10年前更加结实。二人感情生活稳定而健康,翁帆没有大奶们公布情书的情感上的动机。第三,翁帆是个低调的人,读博都很低调,难道她会借着情书来高调炒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