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说“孝”

本帖于 2011-01-06 07:10:3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罗曼 编辑

    孝的目的

       人们通常把“忠”“孝”摆在一起说。比如“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这个对联是由文人纪晓岚总结的。然而现在只是在乡下的门楣上还常能看见。

       又比如,近代中法海战开战在即,军舰上曾经被清政府选送到美国留学的幼童之一的黄季良,在战死前是这样写信给自己的父亲的,“犹记父亲与男之信,嘱以移孝作忠,能为忠臣即是孝子等语。”

忠既是更大范围内的孝。故而这些年,孝道是被某些思潮攻击的重点。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些思潮所正真要打击的,可能是别的吧?

这些人的手法通常有二,第一是,把忠孝,解释为愚忠愚孝和伪忠伪孝。愚,比如绝对情况下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比如,秦公子扶苏接到奸臣逆子赵高胡亥的伪造的秦始皇遗诏,他不探个究竟,就自杀了。是为“愚”。又比如,我们知道有个香港明星,其母豪赌,不惜把女儿推进火坑填赌债。如果这个女儿终身都顺从母亲,通过卖身供她赌博。那么也是“愚孝”。

又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说那些片面追求"文死谏,武死战"的大臣们,只顾图汗马之名,而弃国家,君父不顾的。就是“伪忠”。而古代小说里说的,某名士为父母结庐守孝三年,其间纳妾无数,生子一堆。是谓“伪孝”。

其实忠孝和愚伪忠孝的关系,好比糖分和糖尿病。前者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后者是前者的滥用导致的恶果之一。正是过犹不及。却不可因噎废食。

第二个攻击孝道的手法,就是认为,中国的文化是以“孝”的手段,达到“忠”的目的的。其实不然。

溯本逐源。儒家中,专门讲述“孝道”的经典是《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这说的是,孝,是从侍奉父母出发,经由忠于国家这个过程,最终达到“立身”这个终极目的。

对比基督教中新教的教义,是以“信”基督为手段,而最终达到“进天堂”的目的。

        且不说,所谓教义,或寓以利,或寓以义。且说,如何通过“孝”道达到立身呢?

 

                                                                  两种选择

        古人辩佛法说,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有的落在草席上,有的落进粪坑里。这说的是人的出身的无法选择。然而人非草木。因为之后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

没有遇到理想父母的人,孝道的选择通常有二。一个是才女张爱玲,她有个悲惨的童年。她追求自由的母亲,丢下童年的她留洋去了。她的爸爸,一方面是她才华的最初发现者。一方面,又毒打她,禁闭她,甚至为了奄奄一息的她请医生,按照张爱玲的解释,只是出于怕亲戚们的笑话。   

         以后的张爱玲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这样的阴影。我们知道,她在抗战期间嫁给了汉奸,然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出国,然后嫁给比自己大30多岁的老人。她对父母,兄弟都决绝异常。亦如她对社会和国家的。她当然有充分的理由。就像她自己说的,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她老年的时候,得了恐惧寄生虫的癔症,几年内搬家180多次,最后她病死后,几天才被人发现。她一直不肯要孩子,她说,她对自己的母亲这么差,她害怕她的孩子会替她母亲来报复她。可见,纵然外人们能体谅她,但是她自己,和生活却不能。

她的人生轨迹写在文字里。就是自怜,自闭,归咎中日趋成沦。

而类似的情况下,还有另一种选择,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比如先代帝王舜的故事。话说,舜娶妻之后,他的弟弟象垂涎他的妻子,他的爸爸眼红他的财产。于是父子俩合谋想害死舜,他们用了各种方法,从活埋到火烧。然而被舜逃脱。舜假装不知道,继续善待父亲和兄弟。甚至以弟弟象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他留下的,不仅仅是“象喜则喜,象忧则忧”这么个成语。“史记”上说舜以孝著称,而他居住的地方,人心所向。“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史记”上说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故而,尧帝选择了他做自己的继承人。最终舜经由孝和治国,而成为后代传颂的圣人。

或说这个故事的虚假。其实同样的事实,从来都有不同的解释。而这个解释,就是价值取舍的方向。 我们要选择的是以德报怨呢?还是以怨报怨呢?

 

                          从孝到立身

 

那么相似的境遇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选择呢?

