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孩子的自信到底要如何培養?

来源: 淡淡的日子 2020-03-06 06:41: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199 bytes)

 

        寫下這個題目并不是說我已經知道答案,要在這裏跟大家分享心得。而是說這真的對我來説也是一個让人困擾的問題,需要不斷的思考和反復的观察实践。

 

        要培養孩子的一種品質,氣質或者能力的時候,我想家長至少應該自己先弄清楚這種特質到底是什麽?我們總是在討論自信這種氣質,因爲它太重要了。對於任何一個社會人來説,缺乏自信會在生活和工作的進程中的比較辛苦。而過於自信的人又會在與人相處的过程中遭遇到瓶頸。自信這種特質体现在一個人身上其實是很難描述或者定义的,你不能只根据一个人是否能在上千人面前口若悬河演讲就评定他自信,也不能说在陌生人面前还没张口就脸红的人自卑。我主观的认为其实自信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和对社会信念,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一种行为做派或者是做事的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所谓自信,其实是一个人首先是不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值得被人尊重,被人爱,相信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和做过的事基本是都是正确的。其次是不是相信他人,相信身边的父母亲人是爱护和喜欢自己的,周围的同事朋友是尊重支持自己的,甚至相信每日遇到的陌生人大部分也都是怀揣着一颗善良的心。最后还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社会是正常的。即便是生活有时会很艰辛,会有挫折和磨难让我们很难跌倒了再爬起来,社会有时也很不公平,让我们经历了很多委屈和磨难,但仍然要相信发生既有合理性。

 

当然,,我的觀念肯定不會被很多人接受,因爲很顯然這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理想狀態。一個人怎麽可能生活在被所有人善待的環境當中,怎麽可能生活在完全公平的社會裏?但是我必須為自己“狡辯”一下,那就是我說的這種相信并不是在要求外界環境確實提供了這樣的平臺之後才相信,而是發自内心的一種思維方式。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試想一下,當你需要站在一群人面前演講的時候,你至少要真正的相信兩件事。第一,我已經準備好了,我有能力把事情講清楚,有足够的热情可以感染听众。第二,對面的聽衆願意聽我講,他們至少不是來看我笑話的。至於這兩件事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其實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麽想。你的演講水平可能很一般,比起張三李四來説,你還差的很遠。另外,對面的聽衆也不一定是真心的願意耽誤一兩個小時坐在那裏聼你嘮叨。但這些并不能影響你的自信心,除非你不相信你自己,同時你也不相信你的聽衆。所以说所谓自信,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主观意识,而不是客观的现象。

 

説實話,自信與否這種特質一旦形成了,我認爲很難再改變,因爲它不是一種實物,你可以抓得着,看得見。比如說容貌,即便你生的再對不起觀衆,也可以通過現代的整容技術加以調整。自信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种自我的感受,是你遇到事情從哪個角度想問題,从哪个角度感受回应。当我們面對同樣的事情,身處同樣的一群人當中時,有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而且是人群中最棒的那個。也有的人認爲面對的問題太複雜了,根本沒辦法解決,而且自己在人群中處處不如別人。這樣的兩種思維方式當然也就決定了兩種外在的表現形式,相信自己的人會表現的對人對事積極主動,主動的承擔責任,主動的帶領他人。而處處懷疑的人則會表現的很被動,被動的被安排工作,被動的與他人合作。有的人甚至是消極的跟隨。當然如果問題解決的不順利,事情最後以失敗告終,那兩種人的表現不同就會更爲明顯。自信的人不會因此而懷疑自己的能力,而是會總結經驗教訓,分析失敗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客觀的看待問題。而不自信的人則往往會一味的放大事情的難度,貶低自己的能力,同時抱怨指責他人。我長期觀察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儅他們面對或者被安排去做一件很棘手,很困難的事情時,自信的人第一反應往往是關注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應該從何入手。而不自信的人往往會先抱怨一會兒事情的難度,自己的运气,或者生活的不公平之后再被赶鸭子上架般的去解决问题。

