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论,不过是一场误会罢了

来源: JustWorld 2023-06-05 19:52:1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275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ustWorld ] 在 2023-06-05 19:56:3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原生家庭论,不过是一场误会罢了

FanlyLeeIP属地: 陕西
2

最近两年,发现有个词非常流行,原生家庭。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就导致大家迫切的想要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距,最终,大家把落脚点放在了家庭背景上,觉得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取得的成就,都是来自家庭的影响。

的确,家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人。

但,这是必然的吗?

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话题,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跟我一起来探索吧。

我们先抛论点,然后阐述。

这里需要说到一个概念,就是 “行为遗传学三大定律(Three laws of behavior genetics)”,由心理学家埃里克·特克海默(Eric Turkheimer)提出,严格来说他是行为遗传学专家,埃里克·特克海默在2009年赢得了詹姆斯希尔兹双胞胎研究奖。

First Law. All human behavioral traits are heritable.

第一定律。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可遗传的。

Second Law. The effect of being raised in the same family is smaller than the effect of genes.

第二定律。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影响比基因的影响要小的多。(换句话说,由原生家庭造成的影响非常小)

Third Law.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the variation in complex human behavioral traits is not accounted for by the effects of genes or families.

第三定律。在复杂的人类行为特征的变异中,很大一部分不是由基因或家庭的影响造成的。(换句话说,行为特征中很大一部分影响因素,与遗传和家庭无关)

如果定律让人一下子难以理解的话,我们用案例来说明。

这是在心理学范畴被多次引用的实验,因为这样的实验周期长达数十年,要跟踪记录非常不容易,所以也就颇具代表性。这就是众所周知的 “双胞胎实验”。

实验#1

在一对双胞胎的家庭里,父母留下其中一个小孩自己抚养,另外一个小孩送去其他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陌生家庭抚养。(不用担心社会伦理问题,事实上这是行为心理学家们发现的巧妙办法。他们注意到了一些被遗弃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有很多是双胞胎,但却被领养到了不同的家庭。我们一边惋惜弃婴的悲惨命运,但另一方面,却为双胞胎研究提供了机会。)

这个实验想要验证什么?

我们普遍知道的一个现象,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结构几乎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是想观察,假如这对同卵双胞胎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未曾谋面,也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如果他们表现出来的特征高度一致,那就是先天遗传;如果,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毫无共性、甚至大相径庭,那就是后天的影响远大于先天遗传。

实验#2

增加两个条件,一是原生家庭,而是异卵(异卵双胞胎,有50%的遗传结构是相同的)。如果,一对异卵双胞胎被同一个家庭收养,也就是在同一个环境下长大,那么两者特征相关度越高,则说明环境的影响越大。

结果怎么样?

研究结果令人震惊。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影响,是遗传。

这对同卵双胞胎,在分开抚养的情况下,长大成年后,他们的表现依然是高度相似的。也就是说,一出生就分开的同卵双胞胎不仅相像,而且相似程度和在一个家庭养育的同卵双胞胎没有什么差别。

行为心理学家还发现,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无亲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其相似程度,并不比大街上随机的陌生人更高。

01

第一定律,遗传力

什么是遗传力(Heritability)?

遗传力又称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值。遗传力分为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数量性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那么表型的变异可能有遗传的因素,也有环境的因素,甚至还有环境和遗传相互作用的因素。

遗传力表明某一性状受到遗传控制的程度。它介于0与1之间,当等于1时,表明表型变异完全是由遗传的因素决定的,当等于0时,表型变异由环境所造成。

事实上,不存在遗传力为0的情况(见第一定律)

人类一些性状的遗传力,举几个例子。

身高:0.81

体重:0.78

智力:0.80

精神分裂症:0.80

数学天赋:0.12

文史天赋:0.45

我们不难看出,人类的身高、智商及精神分裂症等几种性状受遗传控制的程度较大;相反像数学的天赋等遗传力的作用很小,主要是依靠后天的努力和培养。

据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智力商数》词条记载:“根据调查结果,约70%-80%智力差异源于遗传基因,20%-30%的智力差异系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所致。”

回到开头的那个同卵双胞胎的实验,如果我们知道父母抚养的这个小孩子的生活,我们大概有90%的把握大胆推测,被寄送抚养的那个小孩的生活是相似的,不管寄养家庭是贫穷还是富有,家里有多少个兄弟姐妹。