孝,是以报答父母的恩情为基础的。而同样一个经过,从来都可以产生不同的解释。

有人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所谓十月怀胎,三年哺育。

也有人,比如圣裔孔融却有一段“父母无恩论”。他说,父之于子,论其本意,不过是发情的产物!而儿子和母亲关系,就好像东西装在瓦罐里,出来了就关系就脱离了。三岁让梨的孔融未必真不孝。然而他的言论,却直接推到出了不孝无罪。人问,饥荒的时候,如果只有一点儿吃的,给父亲吃么?他说,如果父亲不好,就给别人。

 孔子说,“罪莫大于不孝”。其后裔孔融最终以“不孝”的借口被曹操所杀。正是天意弄人。

人与社会的关系,通常从父母与家庭的关系开始的。而人对社会态度,可以说是对父母的态度的反馈。

而社会与我们有恩无恩呢?同样的境遇,也有两个不同的选择。

前些年有个连环杀手被抓获,那是个弃儿。人问他为什么他能为了廉价手机这样的小事情杀人呢?有没有想过别人的家人会多么伤心呢?他回答,这是别人的人生,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被遗弃,既然社会无恩于他,何不残忍孤绝。

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出报复社会的理由。幸而我们周围,做出相反的选择的人是主流。

   故而,孔子把“不孝”说成是天下大乱的根源: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故而,从对待父母到对待境遇,在任何情况下知足而感恩。难道不是立身的第一步?

 

 

       父母对子女,有爱与不爱,爱多和爱少,公平与偏袒,无私和自私。子女就从父母的态度中,反馈出多样的态度和人生:以德报德,以德报怨,忘恩负义,以及破罐子破摔。

 我们中的大多数一生都在调节和父母以及子女的关系,需要在权利和义务,期许和失望,付出和得到中判断和纠结,既无法自己想要的境界,又没有办法逃避。要兼顾对父母的责任义务以及自己和自己小家庭的平衡。就如我们和社会上的一切关系。而能够调节好这种关系,难道不正是“立身”的过程?

                                                     读一段《孝经》

       这是古人们的启蒙书之一。比如神童如梁代的昭明太子之类的,三岁读《孝经》,八九岁上去太学讲授《孝经》,而尽通大义。

       我们也算三十而立了。那么也读一段 《孝经》,装个样子吧。  第一章开宗明义全文如下:

孔子闲居,他的学生曾参侍座。孔子问:先代的帝王(包括前面的舜帝)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以使天下人心和顺,人民和睦相处。上下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曾参离席站起来说:学生不够聪慧,不知道。

孔子说:only孝,是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所产生的原因。你坐下,让我来告诉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所谓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诗经.大雅"说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注:所谓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段话里,大概也有不再适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那么献上温情的致敬,然后无视掉,就可以了。如同对待父母的缺点。又何须笔伐口诛。

 

所有跟帖: 

男人孝为友, 女人善可娶... -都是国人- 给 都是国人 发送悄悄话 都是国人 的博客首页 (95 bytes) () 01/04/2011 postreply 11:49:33

百善孝为先 -红袖添香老板娘- 给 红袖添香老板娘 发送悄悄话 红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1 postreply 14:32:25

根据何来? -dalet- 给 dalet 发送悄悄话 dale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15:43

一个连亲身父母都不爱的人, 别提善字 -红袖添香老板娘- 给 红袖添香老板娘 发送悄悄话 红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6:51:05

儿白!绝对的! -玉珠- 给 玉珠 发送悄悄话 玉珠 的博客首页 (99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13:27:39

东北往事上看到的吧?:) -红袖添香老板娘- 给 红袖添香老板娘 发送悄悄话 红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16:37:28

8是唉。。。我看得那部不很黄却真的狠暴力。嘿嘿~ -玉珠- 给 玉珠 发送悄悄话 玉珠 的博客首页 (56 bytes) () 01/06/2011 postreply 05:20:21

华人讲孝讲血统。孝是单向性的。而善,是互动是双向的。有善心的怎么不会爱护父母? -dalet- 给 dalet 发送悄悄话 dalet 的博客首页 (7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21:15

俺不太懂大道理 -红袖添香老板娘- 给 红袖添香老板娘 发送悄悄话 红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页 (9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6:52:47

