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在外 闲谈一个古语

本帖于 2010-10-01 12:25:4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罗曼 编辑

度假在外 闲谈一个古语

付明泉
2010年秋

这几天在外面度假,想起古代很多故事,很多诗词,比如被后人评价为“超越陌上桑的更精炼的对美女的描写的诗歌”---曹丕那个“美女篇”,全文如下: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轩。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这曹丕笔下的美女之美真有着穿越着千古的魅力。我也想起了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很多故事以及苏格拉底的以彪悍闻名的太太,在苏格拉底被泼了之后,对他的学生柏拉图说,“我等待暴雨之后的雨过天晴”。又想到古代有很多成语,包含了极强的人生智慧,当今的人,如果因为以为到了光电时代就轻率的否定这些祖先总结的真理,那绝对不是一个明哲的态度。其中有一个词就叫“敬而远之”。我曾经以为懂了这个词,“远之”是很好理解的,古人也讲过“道不合,不足与谋”,这绝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清高,而是说明不合适的人是不能在一起相处为友的,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这个词前面的敬字,就不理解了,既然远之,就没有恩怨,何以谈敬?就算按陌生人普通相处,或者自己的想法客观评论一下,又如何?后来懂了,有些人,不敬也不行,更不能评论和他或她貌似有关的一切,而且都避免和不要提到,因为他或她会找到任何理由来和你纠结,所以一个敬字,就表达了这样一个含义。

这个世界,人是很具有隐蔽性的,所有余杰对北岛唯美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的“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修改为了“卑鄙是‘高尚者’的通行证,高尚是‘卑鄙者’的墓志铭”的看似偏激的话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很多看起来似乎追求真理和公正的,原则很强的人的做事,其实是以自己和自己家人与死党画同心圆的,那就是如康德所说,他或她的原则和真理其实就是私心,“得到的就是好的,得不到的就是坏的”,“于我有利的就是好的,于我无利的就是坏的”。于是对自己死党和自己谩骂别人看不到,对于被攻击的对方一点客观的回应,马上纠结不放,这就是古人讲的“君子同而不党,小人党而不同”的说法。

实际上,追求真理这个词经常被滥用,很多罪恶,都是借着真理的名号,在追求真理之下,掩盖了太多罪恶。实际上,客观的情况是,每个人都不能讲出真理,但是可以讲出部分真理,群体的不同的声音才更接近真理,这也许就是那句话,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在这个社会生存,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有些人,你可以选择终生挚友,有些人,可以做为很好朋友;有些人,你可以保持交往;有些人则万万不可有任何联系,而且还要“‘敬’而远之”,那么之后你该为当初没选择和后者这样的人联系和做朋友而感到无比的高兴,高兴的就是: 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如此明哲的选择了对他或她的“绕道而行,敬而远之”。

所有跟帖: 

回复:度假在外 闲谈一个古语 -付明泉- 给 付明泉 发送悄悄话 付明泉 的博客首页 (43 bytes) () 09/29/2010 postreply 08:55:59

闲谈?自言自语吧。。。 -观众而已- 给 观众而已 发送悄悄话 (34 bytes) () 09/29/2010 postreply 09:44:43

嗯。。。妹妹这是表扬他还是贬他的意思呢?我真有点看不太明白。 -玉珠- 给 玉珠 发送悄悄话 玉珠 的博客首页 (90 bytes) () 09/30/2010 postreply 07:16:24

说的很好啊,看过泉哥很多文章,很喜欢。 -人在伦敦雾蒙蒙- 给 人在伦敦雾蒙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30/2010 postreply 07:06:0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