 

既然自信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随着基因与生俱来的特质,那它就一定有它形成的过程,需要时间和环境对它进行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也许是建设性的,也许是毁灭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可质疑的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什么是家长而不是老师,老板或同事呢?因为我认为一个人自信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春期那几年,不会太早,也不可能太晚。所以说一个人自信心的形成很多时候是在离开家走入社会之前。当然了,说到这里,我一定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完全不一样,获得自信的渠道也不尽相同,甚至可能连对什么是自信这个概念的理解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在一个论题里产生共鸣呢?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论通过什么方法,身为家长的我们都有责任帮助我们的孩子尽可能多的获得一份自信。而不是带着自卑或者自负的标签走入社会。而我认同的方法来自于我自身的成长经历。

 

回想我的成长过程,我父母并没有刻意的追求什么所谓自信的培养。我自信心的获得好像也是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转化而来的。当时父母的教育和一些决定根本就跟自信扯不上边,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却发现他们的很多做法在无意中帮助我建立了坚不可摧的自信心。或者可以说帮助我形成了一种以相信为基础的思维方式。

 

首先,父母的无私的,严格的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基础。只有被包容在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才会在日复一日的与父母的相处中坚定的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自己的存在对父母来说是有价值的。我父母生我比较晚,父亲属于中年得女。他们一直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希望我成长为一个自重,自强和自立的女人。正是他们的这种既有要求,又无私的爱护,让我从小明白,我在他们的心中是有价值的,他们对我也是有期望值的。所以,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看低过自己,从来不会自暴自弃。

 

其次,父母自身的社会价值也是孕育孩子自信心的保障。只要是社会人,在社会里就有价值。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们对社会贡献的多少。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其实是最现实的,他们会有超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他们不仅会跟同龄人比学习,比运动,比颜值,比智商,而且也会比家庭背景,比家庭收入,比父母的社会地位。这听起来非常浅薄,但对每一个青少年来说,这就是无法避免的现实。所以说,对每一位身为父母的成年人来讲,如果你希望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那就要不断的提升自己,至少要让孩子在某一方面佩服你。我的父母在这方面堪称表率,他们每一个都在自己的工作或学术领域做到了极致。妈妈从教30多年,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被评为全北京市的特级教师。爸爸在中国美术史学界,是相当有发言权的专家。他们自身的成就,不仅让我心生敬佩,而且从小就觉得自己在同龄人里有相当的优越感。

 

第三,就是父母如何向孩子介绍未来要走入的这个社会,如何评判这个社会里形形色色的人。我承认当前的中国社会比几十年前存在着更多的不合理,人也比几十年前更复杂,更不值得信任。但如果因此而一味的跟孩子强调负面的社会问题,势必会对孩子的自信造成影响。会让孩子怀疑身边的人的恶意多于善心,怀疑社会的丑陋多于正常。带着这样心理阴影长大的孩子不可能阳光自信。我小时候,家住筒子楼,我的邻居兼发小比我小一岁。她的原生家庭可以说在各方面都跟我一模一样,父母爱她,同时也要求她,而且父母的成就也不在我父母之下,但我们俩长大却在自信心上相去甚远。寻根究源,我们接受的教育里唯一的区别在于她父母永远告诉她外面坏人多,而我父母却总是让我相信外面好人多。我们俩结伴出去玩的时候,我会毫无顾忌的冲在前面去问路,去与人交流,而她永远用怀疑的眼光去猜测所有的陌生人心怀不轨。时间久了,她越发的胆小怯懦,更不要谈自信心了。

 

