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见凸版水浒的时候,以为这又是一个重嚼古人口水的系列。重嚼得好,肯定要放箭牌,让人们听古典故事的时候,闻出些现代的口臭来,博大家一乐。
不过点进去 看了两篇以后,觉得不是这么回事。要嚼好古人口水,那就必须真的把古人口水翻来覆去嚼透了,然后口香糖加的恰到好处,不能伤了老祖宗口水的本来面貌,出来才换众人的叫个油菜。比如明朝那些事。
凸子这家伙不是这样。对于古人的口水,这位老兄是没怎么嚼过。故事情节老是胡编乱造。有人看着不顺眼,出来指正过一次。秦明和索超到底谁在大名府的问题上,凸子不知道现在搞明白了没?我自己不是水浒通,不敢出来指正他的错误。但是整篇读起来就是觉得情节的错误肯定不少。
抛开错误不谈,凸版水浒其实有点现实意味。意味,不是意义。看完了我猜这个可能是凸子自己创业经历揉进去的东西。还拿水浒说事,但拿凸子的经历说理。天使啊,竞争啊等等听上去更像是一个案例分析。还有些心理分析什么的。
考古的精神我还是很缺乏的。但是看看其博客。乌七八糟的什么都有。他写这么多没用的东西为了什么呢?他还有个自传类的东西,本来想从里面偷窥点什么出来,但是这老兄写半截就停了,好像还没进入21世纪。接着就是这篇水浒了。
我的意思是,您能不能集中精力先把这个写完。我正想着海归呢,说不定您这个对我还有借鉴意义。意义,不是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