可是,做父母的,是不是每个都伟大?没有人利用孝道欺负欺压自己的孩子吗?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1 postreply 17:00:29

似乎你的童年受到很多不平和委屈,有怨气,父母有问题孩子最可怜,有空看看武志宏的书,你能很好的得到疏导 -musicstore- 给 musicstore 发送悄悄话 musicst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3:51:34

我父母知书达礼,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过,我说的话,每个父母应该摸着良心想想,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19:34

孝是不讲原则和是非是单向的。子为父隐是最大的孝了吧?嘿嘿 -dalet- 给 dalet 发送悄悄话 dale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22:44

每个父母,为什么讲这么大的话题,自己非找不痛快呢 -musicstore- 给 musicstore 发送悄悄话 musicst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7:01:27

中国有多少父母,不是自觉地把自己高高地摆在孩子的头顶,一心一意做孩子的主人呢?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1 postreply 17:04:39

好坏,阴阳总是并存的。如果父母有问题,是来自他的童年,生存环境压力形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 -musicstore- 给 musicstore 发送悄悄话 musicstore 的博客首页 (46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3:44:14

我的看法和你相同。此外,有的人,是故意看不到父母的恩德的。 -玉垒关- 给 玉垒关 发送悄悄话 玉垒关 的博客首页 (126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18:25

这和孝无关,和善恶的道德有关 -dalet- 给 dalet 发送悄悄话 dale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23:31

对,孝是中国人劣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欺负弱小,高潮是24孝里的 埋儿救母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34:44

任何有良心的人都不会否认恩德,但孝顺却把施恩的那一方变成放高利贷的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15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23:44

谁呢,谁把孝顺当放高利贷的? 如果自己有不满,察觉它追踪它,来自哪里,孝不过是一个出口 -musicstore- 给 musicstore 发送悄悄话 musicst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7:04:21

父母是无私的,总是尽一切可能的奉献,只为子女着想,一定要孝顺父母 -musicstore- 给 musicstore 发送悄悄话 musicst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1 postreply 17:19:25

拉倒吧,听过 恩威并重 这个词儿嘛?亲情变成孝顺,本身就是民族之耻。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1 postreply 17:24:56

这只不过是你个人的感觉。你很可怜,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真正的爱 -musicstore- 给 musicstore 发送悄悄话 musicst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3:34:42

也许是吧,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只有严厉和教育。我其实说这些,只是想提醒年轻父母们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14:25

严厉和教育不是坏事:)但是要看把你往哪儿引导:) -dalet- 给 dalet 发送悄悄话 dale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24:17

俺怎么也找不到无私2个字,在那些特注重孝道的父母身上。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1 postreply 17:33:04

每个人都在无私和自私之间徘徊的.所以,怎么通过"孝"而修身,是个问题, -玉垒关- 给 玉垒关 发送悄悄话 玉垒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3:06:50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我的父母就是无私的,公公婆婆也是 -musicstore- 给 musicstore 发送悄悄话 musicstore 的博客首页 (34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3:38:31

不求回报大多是嘴上罢了,你试试别回报,看他们是什么嘴脸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05:15

难道你已经试过了?所以看到父母的嘴脸了? -玉垒关- 给 玉垒关 发送悄悄话 玉垒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19:51

哪里用试,看看你周围的,甚至你父母,怎么评价不孝子孙。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28:10

这么想很悲哀啊,不满所以会发泄,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很吵,我们都是病人 -musicstore- 给 musicstore 发送悄悄话 musicstore 的博客首页 (115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6:59:29

谢谢楼上各位回帖.新年快乐. -玉垒关- 给 玉垒关 发送悄悄话 玉垒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3:08:06

华人讲孝讲血统。孝是单向性的。而善,是互动是双向的。有善心的怎么不会爱护父母? -dalet- 给 dalet 发送悄悄话 dale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20:08

对,孝是中国人劣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欺负弱小,高潮是24孝里的‘埋儿救母’ -了于意- 给 了于意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4:45:30

为什么要把孝看得说得那么极端? -红袖添香老板娘- 给 红袖添香老板娘 发送悄悄话 红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页 (129 bytes) () 01/05/2011 postreply 06:56:1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