第四,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学会客观全面的评判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接受自己的不足。了解优点,改正缺点很好理解,就是在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中越来越相信自己的能力。那什么是接受自己的不足呢?不足不同于缺点,缺点是可以改正的,但不足却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自身弱势。比如长相,身材,智商。。。。既然这些弱项无法改变,父母就要帮助孩子去正视它,接受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孩子就往往会因为过度的聚焦在自己的弱项上,而忽视了自己的优势而变得相当的不自信。我认识两个女孩子,两个女孩子都喜欢跳舞。两个人的身材很不一样,一个上身短,腿长,胸以下全是腿,所以没有腰。另一个腰细,但屁股比较大,大腿比较粗。虽然两个人的身材都不很完美,但在自信心上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非常自信,而另一个却非常自卑。自信的那个是腿粗腰细的,她说:“我不怕别人说我腿不够长,因为我爸爸告诉我,只有欣然接受了自己的天生弱项,才有可能真正的爱自己。”而另一个女孩却时常焦虑,因为自己没有腰,所以上衣很难穿出细腰的效果。她的朋友们都说:“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呢?看看你的腿多长呀!” 但她却总是一脸愁容的回答:“从小我妈就说我没腰买衣服特难,穿什么都不好看。。。。” 作为父母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意识不到往往自己不经意的评论,却是对孩子自信心的致命打击。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虽然我根据自己和身边朋友成长的经验总结了四点对策,但仍然觉得一定还有很多的方方面面没有考虑到。但无论如何变化,我相信自信心的形成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父母要想尽一起办法,通过一切手段让孩子相信,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相信身边的人是善良热情的;相信这个社会是正常美好的。。。。因为只有心底有阳光有爱的人,才会有自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自信其实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到应该做到的事儿。 -dandinglity- 给 dandinglity 发送悄悄话 (51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06:53:26

不止是才艺方面,很多孩子没有基本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跟人沟通的能力。。。家长包办的结果 -dandinglity- 给 dandinglity 发送悄悄话 (119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07:06:12

是这样,保护太多,对孩子的行动,活动人为安排太多。 -不常冒泡- 给 不常冒泡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07:15:58

跟孩子说长篇大论未必有效,跟着自信的楷模川总学习肯定更有效的了 -Zinfandel- 给 Zinfandel 发送悄悄话 Zinfande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06:56:05

先挣一个亿 -宗阕- 给 宗阕 发送悄悄话 宗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07:16:12

川总肯定嘲笑,才一个亿,比不上他 -Zinfandel- 给 Zinfandel 发送悄悄话 Zinfande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08:12:29

private school -sap200- 给 sap20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08:50:30

真正的自信不是优越感。自我判断—自我定位—自我认同才是构建自信的三个步骤,现在很多孩子是自负 -花房姑娘- 给 花房姑娘 发送悄悄话 花房姑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10:59:14

非常同意。有些父母似乎也混淆自信与自负。 -Yangtsz- 给 Yangtsz 发送悄悄话 Yangts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18:53:46

自信终究要相匹配的能力为后盾,否则流于厚脸皮了。纯主观的自信是镜中花水中月。 -nativew- 给 native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13:04:45

我两个儿子,一个自信得不可一世的样子,一个不自信的只找洗碗的工作,同一个妈养的,怎么会这样? -从小到大- 给 从小到大 发送悄悄话 从小到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18:40:25

自信来自于深刻的自我接受。 -Yangtsz- 给 Yangtsz 发送悄悄话 Yangtsz 的博客首页 (269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18:50:43

+ 10000 -小雪山主人- 给 小雪山主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7/2020 postreply 08:22:05

Very Confused... -GeorgeInCA- 给 GeorgeInC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6/2020 postreply 23:39:44

自信的底气确实是爸妈给的 -黄橙- 给 黄橙 发送悄悄话 黄橙 的博客首页 (152 bytes) () 03/07/2020 postreply 04:16:59

自信就是内心深处能感觉到自我并接受自我 -黄橙- 给 黄橙 发送悄悄话 黄橙 的博客首页 (35 bytes) () 03/07/2020 postreply 04:20:2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