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今天随便说说歌词和诗词之间的区别。歌词和诗词都是需要给人意境的美感,这种意境的美感需要受众的主观来想象出来,不是字面直白出来的。这是两者的共通之处。
诗词是直接通过文字本身来树立意境的感觉,如果是好的诗词,这个文字对于意境的表达是恰到好处,加上再好的音乐来演唱,都会有脱了裤子放屁的感觉。是说给诗词谱曲唱歌的,并不是说有伴奏的诗朗诵。
歌词是要跟恰如其分的音乐和在一起才能树立意境的美感的。唱出来美妙的歌词,干读出来就显得不是太晦涩,就是太白话。反正不是个味。因为那样少了音乐的导引,原来的意境树立的就不充分或者走偏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语言的艺术最主要的都是讲究修辞的方法。主要是喻和比。喻是比喻,说的是词义。比是排比对仗,说的是句型。诗和歌这两种方法都有用。但侧重不同。诗重在用喻,而且用词要精炼。这个精炼需要诗人把比喻的两方的共同点抓得很精准,用词短促到位,不能太罗嗦。如果抓得不准,怕人不明白就会想要加字解释,一解释就罗嗦了。这个就是诗中的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例子太多了。
歌也在喻,但是这个喻不需要太精炼。否则让音乐变得多余。比如那首《爱情转移》里面的很多诸如橱窗、旅馆、浏览珍藏等等,特别是那两句“流浪几张双人床 ,换过几次信仰,才让戒指义无反顾的交换”道出了人们对爱情来来去去的迷茫。但是这个表达,是通过音乐恰到好处的导引,才使听众有了深刻的感伤。如果离开音乐朗读,就会干巴得很了。
诗和歌在用比上也很不同。歌的修辞重在比。而且可以把比扩展到排比的气势上,就是说经常是超过两个成分的并行结构。在字词选择上则不必要那么工整了。大多数的歌词都有排比,甚至是没有排比都不成歌。而诗对比也有要求精炼,两句话的对仗工整常常足够。比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短促精炼的对仗对于诗的气质足矣。
没有比的诗和没有喻的歌唱有,但是没有喻的诗和没有比的歌很少见。
拿一首好歌做例子,还是这首《爱情转移》。歌词附在后面。关于这首歌的解读已经很多。不过重点不是解读,而是听者听歌的时候的感受,那种撩动心声的酸、伤、痛、快,必须是听歌才有。如果只是朗读,没有音乐,还要做出同样的感受得表情,那就像听到翁女为宁伯叫床一样了。
总之,好诗不唱,好歌不诵。
如果非要把这首里的从一个湿胸到另一个湿胸的意境拿出来朗读,我觉得可以试试用苏轼的一首蝶恋花。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虽然经典,那是因为它来自古人。放到这里来好像不过瘾,因为没有道出那种今人在旅馆双人床单上的浪漫。也更表达不出歌词最后鲜明的指出来的最美的平凡。所以如果您还不满意的话,可以再试试流氓的新作。
蝶恋花。爱情转移
[70]贾平凸
年少识得佳人脸。爱情预产,辗转双人馆。埋了客单客又满,情长无计嫌路短。
几回伤感湿人眼。谁与停站,寂寞再浏览。读过答案答还乱,平凡也是多勇敢。
谁能给把爱情转移找来帮贴上。我现在的技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