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衣》以淡然的笔法讲述了一个传统的故事,在京城江南的景物人事,艺工饮食的大舞台上,借着商场政务上的勾心斗角,两个主人公上演了一场爱情的悲欢离合,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八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直到最后在萋萋野草中以一个孤单哀伤的结束为故事盖上了完美的传统悲剧印章。
秀外慧中的灰姑娘清扬从江南嫁到了京城的商贾巨富之家。一双素手虽然戴着与富室不相配的廉价银手镯却巧夺天工,灵气逼人。
已有侧室的夫婿齐如璋在家族的绸缎庄里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却因为是庶生而一直得不到家族的承认。
这样一对苦命的夫妻,经过相知相爱之后原本应该相依为命互相扶携走完人生,却终究敌不过命运的捉弄,而本身自信又自卑,过分忍辱负重委屈自己求全别人的性格又造成了命运捉弄下的互相致命伤害,最终家破人亡财散尽,只留下好命冬儿与齐如璋尚且能够呼吸行走的躯壳,还有举世无双的金缕衣。
伤心清扬刚嫁过来时所遭遇的齐如璋的冷淡与大家庭的白眼。
欣慰清扬最终凭着自己的灵质慧心渐渐融化了夫君心里的坚冰,两个人一起度过了一段举案齐眉,亲密无间的温馨时光。紫毫水盂之赠,莼鲈鱼脍之诗,一点一滴都让人温暖。
生气齐如璋因自己的出身带来的对正室的报复,以及过分迎合大家庭而让妻女所遭受的种种委屈。
惊叹清扬的一双巧手能弹奏清音琴,描画浓墨字,烹调八宝饭,绘秀五彩衣。
高兴好命的冬儿最终与好命又好心的纨素在一起。
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都要如此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原本可以隐姓埋名远走高飞过自己男耕女织的幸福日子,却偏偏落到如此结局?
最喜欢作者不温不火的笔法娓娓道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江南京城的万般风物千种风情,商家政客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就这样在波澜不惊中完成了。
希望作者改善的就是故事情节起承转合之处的刀斫斧琢之痕与人文风物描写时的艺心匠笔。个人总觉得一笔一划尚且不够老辣,让人多多少少感觉到了僵硬不自然。比如齐如璋一开始对清扬莫名其妙的冷淡着实让我费劲了心思去猜测原因,而两个人关系的又冷转热尽管作者一再铺垫,可还是让我觉得突兀。还有就是对赵姨娘这个角色一开始浓墨着色,又忽然间没了生息,好像一下子就从齐如璋的心里消失了,只在最后匆匆交待一笔。另外就是作品中大段大段的风物描写,比如荷花茶一节,也许最终只是情节的需要,但偶尔我还是有听人背书的感觉。
如果作者真的能把这些写成了不着痕迹,那么在如今小说频出的时代,《金缕衣》就是众多甜品中的一道龙井清茶,色雅气淡,似苦还甜,回味悠长。
------------------------------------------
语燕特别提到让我写写书中的不足,而且还让我写得详细一点,有一些话我就直说了。其实这个读后感只是一家之言,也许别人有着完全不同的读解。
另附语燕对我读后感中的疑问的解答:
最后对你文中那个疑问“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都要如此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原本可以隐姓埋名远走高飞过自己男耕女织的幸福日子,却偏偏落到如此结局?”解释一句,那就是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叫做“养命的儿子”,里面写道养命的儿子并不起眼,也并不能给爹妈带来什么风光荣耀,但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却脚踏实地地植根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就像空气,你无时无刻不需要,却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它的重要。对于齐如璋,尽管他这个家给他带来的痛苦多于快乐,但作为一个男人,责任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因为责任,他最终选取择了一种决绝的方式割断了与清扬的关系,其实这一切,对于他的人生的伤害,并不亚于清扬。不过,对于故事的理解见仁见智,我只是说说自己构思的初衷,仅供参考,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