如果性格是一种适应,为社么人们应当将这种在游戏里应用的策略一直带到成年呢?一种可能性是兄弟姐妹从来没有完全脱离父母的轨迹,而在独立竞争中生活。另一种可能性是,有主见和保守主义这样的策略和其他策略同样是一种技能。随着年轻人在磨练这种技能上投入的越来越多,他就越来越不愿意在学习曲线上回头,重新培养新的应对他人的策略。

02

第二定律,原生家庭

我们已经得知,子女受影响的最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的 “基因”,那么,其它的就是来自于外在环境了。说到环境,行为心理学专家们把环境分为 “共享环境” 和 “非共享环境”。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遗传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定量遗传学方面,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概念的引入深化了人们对环境作用的认识。对于环境和遗传关系,不仅认识到 “基因-环境” 的交互作用可能存在三种形式,还揭示出遗传对环境测量的影响。

罗伯特·普洛明(Robert Plomin)等人的研究发现同一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是由于经历的不同环境造成的,使得兄弟姐妹彼此不同的环境在行为遗传学上被定义为 "非共享环境"。

那什么是共享环境?

共享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 “原生家庭”,相比较非共享环境而言,共享环境是相对比较容易被控制的变量。

我们看到的这几个元素,基因、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加在一起就是行为遗传学的ACE模型。

A(Additive Heritability),加性遗传力。指的是我们从父母那里所获得的遗传基因。           

C(Shared Environment),共享环境(原生家庭)。指的是我们从出生至成年期间所成长的家庭环境。           

E(Non-shared Environment),非共享环境。指的是我们成年之后自己的人生经历。

继续回到我们开头的 “双胞胎实验”,两组实验,不仅仅只是证实了 “基因” 的影响,而且,还同步得出了影响的数值。这组数字让人窒息。

50:0:50

套用ACE模型来解释,就是加性遗传和非共享环境各占一半。共享环境(原生家庭)没有立足之地。

看到这里,我相信有些读者朋友们要困惑了。长久以来,我们所说的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呢?

困惑#1

如果原生家庭不重要,那么童年的心理创伤和阴影呢,这些影响不大吗?

确实够大,不少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创伤性经历会影响人格发展,如果这样的创伤性经历发生在童年时的家庭中,那自然会对子女的人格造成伤害。

原生家庭论也确实具有足够的普适性,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和父母不愉快的经历,也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所不能接纳的性格缺陷。

问题在于,父母再怎么讨厌,也不会坏到不给你饭吃,就算体罚,也不会真的要了你的性命,这些都还不足以构成家庭虐待儿童的创伤。只是,恰好,当有了 “原生家庭” 这个理论后,为人们的缺陷找到了解释的理由。也有很多人,自然地把这个理论往自己身上套,觉得自己的性格缺陷都是父母造成的。

行为心理学家指出,一个有忧郁症潜质的小孩子,不论是被同样有忧郁症的母亲抚养长大,还是没有忧郁症的寄养家庭母亲抚养长大,他们成年后都会有这个特质,这个影响,只跟母亲遗传有关,与谁抚养长大无关。

困惑#2

如果原生家庭不重要,家长们费尽心思为子女创造的学习环境,以及投入的资源呢,比如社区、学校、邻居等等,难道没有太多帮助吗?

对不起,答案非常讽刺,似乎没有。

还记得,上期嘉宾依琳,在L小姐书·读书俱乐部分享《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吗?

作者塔拉,1986年出生在爱达荷州的山区。父亲是一名摩门教徒,担心学校是一个阴谋,不让他的孩子去学校。因此,塔拉在17岁之前都没有踏入过教室一步。

后来,塔拉痛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那么,家庭真的一点也不重要吗?也不是。只是想要告诉大家,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正确的陪伴与关爱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我们无法期望太多。

很多影响都是我们自己建构出来的。

而建构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思维模式,来自于我们的认知。之前的文章我们有提到过。

这里,我非常同意后现代哲学的一种说法,认为,真相都是建构出来的,建构本身没有实体,你不相信,它就不存在。

03

第三定律,环境影响

埃里克·特克海默(Eric Turkheimer)提到。

The greatest virtue of the new challenge is that it abandons the implausible environmentalist contention that important aspects of behavior will be without genetic influence.

新挑战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摒弃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环保主义者的观点,即行为的重要方面不会受到基因的影响。

个性中的差异,大概50%是有遗传原因的,这意味着另外的50%一定是源自父母或者家庭吗?不是的!

