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诺贝尔奖的归属问题,个人认为有一个相对精准的计算方法,与兄贵商榷

来源: 宝马奔驰 2023-05-14 13:23:4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3 bytes)

现在情况是,一人得奖,好多人扑上来分credit:本科在我这儿毕业的要算一个吧,硕士学校也算一个吧,博士学校更不能少,博后也要算因为得奖工作从我这儿开始的,现任单位也不甘示弱因为得奖时正在我这儿工作。。。

我认为尽管教育都是有关联的,以前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都是成功的因素,但还是有个最紧邻近似的说法,如果一个诺奖只能记一个单位头上,这个单位就是得奖者那篇得奖文章当年署名的单位。这样就比较精准,没有异议,不会出现像USNews排名那样多人并列第N名的现象,这样的诺奖排名才更可靠。

兄贵以为如何?

所有跟帖: 

这样也有问题。比如有人在伯克利工作了三十年,然后被斯坦福挖去,去后第二年得了诺贝尔, -数与形- 给 数与形 发送悄悄话 (60 bytes) () 05/14/2023 postreply 14:07:46

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是看那篇得奖文章当年发表时的单位署名 -宝马奔驰- 给 宝马奔驰 发送悄悄话 (170 bytes) () 05/14/2023 postreply 14:17:27

同意你说的,就是文中统计的 Nobel institute 那一项 -兄贵- 给 兄贵 发送悄悄话 兄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23 postreply 14:31: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