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波士顿的一家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做一个银行的项目。公司里有一个同事,名叫安琪。安琪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因此很快就成了朋友。
安琪是个美国人,性格开朗,特别喜欢交谈。她家住在波士顿近郊,两个儿子都大了,老大结婚了,老二也已经上了大学,所以安琪的生活非常清闲,中国文化也就成了她的业余爱好。
她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但经常拿来一些不知从什么地方搜罗来的图片给我看,问我这是什么地方,那又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是不是历史古迹,那个地方是不是佛教圣地等等。说实话,有一多半的图片,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只好告诉她,中国很大,许多地方我都没有去过。虽然这么说,也总是会尽力去帮助她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初秋的一天,快下班时,安琪递给我一张纸,纸上有她写得非常工整的英文。
“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中国诗,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如果你知道的话,能不能告诉我中文是怎么写的?非常感谢,明天再见。”
“没问题。”我痛快地答道。然后好奇地拿起那张纸,读了起来。。。
"Thinking ofYou"
When will the moonbe clear and bright?
With a cup of wine in my hand, I ask the blue sky
I don't know what season it would be
In the heavens on this night
I'd like to ride the wind to fly home
Yet I fear the crystal and jade mansions are
Much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
Dancing with my moon-lit shadow
It does not seem like the human world
The moon rounds the red mansion
Stoops to silk-pad doors
Shines upon the sleepless
Bearing no grudge
Why does the moon tend to be full when people are apart?
People may have sorrow or joy, be near or far apart
The moon may be dim or bright, wax or wane
This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
May we all be blessed with longevity
Though far apart, we are still able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e moon together.
On the Mid Autumn Moon Festival of the year 1076,
I drank happily till dawn
and wrote this in my cups
while thinking of my brother Ziyou.
读起来为什么这样的熟悉?我心中在想,这不是。。。 抱着猜想,在谷歌搜索中敲入了几个关键字:thinking of you su dong po
猜想马上得到了证实,这首诗的确是苏轼《水调歌头》的英文翻译。脑子里一直以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不能翻译的,因为古文的精练,翻译后基本上就没有原来的韵味和意境了。可是看看这个英文翻译,居然在有限的字数内成功地表达出了原诗词的韵味和意境,真了不起!
转天,高兴地告诉安琪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首著名的词,苏轼是如何借中秋月景,表达出了思念之情。安琪听过后非常兴奋,要求我给她用中文写下了原诗,说自己虽然看不懂中国字,也能体会到其中的美。象安琪这样的外国人其实非常渴望去了解中国五千年文明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可惜中文却成了他们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这方面讲,古诗词的英文翻译其实是很有价值的。
项目很快结束了,离开波士顿之前,与安琪还有其他几位同事一起吃了顿farewell lunch,应安琪的请求,欣然在她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中文名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附:苏轼《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