现代基因研究证明,人与黑猩猩基因差异虽然只有不到1%,但比较人与黑猩猩的大脑,不仅人脑的容量大,而且复杂程度更高,如果说脑量和脑的复杂程度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那么脑功能的形成是离不开社会环境的。

拿人和黑猩猩的婴儿来比较,出生时差别不是很大,但到了1岁,黑猩猩就已经大致发育成熟了,人类小孩则还要很长的时间缓慢成长,便有很多机会接受环境外来讯息的影响,慢慢塑造出精细的构造与功能。

这说明人脑的发育有基因以外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社会环境,包括文化因素等。

是否在一个家庭中养育最多能解释人们性格差异的5%。

在同一个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并不比放到不同星球上长大的孩子更为相近,这一发现表明,我们对性格的发展了解是多么的少。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关于父母影响的金科玉律是错的。

剩余的45%来自哪里?没人知道。

科学家们推断,性格或许是由镌刻在成长的大脑中的独特事件所造成的,比如胎儿在子宫中的位置、母体中血液转向的数量。出生时的挤压方式、是否有某些疾病残存在大脑中或在新出生的几年中被感染等等。

或许性格是由独特的经历所塑造的,比如被狗追逐,或者感受到一个老师善意的行为。

或许父母的特质和孩子的特质也在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因而,相同父母抚育大的两个孩子的确具有不同的性格。有一种父母可能会奖励喧闹的孩子而惩罚安静的孩子;另一种父母可能刚好相反。

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Harris)搜集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任何地方的孩子都是被他们的同伴群体、而不是被父母所社会化的。

在各个年龄段,孩子们会加入各种玩耍群体、圈子、团队、死党、沙龙,在这些群体中谋求地位。每个群体都是一个文化,从群体外吸收一些惯例,并形成他们自己的惯例。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从一个群体换到另一个群体,直到最后进入成人社会。在一个层次中获得的声誉会使这个孩子在下一个层次中先发一步。最重要的是,青少年帮派中的头头总是第一个约会的。在各个年龄段,孩子们都努力想弄明白怎样在同伴中获得成功,并将此作为他们优先考虑的策略性做法,而把父母强加的任何东西置于脑后。

“许多在孩提时代移居美国的成功人士,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在文化上笨手笨脚的父母的影响,而他们的父母也一直没学会这个国家的语言和习惯。作为一个语言发展的研究者,我总是惊讶于孩子们能够如此迅速地跟上同伴们的语言(特别是口音),尽管他们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更长。”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说到。

为什么孩子们没有听任父母的摆布呢?

像罗伯特·特里弗斯(Robert Trivers)和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Harris)一样,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也怀疑这是因为孩子们的遗传利益只是与他们父母的部分重叠而已。孩子们从父母那里得到卡路里和保护,因为父母是唯一愿意提供这些服务的人,但孩子们的信息则是从他们所能找到的最好来源中获取的,并为了他们自己的生命而构建应对策略。

父母不一定是周边最有智慧、最博学的成人,更糟糕的是,家中的繁琐规则往往更偏向于这些刚出生的孩子或还未出生的兄弟姐妹,而不是对他们自己有利。就繁殖而言,家庭是一条死胡同。

04 

总结

进化是指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体的变化过程,是群体在进化而不是个体在进化。群体是一群能正常互相交配、繁衍的机体,一个群体内的全部基因被称为基因库(GenepooL),因而进化就是一个基因库的一代代的变化。

罗伯特·普洛明(Robert Plomin)在获奖公告的声明中说:“基因通过影响我们和周围世界的互动方式,推动我们选择、修改、甚至创造环境的方式、塑造我们自己。”

“DNA并不重要,但它比所有东西加起来都重要。”

基因,至少有一半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但并不需要为此而气馁。我们也不要把群体数据迁移到个体身上。

早在2016年,CBRE咨询公司和中国公司Genesis出炉一项报告称,今天50%的职业,将在2025年消失!人们将从事更有创造力的职业。

我们今天所认为好的东西,未来也许毫无用处。那我们就不需要给自己徒添烦恼,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拥有自我理解和自我变化的巨大潜能,总会在某个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

尤其是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用开放的心态拥抱更多的可能性。最后,用L小姐常常说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文章。我们的一生,就是一场不断自我探索的旅程。

所有跟帖: 

智力的80%来自父母的遗传! -JustWorld- 给 JustWor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19:53:40

东北亚的人群智商是全球最高的,他们的祖先熬过了十分漫长的寒冷天气而获得的。 -JustWorld- 给 JustWor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04:22

千万别自吹的太厉害,工业革命后亚洲就开始了被碾压的历史,直到日本脱颖而出,直到二战后。。。你还觉得真是最高? -Midwestrural- 给 Midwestrural 发送悄悄话 (405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12:37

