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它是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 年),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在青岩设屯堡。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 年)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由于占据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后数百年,作为军事要塞的青岩古镇经多次修筑扩建,由土城而渐成街巷纵横错综之石城。
现留存城内的文物景点多为明清时的古建筑。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 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古镇四周筑有城墙,分内城和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气势宏伟的定广门城楼与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辉映。
贵州境内山多石多,因此,贵阳城郊民居靠山吃山 , 多以石片当瓦,石块垒墙。青岩镇依山傍岭,建筑依山就势,城门城墙街道更是多用石头建造而成 , 令人叹为观止。一条条纵横四方的青石板路和弯曲狭长的小巷,分列两旁的、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门窗间精雕细刻的小棂,石坊上倒立的石狮等等,无不引人发思古之幽情。
小镇中除了有众多的寺庙,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除了寺庙、教堂,镇上最有文化代表性的东西可能就是保存完好的古代牌坊,据说古镇原来是有8 座石牌坊的,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只留下三座了,它们分别是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坊” 、南门内的“赵伦理百岁坊” 和靠近定广门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 。虽然这些都不是我们这次重点去看的内容,但是仍然很赞叹青岩这边远的弹丸之地内的文化包容性是多么强大。
青岩古镇的民居表面看起来和其他明清建筑并无明显不同之处,青瓦石墙、古朴沧桑,但仔细观察,却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个性和地域色彩。
贵州素来有 “ 天无三日晴 ” 之说,门面作为商铺的民居,一般会显得高大一些,光有第一重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更何况还有带着风的偏山雨,但总不能把门关上了不做生意吧,于是就再加上一重檐,很好的保护了柜台,这样再大的雨也不怕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双重檐就像人的眉毛和睫毛,这种带着仿生学的商铺式多功能民居建筑,含蓄而又实实在在地彰显着先人的智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