没有吹的意思,只是想启蒙一些无知的人! -JustWorld- 给 JustWor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16:25

感觉东亚人的聪明没用对地方。文化对人智能发挥影响更大。这不能碰,那不能着,这个别得罪,那个文字狱的,让人怎么发挥 -bobpainting- 给 bobpainti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32:33

文化氛围,社会习俗等等也是该地区聪明人一道建立起来的。。 -Midwestrural- 给 Midwestrura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36:28

专制暴君不见得不聪明。就如有人的聪明才智不用在正道上。 -bobpainting- 给 bobpainti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41:28

把一个个暴君扶上位的,不也是周围的一帮聪明人啊。。。哈哈 -Midwestrural- 给 Midwestrura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43:28

说的对,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抑制了人们的积极性。 -JustWorld- 给 JustWor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38:11

平均智商高但方差小。西方人平静智商没有东亚高但是方差大,说明有很多及其聪明和及其愚笨的,也就是这些及其聪明的引领世界向前 -fakegreen- 给 fakegree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4:38:39

你的说法没有统计证据。只能说,白人和东亚人硬件(智力)差不多,软件不同(文化)。 -JustWorld- 给 JustWor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5:03:41

有很多研究,查查就知道了 -fakegreen- 给 fakegree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5:11:50

完蛋了我,都认得每个字,但不知道倒底要表达啥。 -Shanghaigirl98- 给 Shanghaigirl9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18:49

我现在发觉性格与星座有些关联LOL -紫牡丹- 给 紫牡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00:26

星座是阳历的日期吗? -bobpainting- 给 bobpainti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50:07

是的。有一些特性真的是其余星座少见的。 -紫牡丹- 给 紫牡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1:12:42

国人谈论所谓原生家庭,更多是要想建立起鄙视链,并非真正要讨论什么。。哈哈。。 -Midwestrural- 给 Midwestrura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01:23

或者是找借口 -紫牡丹- 给 紫牡丹 发送悄悄话 (167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03:28

原文用原生家庭做标题,只是引起人们注意。文章的内容超出绝大多数人的传统认知。 -JustWorld- 给 JustWor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09:05

主要是找借口。 -静听秋雨- 给 静听秋雨 发送悄悄话 静听秋雨 的博客首页 (135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15:48

“数学的天赋等遗传力的作用很小,主要是依靠后天的努力和培养。” 不太同意这个定理:) -yddad- 给 yddad 发送悄悄话 ydda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27:48

具体学科受后天的影响很大,比如有天赋但是没有选择这个学科方向。所以代际相关不大可以理解。但是解释的时候要小心,解释成 -两女宝妈- 给 两女宝妈 发送悄悄话 两女宝妈 的博客首页 (117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44:00

具体学科最后的成就和天赋是两件事,有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更容易成功。 -yddad- 给 yddad 发送悄悄话 ydda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57:20

内容是近十年的科技成果,仅供想看的人看,不想看的人可以跳过,没必要吹毛求疵。 -JustWorld- 给 JustWor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30:24

专业知识多数普通人无法理解,没有相关背景,看英文也不易。如果想看英文,自己找嘛! -JustWorld- 给 JustWor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0:35:11

好文!严重同意“任何地方的孩子都是被他们的同伴群体、而不是被父母所社会化的。”。 -pingsong- 给 pingsong 发送悄悄话 pingso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21:11:03

谢谢分享,读了感受,娃走到哪就看他的造化了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4:46:24

要说科技研究成果的话,也就是吓唬一下没上过大学的人,读过研究生院的都知道学术研究是什么 -lzr- 给 lzr 发送悄悄话 lzr 的博客首页 (66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5:10:38

真的?那俺灌水要继续加油。-:)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5:19:53

遗传对生理最重要,大象吃素还那么胖。家庭对心理健康很重要,对职业规划有一些影响 -新年好运- 给 新年好运 发送悄悄话 (216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5:35:24

我对此文的解读:一命,二运,三风水。命:先天基困决定寿命,健康,智商。运:社会环境和机遇。风水 :家庭门风、生态和亲情。 -一帖- 给 一帖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6:08:54

总结到位!手工点赞。 -静听秋雨- 给 静听秋雨 发送悄悄话 静听秋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6:31:03

谢谢,在深秋的年岺,我最偏爱宋词里的一句"而今听雨僧芦下" -一帖- 给 一帖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6:44:39

很好的解读! -JustWorld- 给 JustWor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6/2023 postreply 06:52: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